专栏名称: 外滩教育
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为基础教育阶段中国学生提供择校、能力培养、海外升学等专业国际教育资讯。助中国家长实现教育突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看金坛  ·  最新排名公布!江苏一高校重大突破 ·  3 天前  
看金坛  ·  最新排名公布!江苏一高校重大突破 ·  3 天前  
吉安发布  ·  最新提醒!事关吉安寒假校外培训 ·  4 天前  
吉安发布  ·  最新提醒!事关吉安寒假校外培训 ·  4 天前  
天心教育  ·  教育动态丨多校区同步优质均衡发展 ... ·  5 天前  
丽水在线  ·  最新明确!这些人可申请免试 ·  6 天前  
丽水在线  ·  最新明确!这些人可申请免试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外滩教育

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究竟是什么?

外滩教育  · 公众号  · 教育  · 2019-05-19 07:00

正文

 看点    不知什么时候“原生家庭”成了一个负面词。说起“原生家庭”,似乎就像“原罪”,因为这样与生俱来的烙印,一个人一辈子无法安心生活。那么原生家庭带给一个人的究竟是什么?80后作家郝景芳在下文中探讨了这一话题。在她看来,家庭最能影响到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家长的态度,是最重要的育儿因素,在很多方面,父母无需用力过猛,展示给孩子我们对生活的平和态度,就是最好的养育。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晴妈说”(ID:qingmashuo)


文丨郝景芳    编辑丨李臻


有小孩之后,很多人经历过这样一个起伏过程:


突然之间做了父母,燃起一股浓烈的冲动,回忆自己的成长,希望从中得出经验教训,避免所有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坑;


然后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做父母竟然毫无培训、无证上岗,于是恶补各个流派的育儿和教育观,跟随其中自己比较认同的理论,相信这些理论能培养出好孩子;


然后对理论的执行充满了困惑,于是进入下一阶段,努力想给孩子寻找到最好的环境,希望环境的力量给孩子最好的影响。


然后开始下一阶段的困惑:我的这些努力,能确保培养出一个好孩子吗?家庭教育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出好孩子?


两个故事


我先来讲两个家庭的故事。


一个是我家小时工。


我家换过很多个小时工。自从有了约小时工的互联网平台,我们就习惯了每周下一单,就像叫外卖一样预约一个新的小时工。我们也想在其中物色合适的人选,成为长期伙伴。


在形形色色的小时工中,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性格态度。有的小时工工作耍滑,临走的时侯留下镜子和洗手台一片水渍。有的小时工笨手笨脚,做一件事要好久,拖延到时间就走人。有的小时工做活儿利索,话也多,两小时工作时间搭茬聊天,打听我们家事。很长时间我们都没相中一个合适的。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清清爽爽的小时工,做事利索,干净有条理,主动找活儿,人也可亲,和我们交谈说笑,但不闲言碎语。我母亲一下子就看中了,留下她常来。她每个环节都做得超预期的好,非常细致,还主动帮我们做收纳。


后来来了几次我们才知道,她看上去挺年轻,但已经有了一个上高中的女儿。她不是带女儿来北京,恰恰相反,她是跟着女儿来北京的。


怎么?她的女儿考来北京读书了吗?


是的。她的女儿从重庆一所初中,以美术专业特长考入了中央美院附中。央美附中每年全国给几个中考名额,她女儿听说之后,就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考这个,等我带你去北京。


厉害!那她得从小培养女儿学画画吧?


不是。她都不知道女儿有画画才能,也不知道女儿在哪儿学的。她在家每天从早忙到晚,也没有时间辅导女儿功课和兴趣爱好,听说女儿考到北京,比什么都震惊。而她的女儿在央美附中也是专业课第一,老师告诉她:您再苦几年,就不用再苦了,等女儿有一天出名了,您别忘了我们老师就行了。


哇塞!那她的女儿一定天赋禀异吧?


