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郴州电台
这里是郴州上空好听又好看的郴州综合广播橙子FM992”,咨询热线2170992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春菜新品!“板蓝根青菜”是啥菜? ·  昨天  
中国政府网  ·  明天查成绩!考研复试攻略→ ·  2 天前  
学习大国  ·  【夜读】哪吒的黑眼圈是天生的吗? ·  3 天前  
半月谈  ·  主题公园,当代年轻人的“快乐老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郴州电台

他笔下的画作为何具有史料价值?

郴州电台  · 公众号  ·  · 2019-09-06 13:20

正文


一条路的变迁,一座城的传奇,

几代人的故事,梦开始的地方。
全国70家电台联合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平台、
腾讯新闻、芒果动听APP制作的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融媒体报道
《我家住在解放路》
全国正在热播!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川自贡解放路, 听一听一位老画家讲述自贡解放路的故事

自贡解放路街景(蔡新明拍摄)


自贡解放路街景(蔡新明拍摄)

2019年初,一场名为《自流井史画》的展览在自贡市自流井老街拉开帷幕。八位本土艺术家带着乡愁与温度的主题性绘画作品,引领自贡人穿越历史,去寻找曾经的记忆。


《自流井史画》开幕(蔡新明拍摄)


自贡,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有着2000年的业盐史,曾是中国最富庶的城市之一,也是抗日战争中捐款额度全国最高的城市,有“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美食之府”之称。


解放前自贡釜溪河上盐船竞发(图片来源于自贡市图书馆)


曾经繁华的自贡吸引了全国各地前来“淘金”的商人,也吸引了大量务工谋生的移民。 在此次展出的两百多幅画作中,最早的一幅诞生于1961年,它的作者黄宗壤就是因此来到了自贡。


黄宗壤讲述当年的自贡解放路(王寒拍摄)


1945年抗战胜利后,年仅三岁的黄宗壤随祖父、父辈由重庆迁居自贡,落户于自流井的正街。 正街,是当年自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正街自清末民初以来,就以经营绸布、百货、西药、书刊、首饰等行业为主,仅绸布百货店就有京帮、江西帮、乐山帮、井帮等的20多家,首户“庆成商行”从成都、重庆、上海、香港等地进货,批零兼营; 正街西面衔接的新街为经营山货、海产、油酒、铁器、木器、日用家具等; 正街往东的八店街是清代中叶陕帮八大盐号旧址,街长100米,为金融中心; 再往东是三圣桥街,这里是茶楼酒肆的集中地。 那时,“正街一间店面,一年租金要几百或上千银元”(《自贡市商业志》),可见其商业之繁荣。


解放路上的自贡 盐业历史博物馆 (蔡新明拍摄)


当年富足的自贡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黄宗壤的父辈们开办起一个茶馆,取名“普鲁花园”(普鲁既普罗列塔利亚,为无产阶级之意。 )。 茶馆里经常放映电影,经常有双簧、京剧、川剧、话剧等演出,没有这类演出时,黄宗壤的父亲就会带领兄弟们亲自上场唱“玩友”。


黄宗壤的父亲黄巨良先生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兄弟几人在父母的影响下,从小就对戏曲有着浓厚的兴趣。 来到自贡,入乡随俗,他们逐渐掌握川剧的演奏、演唱技艺,成为了赫赫有名的资阳河河道(川剧艺术流派)的著名川剧玩友。 解放以后,黄巨良曾担任自贡市川剧院第一副院长,老九黄一良代表中国川剧随周恩来总理出访东欧。


黄一良与周恩来总理碰杯(黄宗壤提供)


黄宗壤:“当时我父亲司钹、六叔打大锣、幺叔打小鼓、唱‘小喉咙(小嗓)’、大伯唱花脸、七叔和九叔唱须生。我们家被同行、玩友称为‘ 行行有人,方方不缺 ’,关起门来自己都能够演,那个给茶馆带来好多生意哦。” 从小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成长,为黄宗壤种下了一颗文艺的种子。


