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四川发展改革
真抓实干谋发展 创新担当促改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蒋常识  ·  泰国给妙瓦底断电,我越想越有意思 ·  23 小时前  
参考消息  ·  DeepSeek紧急发文呼吁 ·  昨天  
北京商报  ·  DeepSeek概念股被热捧,科技股投资价值 ... ·  2 天前  
北京商报  ·  DeepSeek概念股被热捧,科技股投资价值 ...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路透社:“特朗普的声明令人震惊”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英法德齐声反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四川发展改革

区域协同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四川发展改革  · 公众号  ·  · 2024-09-26 16:52

正文


《中国经济导报》2024-09-26 第06-07版: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刊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2024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六个坚持”的重要要求。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发展改革系统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各方的优势,强化责任担当,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1.6万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6.9万亿元,增长16.8倍,占全国的比重提升至21.5%。



地区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走进位于陕西西安的中科微精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里激光器喷射出的光束激情飞舞,跳动的是世界领先的高科技音符。


西部地区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19年至今,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9%,打造出9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其中,四川省2012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8.7%,2023年经济总量超过6万亿元,增长6%,在全国前十经济大省中并列第一。重庆市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1万亿元,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今年一季度增长6.2%,居全国第2位。


聚焦投资拉动、项目驱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筑新优势、形成新动能。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从2019年的5.8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8.1万亿元,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


四川省2023年工业投资增长22.3%,电子信息、食品轻纺、能源化工3个产业规模超过万亿元,全球近20%的柔性屏“四川造”;陕西省新能源汽车2023年产量达105.2万辆,居全国第3位,同比增长33.9%。宁夏回族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23年增速超全国水平约7.8个百分点。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6.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4.5%。


西部地区牢牢抓住创新“牛鼻子”,以改革聚力打通发展梗阻、以机制创新突破体制障碍,着力破解产业高质量发展“卡脖子”“掉链子”难题,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川藏铁路是人类历史上难度最大的铁路工程,四川探索打造新型举国体制“试验田”,着力攻克这一世纪工程的世界性难题。成都一企业创新研发出“人工智能+卫星技术”,成倍提升卫星使用效率,力争实现“天上的数据在天上算、天上出结果”。



区域协同发展能力极大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已从开放“末梢”走向开放“前沿”。


对外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攀升。2023年,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达3.7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37%。其中,四川进出口总额在西部率先突破万亿元;重庆2023年进出口总值达7137.4亿元、居西部第2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今年前8个月对RCEP(区域全面经济协作关系协定)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750.5亿元,同比增长20.3%;今年前7个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总值2532.7亿元,同比增长39.1%。


推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用市场之“手”弹好发展之“曲”,“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东数西算”等一系列工程优势互补。中国—东盟信息港等标志性工程快速推进。重庆建设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枢纽,形成一批在全国有辨识度的创新成果。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新机制”,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大通道建设激发经济新活力。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2019年以来,西部地区累计开行中欧班列3.5万列、占全国总数的50.5%。2013年11月开行的中欧班列“长安号”,10年来累计开行21405列,2023年开行5351列、增长15.3%。中欧班列(成渝)运行线路近50条,覆盖欧亚超100个城市站点,累计开行量、运输箱量均居全国第一。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助力国际国内“双循环”。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已覆盖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90个港口。


其中,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覆盖港口总数达到490个,货运量、货运值均占通道沿线总额30%以上。四川省进出川大通道累计达48条,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近7500万人次。广西五年统筹投资超千亿元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带动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引擎。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持续筑牢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围绕生态安全对西部地区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西部地区系统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美丽西部绿色本底不断夯实,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持续筑牢。


以建设美丽西部为导向,强化重点生态工程实施力度。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累计实施超过3.2亿亩。截至2023年,“三北”工程建设累计完成营造林保存面积4.8亿亩,森林蓄积量达33.3亿立方米。

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减少6000多万亩。重庆市建成“两岸青山·千里林带”120万亩。四川省20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实现了“一江清水向东流”。陕西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余公里,确保了“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不断向西部聚集,形成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2023年,西部地区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占全国的75.7%、45.5%、49.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