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曜晗
延边大学教育硕士。<br>一个10岁女生的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来去之间 ... ·  21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杨某颖(11月龄幼儿)、蒋某娣,当场死亡 ·  22 小时前  
财宝宝  ·  小时候看课本,色目人是什么意思? ... ·  2 天前  
广州房产  ·  只此小高层!海珠真神,出手了 ·  2 天前  
岱山岛印订阅号  ·  舟山房产界大动作!全新规定即将出台!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曜晗

修改,让文章脱胎换骨

曜晗  · 简书  ·  · 2021-06-09 14:45

正文

无戒学堂与谈写作专题联合征文/关于修改文章的探讨与研习

今天中午一觉醒来,看群里的消息,得知我的文章《掌握这四种写作结构,好文章信手拈来》上稿了。

天哪!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简直是不敢令人相信!要知道,从我刚开始学写作到上稿,才不过短短的十几天!

这不是“小激动”,而是“大惊喜”!

写作是我喜欢的事情,但在参加写作营之前,我的文章基本都是自嗨式写作,如何能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就得到点评老师的认可,并且迅速上稿,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总结出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那就是:

修改,让文章脱胎换骨!

01 先完成初稿,勿追求完美

在第一周的写作中,我的效率通常比现在慢一倍,这是什么原因呢?

经过仔细回想,我发现我是边写边修改,这样的写作方式有时会对文章进行反复修改,把写作的战线拉的很长。

于是在我意识到这件事会让文章结构受到影响之后,我就果断改掉旧习,严格遵从“先完成,后完美”的原则,写作效果果然倍速提高。

例如,我写的《掌握这四种写作结构,好文章信手拈来》这篇文章,确定要写的前一天晚上,现在脑中用进行初步构思,明确这是一篇介绍写作方法的干货文。

确定主题之后,我认为用总分总的结构来写这篇文章,读者读起来会比较清晰:

文章开头先用场景法引入,提出结构在文章中的重要性;中间部分详细介绍4种结构,最后进行总结。

只要写作框架明确了,其他的部分就相对来说容易一些。

第二天上午,我结合课程里的重点内容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初稿,与其说是文章,不如说更像一个写作大纲的扩充版。

完成初稿后,我感觉整个身体的能量都被掏空,所以一般会立即关闭电脑休息。过一会再进行修改。


02 再修改文章,使文章顺畅

初稿完成后,先进行总体修改,使文章脉络清晰。

文章完成后,我由作者摇身变成一名陌生读者,站在完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重新审视这篇文章。

审视什么呢?

文章的主题真的明确吗?

文章的逻辑真的清晰吗?

文章的选材是否真的能说明观点?

这三个答案如果其中有否定回答的,就要引起重视了,因为即使细节部分修改得再完美,如果整体逻辑和选材出了问题,偏离主题的话,那文章就很容易“跑题”,点评老师就不是微改,而是要“大刀阔斧”地整改了。

用以上三个角度来审视我的这篇文章:

文章的主题真的清晰吗?

主题只有一个:如何掌握四种写作结构。

逻辑清晰吗?

原稿的文章结构采用总分总式,开头场景法引入,提出结构在文章中的重要性,中间部分重点论述文章结构的四种写作方法,最后总结。

中间“分”的部分通过并列式结构,分别介绍四种写作方法。

逻辑比较清晰。

文章的选材是否合适?是否能够充分说明分论点?

文章的中间部分在介绍第四种写作方法SQA结构的时候,我开始只用了一篇《为什么大多数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开学越早知道越好》来举例说明。

在修改的过程中我又觉得素材是不是少了点,和前面的两个分论点相比,略显单薄,后来又加了一个例子,但论证的字数又太多,并且在寻找的过程中我发现,这种方法相对来说用的还是比较少的,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要举两个例子呢?所以又把加上的部分再次删掉。

03润色细节,让文章更耐读

标题是否真的吸引读者?

原稿我的标题是:《掌握这四种写作结构,你也能写出结构清晰思路严谨的文章》,在修改的时候,我再次思考,“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这八个字,稍显啰嗦,还能再简化吗?

能做到这些了,那好文章不也就出来了吗?

想到这里“信手拈来”这几个字跃入脑海,于是我将标题又改为《掌握这四种写作结构,好文章信手拈来》。

开头、结尾 要首尾呼应

这里需要审视,开头的场景法描写引题是否合适?

结尾是否总结了全文,使主题升华?

原稿的开头,我是通过两件事的描写,来引出结构重要性这个话题。

一件是高中时代班上有个美术生,他的画画结构很好,让我很欣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