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悲观
必须以积极开朗的态度应对难局
首先,有一点希望与大家取得共识,就是要以积极开朗的态度去突破困境。
萧条越是严重,我们越是要咬紧牙关,坚韧不拔,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闯过这道难关。决不悲观,必须以积极开朗的态度应对难局。
其次,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萧条是成长的机会”,企业就是应该通过萧条这样一种逆境来谋取更大的发展。
实际上我经营的京瓷公司就是如此。
2009年京瓷迎来了创立50周年,而在这50年间京瓷没有出现过一次亏损,实现了企业顺利成长发展的目标。
但是回顾这半个世纪的历史过程,我们曾遭遇过多次严重的经济萧条。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80年代的日元升值危机,90年代的泡沫破裂危机,21世纪初的IT泡沫破裂危机,我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经济萧条。
每次面临萧条,作为经营者的我总是忧心忡忡,夜不成眠。但是,为克服萧条不懈努力,每一次闯过萧条期后,京瓷的规模都会扩大一圈甚至两圈。
从这些经验当中,我坚信“应当把萧条视为成长的机会”这样一个结论。
面对严峻的环境,决不逃避退缩
从正面接受,千方百计以求突破
为松下提供零部件或材料的中小企业组成了“松下共荣会”这一组织。在近畿一带的松下的贴牌加工企业经常聚集一堂。
在这个组织里大家牢骚不断,当大家一起举办宴会时,少不了要说松下的坏话。
“松下做生意不择手段,杀价毫不留情”;“做松下的贴牌加工企业,现在已快破产了”。
明明是靠着松下的订单,自己才有饭吃,却不知感恩,反而抱怨不休。抱怨对象是给了自己订单的松下。
宴会结束时,还有人总结道:“各位,要是一直干松下的贴牌加工的活,公司迟早得倒闭。”
“总的来说,松下之所以兴旺发达,靠的就是剥削贴牌加工企业。”
很奇怪,越是这么说的人,越是只干松下一家的活。而反过来他们又牢骚满腹。我总觉得这样的人很不正常。听他们那么议论,我不予认同。
做贴牌加工没有关系,当佣人也没有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拼命努力,做得比客户要求的更好,我不抱有怨恨情绪。
话题有点跳跃。后来,我走出日本,到海外去做生意。
去海外做生意是有原因的。在日本,当我去日立、东芝、三菱这些大公司推销产品时,屡屡遭到拒绝,总是吃闭门羹。
一是因为这些大企业都有系列的零部件供应商。二是因为大企业是精英集团,它们一流的研究所、一流的技术人员,不会把京瓷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放在眼里。
在它们研发的最新的电子产品中,如果要用京瓷的零部件,它们觉得不放心,无法信任。
松下因为一开始就同我们交往,我们做出了实绩,所以才使用我们的产品。其他大企业都不肯用我们的产品。好像是讲究门第,讲究信用。
必须出身名门,或者有大资本做背景,否则,在日本社会中就没有人理睬你,我感觉到了这种悲哀。
所以我就想去海外一展身手。于是跳出日本,我想,海外的大企业同日本不同,即使是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的产品,只要有竞争力,物美价廉,他们就会采用。
日本的大企业,不管哪一家,技术人员都会对我说一些大话。
但其实,他们当时都从RCA(美国无线电公司)、通用电气、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等电气厂家引进技术,制造录音机等产品。
比如说,从RCA拿到产品规格书,其中规定用什么材料做什么产品。他们就是照样画葫芦,没有任何自己的原创性的东西。
既然日本的大企业不理睬我们,干脆动身去海外,向RCA、通用电气、威斯汀豪斯推销。
日本大企业都向它们学习,如果这些海外最先进的企业能够使用我们的材料,那么日本大企业也会模仿跟风。
就是说,日本企业花费技术专利费,引进海外的技术设备,而海外企业告诉他们“这里的材料用的是日本京瓷的产品”,那么日立也好、东芝也好,不管情愿不情愿,都不得不使用我们京瓷的产品。
在日本不管怎样低头恳求,大企业都不肯使用,那么先请海外企业使用。抱着这个想法,奔赴海外,一举成功,京瓷才得到了快速成长的机会。
当时,我有一种深切的感受。哪怕海外企业,如果质量、技术、价格三个条件不能同时得到满足的话,它们也不会买京瓷的产品。而这三个条件,京瓷全部顺利通过。
这时我就想到:“正是当年松下的严厉,才锻炼了我,才有今天的我。”当年喋喋不休、抱怨不止的贴牌加工企业中,一大批都倒闭了。
而我却在松下的苛刻要求下获得了成长,具备了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足以在海外市场上伸展拳脚。
由此看来,必须向松下表示由衷的敬意,真应该双手合十,“真的很好,正是你严酷的采购态度锤炼了我。今天我能够驰骋于全世界,正是当年松下严格要求的结果啊!