她说她也不清楚。孩子的爸爸学建筑工程,可能有天赋,但她自己是一点都不懂画画。她在听说女儿考到北京之后,惊讶极了,心想这可怎么办,该怎么供女儿在北京读书呢?于是,她卖掉了和女儿在重庆相依为命的老房子,筹措了路费和学费,只身带着女儿来北京。入学当天,把女儿送进宿舍,交完房租和学杂费,她身上只有六十多块钱了。于是在马路上寻找能够立即挣钱的工作,遇到一个做小时工的大姐,于是跟着做了这一行。


什么?孩子的爸爸怎么不管她们?


她说她跟离婚差不多了,孩子的爸爸是大家庭,埋怨她没有生儿子,从她生了女儿就再没有好脸色看。女儿几岁的时侯,自己跟妈妈说:我们搬出去吧,我不想看到他们欺负你。后来母女俩就自寻生路,相依为命。她在老家做幼儿园老师,也做其他零工。她每日辛苦忙碌,女儿的学业都靠自己。她说女儿还考下来钢琴十级和声乐最高级。


哦天啊!她女儿不仅会画画,还有音乐天赋?


她说女儿都是自己学,她完全没时间管女儿学琴。她就是努力做工,想把女儿每小时100块的钢琴学费挣出来。她女儿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琴,她认为不需要太早学,太小坐不住,强逼着学会损伤兴趣,识字之后再学琴自己的理解也更强。


 

第一个故事大概就讲到这里。其实这里面没有什么惊人的情节,但是充满了各种出人意料。


例如一个初中女孩能够产生宏愿,想靠画画考到北京。

例如以画画见长的女孩竟然早有钢琴和声乐基础。

例如文艺如此优秀的孩子竟然不是出自富贵之家,而是单身妈妈的艰苦之家。

例如母女两人放弃知识分子大家庭,母亲宁可卖房子做小时工,也不乞怜于婆家。


而再想一想,所有这些出人意料,其实才是合情合理的意料之中:


母亲知道兴趣的重要,因此不在很小的时候逼迫孩子学琴,到她自己产生内驱力的时侯开始。


母亲知道坚强的重要,因此宁可自己辛苦劳累,也不低人一等求怜悯。母亲知道未来的重要,因此宁可卖掉现有的唯一资产,也要支持孩子选择的未来。


母亲知道独立的重要,因此从来不限制孩子的选择,这才让孩子有胆识闯荡广阔的天地。


母亲知道认真工作的重要因此能把简单的清洁工作做得漂亮,女儿也有认真工作的追求。


也正因为这些内在的素质,我们才在第一次见面就发现她的与众不同。


第二个故事来自于我家育儿嫂。


生二宝之后,家里老人都难以再帮,我急需找一个住家育儿嫂帮忙。当时小区里有一家刚好不再聘用一位育儿嫂,我们就请到家里来试用。最初我并未下定决心,因为这位育儿嫂希望周末双休,而我周末经常需要加班,我宁可以更高的工资聘用周末不休息的阿姨。


但试用之后,我们决定留下她。原因有几个:她表示如果有需要,周末可以加班;她非常爱干净,除了照顾孩子,还主动打扫;她对孩子很好,她完全不多嘴打听任何事。


后来,相处起来,我们又发现她许多好处:爱孩子,很会逗孩子,哄孩子时满脸笑意;性格开心而平和,朋友多;家里的财物毫不染指,吃用也不占便宜;做事积极主动,把家里收拾得整齐;和人交谈大方,但从不打听,也不传闲言碎语;不计较小事。


再后来,在闲聊中我们才知道,她有两个女儿,大的在郑州上大学,正准备考研究生;小的在云南老家读高中,也快要考大学。


谈起两个女儿,她的态度相当随和:“大的想考研究生,我觉得她考不上吧?不过她想考就考吧。小的那个,想学医,非要考妇产科,我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可能是因为喜欢小孩子吧。嗨,就随她去吧。”


偶尔有假期,她就去看女儿。谈起女儿们,她满脸笑意。小女儿8岁时喜欢上拉丁舞,她就学小女儿学了几年拉丁舞,直到获得相当高的级别认证。


这两个故事就是这么简单:我家在完全不了解小时工和育儿嫂家庭背景的情况下,丝毫没有调查她们的孩子,仅凭她们做事的方式态度,就选择雇佣她们。而后才知道,她们的女儿们都如此独立、有才、有性格。


从母亲们身上,我们看到孩子们的影子。


 

从故事到理论


我知道,故事不代表普遍情况。我不会从故事中轻易归纳出结论。但我依然相信,故事仍然有管中窥豹的意义和作用。


我们身为父母,经常想知道的是:在育儿的过程中,有什么是有因果关系的?


