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黄三角早报
《黄三角早报》由大众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是大众报业家族的第15张报纸,也是齐鲁传媒集团组建后创办的第一张报纸。《黄三角早报》立足东营,辐射“黄三角”,服务于“黄三角”国家战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南晚报  ·  价格腰斩!无锡大量上市 ·  21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台媒:大S骨灰已乘私人飞机抵达台湾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台媒:大S骨灰已乘私人飞机抵达台湾 ·  2 天前  
广东民生频道  ·  视频曝光!高速几十辆车连环撞,最新情况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黄三角早报

东营农村产权改革,村民变“股民”

黄三角早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7-26 21:52

正文


导读

东营市垦利区是山东省确定的34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单位之一,垦利区郝家镇八里村作为垦利区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先行者”,已于日前拿到了东营市首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明书,八里村符合条件的村民占459股、集体占51股,由此,村内的资产得到盘活,并全部细化成股分到了符合条件的村民名下。


八里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已经完成挂牌。 本报记者 任小杰 摄

历时3个多月

八里村拿到东营首张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


7月20日,记者在东营市垦利区郝家镇八里村村委会见到了这首张“东营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明书”,证书上标明了证书的类别、登记单位等内容,成员出资总额一栏标明,东营市垦利区郝家镇八里农村经济股份合作社的出资总额为1526637.44元。“这个出资额是由专业的评估公司估算出来的,包括八里村所有的土地、房产、水库以及村集体财产等。”八里村村支部书记盖建志说。


盖建志告诉记者,八里村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今年3月份开始的,“当时是镇上的书记来跟我们说的这个事,之前根本没听说过,所以听得也是稀里糊涂的。”盖建志说,郝家镇党委书记黄文卿第一次找他谈这个事,谈了整整一上午,“第一次跟书记聊完,我自己什么也不明白,后来书记就隔三差五地来跟我聊,问我哪里不明白,然后就一一解释。”


在与黄文卿进行了七八次谈话后,盖建志终于有了头绪,对整个制度改革有了系统的认识,“我自己搞明白了之后,又开始跟村两委、村民代表大会介绍,这个过程跟我当时学习的时候一样,也是开了五六次会才跟他们解释清楚。”盖建志说,虽然过程比较麻烦,但是效果很明显,“村两委、村民代表慢慢地明白整个制度后,我们村的改革就迅速启动了起来。”


所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指在一定的村或者一个乡镇的社区范围内,在党的领导下,农民群众自愿以土地、资产为纽带,采取资金联合与劳动联合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而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其所有的资产的占有、支配和受益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为何要改革?

壮大集体经济,保障农民权益


那么,为什么要对这项产权制度进行改革?


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东营市农业局经管站站长宋维强,他介绍,目前,东营市与全国大形势一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账内集体资产。“此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大量的土地、林场等自然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自然资源也在逐步升值。


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物质保证。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不清,形成了管理不严、效益低下、资产流失等诸多体制性弊病,制约了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推进这项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宋维强说。


大量的集体资产,如果不盘活整合,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不尽早确权到户,就存在流失或者被侵占的危险。因此,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据介绍,八里村土地有将近1400多亩,由于临近郝家镇驻地,从2013年开始,八里村的土地便开始被流转。“现在村里已经有将近1100亩的土地流转给了万通石化,150多亩土地流转给了郝家镇环镇林。”盖建志说,随着郝家镇的发展,八里村等附近村庄地段的土地等资源也将不断升值,而服务业所需大量从业者也要求村民不能被“绑”在地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将村内土地等经营性资源盘活成资产是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农民权益的手段。


村里资源变资产

凑齐510股,股权确定到个人


由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到利益调整,依法、合理界定组织成员的身份成为此次改革的难点之一。郝家镇党委书记黄文卿介绍,如何认定组织成员身份本身也是一项探索,“八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根据相关规定以及尊重群众意愿、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坚持‘初始认定从宽,新增认定从宽’的原则,认定了全村459口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东的资格。”


确定完组织成员身份之后,八里村随后又进行了拥有股东资格村民的身份信息录入以及村内资产的折股量化。东营市出台的相关文件规定,根据集体资产能否产生效益,将股种分为A股和B股,即将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等能产生分红的集体资产设置为A股,将不产生收益、无分红的非经营性资产设置为B股。八里村对A股按9:1的比例分成村民占459股、集体占51股,凑了个510股的整数。


值得注意的是,东营市鼓励股种设置和股份设置的具体办法实行一村一策,如何股改要靠基层去摸索。比如,市级层面要求股份配置实行“分户不增、并户不减”的静态管理法,而八里村根据群众意愿,将之确定为“五年一微调”的相对静态管理模式,每五年根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变化情况进行相应增股、减股,以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经过起草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选举股东代表、推选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层候选人就进入成立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阶段了。盖建志拿到手的那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明书”便是成立的标志。最后一步则是发放股权证。目前,由郝家镇财政与农村经营管理办公室监制的“东营市垦利区郝家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证书”已于7月1日盖章生效。


至此,八里村资源变成了量化后的股资,而股资又与村村利益挂起钩来,村民的股权被确定下来。


户籍迁出

不影响股权


户籍随身走是改革带来的重大创举。“在‘清人分类’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靠户籍来确定股东身份根本不可能。”黄文卿说,近年来,因为在村里能分到福利,很多人想方设法将户籍挂靠到村里,户籍人数有“回流”的现象。其造成的后果是,因户籍落在村里不愿意牵出,如果这部分人想进城务工、生活则会受到限制、平添麻烦。现在,这样的问题因为股东证的发放而彻底解决。


由于集体资产与村民收益权挂钩,成立的合作社管理资产、资源、资金,即便户籍迁走,但村民的股权还在,村民完全可以放心地把户籍牵走。“其结果是村民变成股民和产业工人,城镇化和并村过程加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革,项目化运作更容易提高农村优质农产品的供给。另外,由于村两委变成‘村三委’,村委会的职能主要是管理村级事务,政经分离,能有效杜绝腐败问题发生。”黄文卿说,改革能带来的好处不是一条两条。


黄文卿表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是独立进行的,显然还关系到宅基地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而在农村综合性改革中,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最根本的,只有这项改革顺利进行,农村的城镇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才会加速推动。




寻味东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