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网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官方网站(www.planning.org.cn),是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建设成果展示的窗口,是规划行业信息分享、学术知识共享的重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企业巡展——【2 ... ·  12 小时前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企业巡展——【2 ... ·  1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城市规划

刚刚,第五届“西部之光”竞赛结果出炉!

中国城市规划  · 公众号  ·  · 2017-09-09 16:42

正文

编者按


9月4日,第五届“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评审于南京市举行。本次活动共收到160份设计作品,经过专家认真评审,最终22份作品获奖。


9月4日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主办的第五届“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评审于南京市举行。


本届竞赛共有 44所西部院校 1361名师生 参加。经过参赛师生两个月的努力,本次活动共收到 160份设计作品 参与角逐。经过专家认真评审, 最终22份作品获奖。 其中,由重庆大学邱庆亮、赵之齐、张亦瑶、何依蔓、刘雨佳五位同学设计,赵强老师指导的《双坑活化•北喧南寂》获得竞赛一等奖;重庆大学洪杨、袁心怡、徐晗婧、冯圣俨设计的《从平台到舞台》,西北师范大学陈少铧、唐婷、张婷婷、郭莉盼、顾渊设计的《众舍·交互》获得二等奖;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云南大学的三份作品获得三等奖。

现公布本次设计竞赛的获奖名单,祝贺所有获奖的同学、指导老师和院校,感谢各位讲课专家、评审专家!由衷感谢承办方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市规划局的无私奉献与鼎力支持!


第五届“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

获奖名单


一等奖


双坑活化·北喧南寂——基于功能活化和生态再塑的矿坑遗址公园城市设计

参赛院校: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成员: 邱庆亮(组长)、赵之齐、刘雨佳、何依蔓、张亦瑶

指导教师: 赵强


二等奖


从平台到舞台——基于片区激活发展的网络体系构建设计

参赛院校: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成员: 洪杨 (组长) 、袁心怡、徐晗婧、冯圣俨

指导教师: 李云燕、徐煜辉


众舍·交互——日常生活的公共再塑

参赛院校: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成员: 陈少铧 (组长) 、陈绍涵、张婷婷、薛淑艳

指导教师: 李巍、杨斌、杨建秀、李启瑄


三等奖


融合——金陵船厂磁性空间的重塑与延续

参赛院校: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成员: 闫睿婧 (组长) 、王晓茹、白雪、杨浩、范书琪

指导教师: 杨大伟、冯小杰


Urban neurons——以联系、体验为主题的城市神经网络构建

参赛院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成员: 高靖葆 (组长) 、侯笑莹、岳晨雨、赵晨思、孙海婷

指导教师: 叶静婕


疯狂码头——再创码头新活力

参赛院校: 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成员: 汪志堃 (组长) 、荣谦、饶悦

指导教师: 杨子江


最佳创意奖


轨市·未来城市范式——基于多产业迭代的传统工业遗产活化设计

参赛院校: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成员: 王锐石 (组长) 、罗梦麟、明佳文、张政

指导教师: 李云燕


最佳调研分析奖


船·场——基于引力场理论的金陵船厂再生改造

参赛院校: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成员: 刘奕君 (组长) 、朱方乔、邹元昊、田玉慧、潘烨生

指导教师: 杨育军、邹亦凡、郭婷


涅槃重生——着历史痕印,享文化“苦”旅

参赛院校: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成员: 李文博 (组长) 、陈立、汪云娇、李欠、王世云

指导教师: 王禹、何田


最佳主题演绎奖


老刀的后半生——社会公正下的城市更新设计

参赛院校: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成员: 任伟阳 (组长) 、赵海男、王雪璐、相相

指导教师: 荣丽华、张立恒、王强


2R金陵·趣城计划——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南京滨江地区城市更新设计

参赛院校: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成员: 李庚 (组长) 、朱雅琴、韦林欣、吴帆、江湉依依

指导教师: 卢一沙


最佳设计表达奖


跳跃与飞翔——幕燕滨江极限运动触媒孵育计划

参赛院校: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成员: 肖天意 (组长) 、罗晛秋、冉思齐、李洁莲、权逸群

指导教师: 肖竞


Re-urbanization——基于网络互联的城市双修

参赛院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成员: 李佳澎 (组长) 、赵文静、唐华益、许子睿、翟鹤健

指导教师: 李小龙


佳作奖


Living Lab——大学与社区联合实践下的矿坑生态修复设计

参赛院校: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成员: 何毅文 (组长) 、甄舒惠、唐朝、魏意潇、唐明珠

指导教师: 吴潇、干晓宇


行慢连城——连接理论下慢行多态系统构建

参赛院校: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成员: 王逸然 (组长) 、余欣怡、沈恩穗、张诗洁、邓慧霞

指导教师: 魏皓严


敬佑荣光

参赛院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成员: 王羽敬 (组长) 、王怡宁、杨雪、吴倩、尹正

指导教师: 沈婕


织补“江山”,延续绿脉

参赛院校: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成员: 肖先柳 (组长) 、宋兰萍、朱建成、程露、谈昭夷

指导教师: 翟辉、车震宇、唐翀


生命共同体——基于生态伦理学的全生命周期生态修复和区域更新

参赛院校: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成员: 郗凯玥 (组长) 、陈星宇

指导教师: 闫水玉


关系·网络·连接——南京滨江地区“城市阳台”地段城市更新设计

参赛院校: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成员: 陈翀 (组长) 、董钰、刘畅、赵凯旭、王笑

指导教师: 吴欣


四维——片体·空间·起落潮汐

参赛院校: 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成员: 陈黎明 (组长) 、张书林、普俞鑫、孙航

指导教师: 邢国庆


新矿神怡

参赛院校: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成员: 毛文博 (组长) 、黄涛、焦陇慧、张采荷、吉珍霞、刘兰烨

指导教师: 王晓倩、李纯斌


时过境迁·时连境生——多源语境下的南京中央北路地段规划设计

参赛院校: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成员: 陆雨 (组长) 、刘明昊、吴举政、周强

指导教师: 富志强、张立恒


学会将邀请 所有获奖团队及指导教师参加在11月在东莞举办的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并在年会开幕式上为获得 一、二、三等奖 的学生代表和指导教师颁发获奖证书。


获奖作品将刊登在中国城市规划网(www.planning.org.cn)和《城市规划》杂志的“西部之光”专栏,并由学会出资集结成册正式出版。


评委点评


评委会专家:


石  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授级高工


吕  斌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叶  斌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规划局局长、教授级高工


刘博敏

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阳建强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大学联盟专家,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作品点评:


一等奖


双坑活化•北喧南寂——基于功能活化和生态再塑的矿坑遗址公园城市设计

该组同学从现状采矿遗址的竖向开始分析,把握住了该地块在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生态空间”的定位与要求,充分合理的运用生态开敞空间的特性。方案中,游憩设施和绿化设施规模与布局平衡,交通组织相对完整,游览设施相对齐备。方案综合考虑了与场地周边地块的关系,表现手法比较成熟,主题突出。


二等奖


从平台到舞台——基于片区激活发展的网络体系构建设计

这份作品从人群对场地的需求出发展开分析,最终突出设计主题——建立一个公共平台,并通过“一带一路”的方式把周边的公共活动和表现力都统筹到地块两侧山体之间,与环境、文化都比较契合,平台到舞台的主题演绎比较到位。此外,在长江上伸展出的公共平台部分设计得比较丰富,值得肯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