例如:好的教育方法,培养出好孩子?好的教育流派,培养出好孩子?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出好孩子?好的教育资源,培养出好孩子?


有很多研究家庭教育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过这些问题。他们尤其热衷研究先天因素(基因)和后天因素(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研究者发现一些统计规律,但也发现更多疑问。


 

首先,研究者以“不同家庭养育的双胞胎”和“同一家庭养育的养子和亲生子”分别做对比研究,研究者发现,在各种性格和成就指标中,基因都占据差不多一半的作用,具体从40-80%不等。外貌、智力、内向外向、固执性、神经质、攻击性……等一系列人格特质,基因都占了一半左右的影响力。


那剩下一半呢?剩下50%是不是养育方法的影响?


剩下一半的确是来自于后天环境,但是也有研究显示,“一般性环境因素”(家庭一般氛围和学校一般氛围)的影响只占很小一部分,在后天影响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个体性环境因素”(个人独特经历的影响)。


也就是说,孩子的基因和个人经历,是各项特征最主要的决定因素。那父母家庭的意义呢?父母家庭是不是没意义,或者说干脆什么都不用做呢?


当然不是。父母家庭的主要意义,不在于这些“个体性的人格特征”,而往往在于“互动性的关系特征”。


这是什么意思呢?


先看一段来自于《人格心理学:人性的科学探索》(btw:强力推荐这本书,被称为“最好的一本当代人格心理学教科书)的描述:


“基本情况是这样的:对大多数人格变量来说,共享环境(家庭一般养育环境)对它们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可辨别的影响。


这是否意味着共享环境不起作用呢?当然不是。在某些领域,行为遗传学研究已经揭示了共享环境的重要影响,如态度、宗教信仰、政治立场、健康行为,甚至某种程度上的语言智能。


另一项新近的研究发现,共享环境解释了适应性领域内的许多人格特质,包括反社会行为、抑郁症、自主机能。”


这些描述又是什么意思呢?


家庭中的总体氛围,会主要影响到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以及孩子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我们往往只注意到孩子个体的特质,却往往忽略孩子和这个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后者才是心理学中发现家庭影响最为显著的地方。


态度、信仰和立场是一个人如何看待世界;很多适应性不良的心理疾病,实际上是个体难以和世界相处。而这些,都与家庭相关。


 

家庭能带给孩子什么


其实,我们并不太能影响孩子的智力、人格、特长、能力。很多父母花了很多心思试图影响这些方面,但这些方面基因的作用很大,此外孩子的个人经历的影响很大。


父母布置的环境氛围,只有不确定的极少量影响。孩子就是他自己的样子,由基因和独特经历塑造的样子。父母能改变的很少很少。


但我们能影响到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也就是说,孩子有没有学琴的天赋、有没有沉稳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不是父母能管的。但是孩子对学琴这件事的态度,与父母家庭很有关系。


如果说人格特质是孩子自身内部的东西,那么态度,就是孩子与自己、世界、他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在现代精神分析研究中,有一个词叫“工作模型”,指的是一个人头脑中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这种“工作模型”最早在一岁之前的婴儿期就装载到孩子的脑袋里。婴儿会把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变为“自我-他人”关系的基础模板,以后的人生会自动装载这个模板。


例如,如果婴儿长时间饥饿哭泣,都没有人理,发生一两次可能是偶然,但经常发生之后,孩子会感知到:我对这个世界的诉求,这个世界是不会满足我的。


长大之后孩子与他人接触过程中,依然会不相信自己能得到他人回应,因而在人际关系中退缩、迷惑、自我保护、又不断渴求他人的确认。这就是不安全感。


再比如,婴儿对这个世界发出哭泣诉求,如果得到的是时好时坏的回应,有时候就没人理,有时候又有温暖呵护。婴儿会不自觉猜测,自己怎样才能得到他人爱怜,为何有时没人理?


