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队自起义开始,就一路向北与清朝的部队进行了多次的交战。到最后,才在当时的南京建立起自己的都城。为了解决来自对刚刚建立起的政权的威胁,于是太平天国的高层领导商议决定,派出当时作战英勇的林凤祥和李开芳带领着将近2万的部队,孤军北上,希望可以直接攻破皇城,同时也可以通过制造威胁,来缓解天国周边的军事压力。本来一路打得十分的顺利,但是却遇上当时令所有将士都感到畏惧的敌人,北伐军才遭到最大的重创。
1853年,那时还是刚刚走进夏天。已经做好充足准备的林凤祥和李开芳选出一支精兵,带着誓死的决心,从杨州开始北上,凭借着自己积累的作战经验,一路上没有遇到太大的抵抗。一个月后,这支部队便攻到了河南境内,连续取得较大的胜利。后来这支部队要继续北上,就要去度过黄河,但是又怕后面的清兵追上,于是就留下一些兵马来牵制清兵。
顺利度过黄河之后,清朝就开始派起大量的兵马在他们要经过的路上进行围堵,希望可以借助兵力的优势可以遏制住太平军的步伐。但是这些起义军队也不是吃素的,面对这些清兵像狼一样扑过来,开始尽量不去与其交锋,而是通过自身的机动性在河南、河北等地区转战,最后慢慢吃掉这些部队。
这支部队最厉害的一次就是打到了保定,可以说是离北京相当近了。面对这样的威胁,当时的咸丰帝也是着急了,于是赶紧调遣可以用的军队来缓解压力,甚至有了想迁往承德的冲动。但是这一次,上天并没有让这支势如破竹的军队一直顺利下去。当时,快要攻到北京的时候,也就是北方进入了冬天。从此,这支部队开始出现连续作战的失利。
北方的这个冬天比之前的任何时候都要不同,不仅来得早,而且还带来一场历史上最大的严寒。温度极低,战士们连手都拿不出来,更不要说拿着冰冷的武器去与敌人拼杀,不断地进行着行军。只能够缩在帐篷里,借着帐篷熬过去。当然,生活上也出现了饮水的困难,凡是可以找到饮水的地方都出现了结冰。还有当时的士兵中有很多是南方人,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必然是一个相当大的打击。
严寒的天气阻碍了北伐部队的行军,也给当时的清军留下了可以喘息的机会,于是他们重新做好部署,将驻扎着的太平军给团团包围住。为了扭转局面,他们两个人带领着部队进行着突围。在他们突围成功后,还是选择留在河北地区等待着从南京那边的援军,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援军早已在来的路上被消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