”
我对松下充满了感激之情。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面对严峻的环境,决不逃避退缩,从正面接受,千方百计以求突破。正是这种真挚的态度带来了喜人的成果。
就是说,忍受松下的苛刻要求,不回避、不逃跑,正面面对,解决问题。
这种积极奋斗的精神,培育了京瓷在质量、技术、价格各个方面的强大的竞争力,因而能在海外顺利打开局面。
无论如何都必须小心谨慎,要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境
企业周围的经济环境就是这样变动频繁。
不管拥有多么好的独创性技术,不管拥有多么高的市场占有率,不管具备多么完善的经营管理体制,也不管自以为经营基础多么坚如磐石,在突然袭来的经济变动面前,企业仍然可能不堪一击。
在如此严峻的经营环境中,我们京瓷今年正好迎来了创业50周年。在这50年中京瓷没出现过一次亏损。
许多企业,何止是亏损,甚至濒临倒闭,或以解雇员工勉强维持生存。翻阅波澜万丈的历史,京瓷经历半个世纪而能持续成长发展,这是十分罕见的。
看到京瓷至今走过的历程,也有人认为“那不过是京瓷的产品和事业碰巧赶上了潮流,那只是幸运”。
但是我认为决非如此。靠“幸运”支撑半个世纪之久,那是不可能的。
反复袭来的经济变动把许多企业淘汰出局,而一个企业在长达50年的历程中,不仅能够持续生存,而且能够年年岁岁不断成长发展,其中肯定存在必然性的原因,那就是指引企业持续成长发展的“经营的要谛”。
但是,指导企业长盛不衰的“经营的要谛”绝不是什么复杂难懂的道理,最重要的是经营者的态度。
这种态度就是所谓“慎重坚实的经营”,我认为这极为单纯。
当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保护员工,为了企业的生存,经营者决不能示弱,要有坚韧好胜的性格和积极果断的行动。
但是为了企业的长期繁荣,经营者无论如何都必须小心谨慎,要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境。
只有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才能打开困难的局面
迄今为止,不管遭遇怎样的困局,我都会想:“以前的方法或许不行,但一定可以找到其他方法,杀出一条血路。”进而拼命思考打开困局的方法。
不管面对怎样严峻的、困难的状况,都要绞尽脑汁,思考一切条件,探索克服困难的具体方法。
要想挑战获得成功,必须像这样努力钻研创新,就是思考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并秉持“不离不弃”的姿态。
所谓挑战,并不是单纯的勇气,也不止是坚韧不拔;
也不是仅仅相信可能性就行。必须彻底地思考怎么做才能打开困难局面的具体方略。
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相信自己的可能性,决不放弃,坚韧不拔,持续思考,钻研创新,“这么做试试,那么做试试”,只有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能打开困难的局面,从而挑战获得成功。
【转载须知】
1.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2. 开白请留言或私信获得授权
本文精选了稻盛和夫著作
《卓越企业的经营手法》《创造高收益与商业拓展》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思维方式》
(
东方出版社出版)中的精彩片段。
今天的学习内容为:
人生
哲学-实证-持续净化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