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新冠疫情爆发期间,部分干部展示了灾难级的应急应变表现,引起了群众极大的不满。考公务员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在结构化面试里,
应急应变能力的考查是重点之一,也是公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而且在互联网的时代,政府经常面对媒体应急的事件,所以从考试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而言,应急应变中的媒体应急都是考官非常喜欢考查的题目。今天小粉笔就从媒体应急的角度,带着大家掌握此类题目的审题技巧和思路,一起认真往下看吧~
点击复习应急应变题趋势一:群众事件—热点改编
1. 情况不明:
(1)有媒体曝光住房摇号内定关系户,假如你是住建部门工作人员,你会怎么调查处理此事?
(2)单位邀请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时,有群众来上访,说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你作为负责人,该怎么办?
2. 情况确定:
你开公车,路上遇到有人受伤,你开车送他去医院,却被人拍下来并在网上曝光你公车私用,你怎么办?
1. 了解舆情、公开回应
先大概了解网络舆情、公开回应。“回应”不是要澄清说明,而是说明“我单位已经关注该问题/消息,后续会开展调查,将在第一时间公布真实情况,在此之前不要传谣、不要造谣”。因此,要先了解舆情动向、群众讨论的焦点,并公开回应,避免负面消息和不实谣言再次传播,并防止迟迟不回应激怒群众。
2. 调查了解、统一口径
① 到底是否有人在摇号时造假、是否存在不公正的情况,涉及到和谁调查、采取什么方式、调查什么内容。
② 答题时必须说“统一口径”,不能理解为串供、编瞎话,而是对事情进展、伤亡率、病号等信息进行统一,这样发布时群众才相信是权威信息。比如肺炎事件中武汉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过程中出现了口径不统一的情况,一位领导说口罩问题已经极大缓解,又有一位领导说口罩还比较稀缺,没有统一口径,群众不知道真实情况,对公信力产生极大质疑。再比如A说单位不存在这样的情况,B说不知道,则记者会说“有人说……,有人三缄其口说不知道”。因此,答题时一定要加上“我们在调查了解真相之后会上报领导,并统一对外发布的口径”。
3. 分情况处理
如果谣言是假的,则要澄清,澄清讲究人证物证俱在。要有人澄清,也要展示物料证据,比如通过图片、视频等进行澄清。如果事件是真的,则要处理弄虚作假、做错事的人。除处理人之外,如果造成伤害还要弥补损失。
4. 总结反思、避免发生
一方面可以结合舆论事件总结,还可以说不断提升本部门舆情应对能力。
1. 了解情况、汇报单位
要先知道网友说了什么,了解之后向领导汇报。
2. 收集证据、统一口径
做好证据收集工作,统一内部口径。
3. 公开发布、人物澄清
通过新闻发布会、媒体接待采访、单位发通知、微博澄清说明等方式发布消息、进行澄清。
4. 转危为机、树立形象
可以在这一步中答出亮点。比如维护单位微博账号,有记者拍下说自己上班玩手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借助群众对此事关注的契机,感谢大家的监督,详细向群众介绍单位微博的日常运营、发布信息以及便民服务等,作为宣传的机会。
5. 总结反思、避免发生
你开公车,路上遇到有人受伤,你开车送他去医院,却被人拍下来并在网上曝光你公车私用,你怎么办?
1.
“你开公车,路上遇到有人受伤,你开车送他去医院”:交代事情和背景。
2.
媒体曝光公车私用,是媒体需要做应急的题目。本题属于情况比较确定的题型,矛盾是“网络曝光公车私用”。如果没有学习思路,要思考需要每一步做什么,但掌握之后不需要思考,按照步骤作答即可。
3.
