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官方公众号,坚持发布权威、重磅、独家、实用的财经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冠南固收视野  ·  多头思维,逢低布局——2025年转债年度策略 ·  19 小时前  
上海证券报  ·  筹划三年,晚间公告:终止! ·  昨天  
中国证券报  ·  刚刚,集体大涨 ·  3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今夜,开盘大跌! ·  3 天前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  中信建投:高端制造2025年十大展望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证券时报

百亿央企创投基金新进展:8家单位出资,这些城市将受益

证券时报  · 公众号  · 证券  · 2025-01-18 19:25

正文


时隔月余,规模百亿元的国新创投基金有了新进展。

1月18日,国新创投母基金和意向子基金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这是继2024年12月国新创投基金落地杭州之后的又一标志性事件。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国新创投基金出资单位有中国国新、杭州资本、中国五矿等8家单位,首期规模100亿元,存续期15年,同时将启动杭州、湖南、西安等一批子基金。


8家单位联合出资

2024年12月5日,国新创投基金首次对外界公开亮相,彼时的公开信息显示,国新创投基金将落地杭州,首期规模100亿元。

在1月18日的合作签约仪式上,基金主发起单位中国国新,与7家联合发起单位杭州资本、中国五矿、中国钢研、中国建材、中国有研、中国电气装备、兴湘资本等签署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前述8家单位将成为该央企创投基金的出资单位。

中国国新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思伟表示,国新创投基金要通过市场化投资方式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作用,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抓紧投资布局一批优质早期硬科技项目,为被投企业提供资本、产业、技术、生态等赋能服务,助力科技创新生态建设,更好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电气装备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徐鸿代表母基金出资人致辞时表示,此次共同发起设立的国新创投基金面向中央企业创新需求,围绕前瞻性产业和未来产业,支持中央企业强链补链,与中国电气装备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中国电气装备将与各方携手并肩,全力支持国新创投基金尽快落地、发挥能效。

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王栋表示,国新创投基金注册设立在杭州是双方持续深化央地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近年来杭州积极布局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五大未来产业”,衷心希望双方围绕抢抓新赛道、培育新动能、探索新应用、开辟新场景,充分发挥各自资源禀赋优势,共同打造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持续提升现代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能级。

将启动杭州、湖南、西安等一批子基金

国新创投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存续期15年,同时将启动杭州、湖南、西安等一批子基金,通过母子基金放大方式,围绕“国家所需、创新所要、基金所能”,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记者从相关方面了解到,基金主要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A轮融资及以前项目,原则上A轮融资及以前投资项目数量占比不低于50%,投资规模占比不低于30%。对于具有高成长潜力的项目,可开展多轮次或母子基金协同投资,实现长周期陪伴。

投资策略为围绕主责主业、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所需开展投资。投资中央企业外部项目投资数量占比不低于50%,投资规模占比不低于30%,投资领域重点覆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未来信息、未来制造和未来健康等中国国新重点投资发展产业方向。

从存续期安排来看,投资期7年,退出期为7年,基金管理人根据基金运营情况可延长1年投资期或退出期,基金存续期限合计为15年。

由于基金采取了母子基金架构,从投资模式来看,母基金不低于70%投资子基金、不超过30%开展直接投资,子基金仅直投项目,除参与特定项目的专项基金外不再投资基金。

国务院国资委:更好发挥央企创投基金作用

国新创投基金投资领域重点覆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未来信息、未来制造和未来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一运作思路与政策引导方向一致。

1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戴希在谈及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表示,将聚焦加大投入,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推动增量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更好发挥战新产业基金、央企创投基金的作用,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2024年多个创投相关的重要政策文件落地。2024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创投十七条”),全链条支持创业投资“募投管退”。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强调了推动国资出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重要性,并指出要完善国有资金出资、考核、容错、退出相关政策措施。12月初,具体政策落地,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政策措施,在完善考核机制要求,延长存续期规定等方面作出调整,并首次提出鼓励央企设立概念验证基金。

政策完善增强了央企设立创投基金的动力。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12月初至今,包括国新创投基金在内,已有三只央企创投基金落地。从发起单位来看,既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也有其他央企集团,而合作对象除了其他央企集团外,也都与地方政府联合。资金投向均为围绕主责主业,聚焦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投资。


责编:万健祎

校对:姚远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 股事会专栏 投资小红书 e公司调查 时报会客厅 十大明星私募访谈 格力辟谣! TikTok最新声明!周受资回应 中国资产,大涨! TikTok突发!美国最高法院裁定落槌,特朗普发声 事关上市公司募集资金,证监会征求意见 国常会重磅部署! 严肃惩处重大违法个案!证监会最新发布 国资委重磅发声!事关央企市值管理、重组整合 涨停潮!芯片股全线爆发 飞行8分钟,失联!“星舰”第七次试飞解体成流星,马斯克回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