这种猜测虽然还没有清晰理智,但已经从本能反应中刻下烙印,婴儿会开始讨好看护者,想用自己的讨好换来长期爱怜。而在成年之后也常常陷入忽冷忽热的人际关系中,讨好对方。这也是不安全感。


婴儿的安全感是研究得最多的“工作模型”,但实际上,孩子从父母身上得到的“工作模型”远不止婴儿期。


在幼年到童年时期,孩子仍然会相当大程度上感知到父母对世界的态度——价值观,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亲子关系(或者精神分析中“超我”的主要来源)。而这些态度,会用各种方式,或深或浅变成孩子不自觉的“工作模型”。


你可能从人格特质上看不出来这些,例如有两个聪明又开朗的孩子,看上去人格差别不大,但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截然不同,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截然不同。



 

我们成年人最困扰的会有什么事呢?


给我们造成困扰的,往往不是我们身上固有的东西,而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身上固有的东西。而这种态度,很多时候,继承自亲子关系。


我见到过有的朋友,身上有出众的能力,但既敏感,又不断需要成功证明的认可,一旦遭遇数字上的滑铁卢,就再也提不起精神做事。


这是对内在的自我力量不够信赖,而背后又源于过于苛刻的内在批评:你总是有这样那样不好,你总是达不到最好,你必须用成绩证明自己。


然而这种内在批评最大的问题在于:它让人成年之后无法穿越那些需要忍耐和试错才能获得成功的艰苦奋斗——真正伟大的路都需要穿越这些障碍——总是在稍一挫败就自我否定的循环里退回原点。而根源依然来自于亲子关系。


我们经常在这样那样的工作困扰、自我困扰和关系困扰里回想到家庭和童年。在回溯过程中,我们才意识到父母对事物的态度、父母和自己的关系,对我们成年之后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于是,“原生家庭”问题,才一而再、再而三被拿到媒体上讨论,似乎所有人都能说说,是怎样的家庭环境,给自己造就了怎样的困扰。


只是往往,这种回顾和怨责,仅限于回顾和怨责,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超脱和反思。


 

更平和的亲子关系


当我们越来越多意识到“原生家庭”的重要影响,对今天的育儿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是意识到:我们的态度,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育儿因素。


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抱怨,对自己的童年和父母满是怨怒,那么孩子有可能会感染到我们的抱怨态度。他会感觉,将自己的挫败抱怨给童年的父母,是正当的人生态度。当他长大,他也可能会效仿同样的抱怨。


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焦虑,随时担心自己或孩子会遭遇失败,孩子有可能会把这种焦虑的担忧烙印成自己的“工作模型”,未来随时担忧自己,不敢迈出人生选择。


其次是意识到:我们在很多方面,不需要用力过猛。


我们需要知道,孩子的智力和很多自身的人格特质,跟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营造的氛围,我们创设的环境,对于孩子一些根深蒂固的特质而言,影响微乎其微。


敏感、耐性、外向、亲和、聪慧……以及孩子在哪些方面有特长,跟我们的整体家庭养育都没有太大关系。所以不要太过用力地试图塑造孩子了。最终你没法塑造他,只是会把这种“太过用力”的态度,变成他内心中“太严苛的超我”。


最后是意识到:我们对自己生活的平和态度,就是最好的养育。


在文章的结束再回到我家的小时工和育儿嫂的故事。她们对孩子有一些什么共性呢?她们的心理,并没有保持对孩子的强烈要求,而是平和看待孩子成长,让孩子自我选择成长道路。


这本身和她们在工作中的平和态度是一脉相承的。她们并没有斤斤计较蝇头小利、没有抱怨吃苦受累、没有为利益放弃自尊,她们平静地生活,平静地努力,相信自己要把事情做好。


而这种平和,就是我们选中她们的理由,也是她们传递给她们小孩的最好的礼物。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 3000+篇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