思路:一是了解舆情、汇报单位。二是收集证据、统一口径。三是发布信息、进行澄清。四是借此机会转危为机。五是惩前毖后。前面讲解的思路要背下来,这样答题比较快。
1. 了解舆情、汇报单位:
可以在网上了解,只要看到“了解”,则按“对象+方式+内容”的方式展开。可以通过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本地贴吧转发的消息了解评论,了解群众的想法、他们关注的焦点和当前的舆论走向。还可以了解网络曝光后的传播程度,检索关键词,尤其是对于本地媒体、公众号进行了解,对于群众关注点、传播情况、曝光信息进行记录。还可以了解转发量、点击率。了解情况之后迅速向领导汇报,在领导的指示、授权下做好接下来的工作。先有框架,保证会答;再结合生活实际细致作答即可。
2. 整理证据、统一口径:包括人证和物证。
(1)人证:找到帮助的病人,在他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拍小视频、接受采访,收集视频资料,并请他写情况说明。
(2)物证:现在公车都安装了行车记录仪,可以调取监控录像、行车记录仪,并结合单位派车单说明行车路线,准备好物证。
(3)可以找目击证人进行证明,或请记者陪同采访。一般答2-3个点即可。将证据汇总整理后在单位内部说明,统一发布口径。
3. 公开发声、澄清真相:
通过单位官网、微博、微信等“三微一端”详细介绍事情的来龙去脉,配上文字、视频、证人证言等人证物证,进行全流程的公开说明。还可以请媒体记者进行采访,详细说明具体情况,让群众有所了解。此外,请曝光者撤稿,并要求他们发布真实情况和信息。
4. 转危为机、消除影响:
单位工作人员做了好事,之前有护士在地铁上勇敢救助,有人对此表示质疑,但该护士说“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依然会伸出援助之手”。
(1)有人曝光公车私用,说明群众对公车很关心,可以说接受监督。一方面,公开发布支持员工做好事的信息,即使被误解,依然希望所有员工在群众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
(2)另一方面,针对群众对公车比较关注,可以发布公车车牌号和标识,接受并感谢群众监督。这样非常大气,依然做好事,以德报怨。
5. 总结反思、惩前毖后
一方面,在公车使用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出现紧急事件时做好证据的收集和保存工作。另一方面,作为新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干部,要不断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掌握应对网络舆情的方式和方法,快速发声、消除舆情(这句话是万能的)。
各位考官,如果我面对类似的问题,我会做出如下处理。第一,我会迅速了解一下事情的发展势态,并且上报领导。我会查看一下网友的相关报道,到微博、微信上关注一下群众的舆论走向,看一下当下的一些评论、群众的点击率、转发量等等。在了解相关舆情之后,向分管领导进行汇报,详细说明舆论的发酵情况以及实际工作的情况,让领导心中有数,在领导的部署和要求下做好澄清工作。
第二,我们会采取官方发布声明的方法,先向群众说明我们目前在整理相关资料,已经关注到了大家关注的这些问题,请大家在真相未公布之前不要传谣,不要造谣,等待官方数据、官方事件的公布。
第三,我会迅速做好证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一方面,联系一下帮助的人员,看他能否写一个说明,签上字、按上手印,或者直接接受采访,做一个相应的小视频来帮助我们澄清。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调取行车记录仪以及相关的监控探头、其他的目击证人,做好证据的收集工作,在单位统一发布的口径,确保我们能够采取统一的方法,进行好信息的发布。
第四,我们会做好相应的信息澄清工作。一方面,通过单位的官方网站、微信、微博,以图文并茂配上小视频的方法详细地介绍一下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图有真相,让群众、网友了解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在采访的过程中公开要求其他一些网站、公众号撤下不实信息,并且澄清真正的信息,如果不澄清,也会详细地说明我单位将保持追责的权利。
第五,在事情解决完成之后,我还要借此机会展示一下我们单位的良好形象。一方面,公开发布我单位支持员工做好事,即使被误解依然支持做好事的行为。另一方面也会公布我们的车牌号码,表示永远接受群众的监督,以此来树立良好的单位形象。
最后,在此事情之后会总结反思这件事情给我们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干部,要不断地提高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网络舆情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确保第一时间能够回应网络舆情,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避免不良舆情泛滥发生。考生答题完毕。
同学们要注意,讲解的目的是要大家
学会万能框架,尤其是人证物证俱在的方法、如何公开澄清、如何了解舆情等,转危为机是两点,惩前毖后是万能的点。将这些要点掌握了,你在考场上就能快速作答这种题目,明白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