六十年代玩友聚会(图片来源于自贡市图书馆)


1949年12月5日,自贡和平解放,黄家所在正街,和新街、八店街、三圣桥街、兴隆街、竹棚子合并,正式更名为解放路。 解放路上陆续修建起了百货商店、人民电影院、工人文化宫、新华书店。


自贡工人文化宫曾经是解放路上的地标(图片来源于自贡市图书馆)


喜欢读书的黄宗壤,后来考进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专攻美术。 1961年毕业时,正好赶上“三年自然灾害”。 为照顾病危的父亲,同时为减轻家庭负担,他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被分配到了解放路上的自贡人民电影院。 从那时起,黄宗壤就开始用画笔记录下他所熟悉的大街小巷。


黄宗壤油画作品《从电影院鸟瞰兴隆街》


黄宗壤说:“那个时候我是随时待命,画板、画架、画箱、小板凳、水壶……随时一有时间,就我自己或者我带起学生就出去画。就从61年从我工作开始,现在将近60年了。正因为当初的坚持,现在留下来的画,光自贡解放路的就有几十幅。”


黄宗壤水彩画《附瞰十字口》


黄宗壤水彩画《建设中的工农兵商场》


在那个照相机还不普及的年代,他的画作,特别是其中一些记录建设场面的作品,如今看来更是弥足珍贵,具有了史料价值,被称为“史”画。


黄宗壤在写生


改革开放时的解放路曾极度繁荣,新街一段甚至在道路中间搭建起售卖商品的摊位,并且开放夜市。 从早到晚,这段路上都是人潮涌动摩肩接踵。 那时的解放路,随处可见由黄宗壤题写的店招。


昔日繁华的自贡解放路(图片来源于自贡市图书馆)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1000多米长的解放路已经承载不下自贡的繁华,老旧破败的建筑也有损自贡的城市形象,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 于是,政治、文化中心南迁到汇东新区,商品经济也进行了分流,最黄金的地段——原来的新街和正街被改造成为现代商业街区。 只是,那曾经最熟悉的地方却只能在记忆里、在过去的画作中才能找到了。


仅剩的自贡老解放路一段(蔡新明拍摄)


2018年的旧城改造计划中,提出了 “西秦会馆——中华路历史文化街区规划” ,建成于1954年的“自贡国营百货商店”大楼等一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将会保留下来——这是对历史的敬畏与尊重,着力打造成为“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 自贡解放路,将随着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的复兴,变身为穿越传统与现代的奇妙所在,成为一幅新的历史画卷。


自贡灯会 (图片来源于自贡市图书馆)


自贡解放史料链接

1949年12月5日深夜,解放军先头部队进入自流井,接受自贡市旧政权的起义,宣告自贡市和平解放。12月6日,伴随着解放大军庄严雄壮的入城式步伐,千年盐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第一页,这一天成为自贡市的“解放纪念日”。

解放军进入自贡市区 (图片来源于自贡市档案馆)


自贡旭川中学欢迎解放军大游行( 图片来源于自贡市档案馆


自贡解放路的“前世今生”

自贡的解放路自明末清初逐渐形成规模,至清咸同年间已成为自贡地区最为繁盛的街道。自贡解放路西起新桥桥头,自西向东依次为迴龙街、转角井、三倒拐、正街、八店街、三圣桥、兴隆街、竹棚子。1929年至1932年,当地驻军将这八条街拓宽贯通,街面铺筑三合土,将其中原本曲折的迴龙街、转角井、三倒拐取直后更名为新街,其街道走向维持至今。自贡解放时,因盛大的入城式在这条街举行,因此更名为解放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原新街和正街经改造恢复了交通功能,路北侧修建为现代商业街区,路南临釜溪河一面成为市民休闲的绿化带。在2018年的旧城改造计划中,原八店街至竹棚子一段将作为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恢复为城市传统风貌街区,呈现出它本来的历史特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