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素
工科女中最爱讲段子的PPTer。 原名「娴话PP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秋叶PPT  ·  2024年国庆假期能做的6件小事 ·  昨天  
秋叶PPT  ·  这国庆海报,设计拿捏到位! ·  2 天前  
旁门左道PPT  ·  金融精英的PPT别套模板了!红色太掉身价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乌素

用了一年幕布,感觉自己变聪明了~

乌素  · 公众号  · PPT  · 2017-12-26 22:15

正文




 01 

 

站在导师的面前,心快扑通到了嗓子眼儿,因为等会又要做汇报了。本命是一条学渣的我,偏偏碰上了以严谨严厉著称的教授,就在昨天,我在一连串专业问题面前像个哑巴一样,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直到从导师办公室出来,瘫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才回过神想起她刚才的话:「你看看你,算法都说不清楚,计算相似度用的是皮尔逊还是余弦?结果分析用了哪几个指标?分类和聚类是什么区别?回去好好想想,明天重新跟我汇报。」


老师此时正在看我整理的一篇文档,这是我为这次汇报准备的,我猜,把要说的东西简单写下来,可能就不那么紧张了吧?至少忘了还能看一眼呢!「这是用什么写的?听清楚的嘛…」老师突然开口了,这次的语气温柔了好多,我简直有点受宠若惊,赶紧回答:「老师,这是幕布,一个写大纲的工具」。


「行了,你回去好好改文章吧,以后不能那么马虎了,把该搞懂的都搞懂,老师可不是想为难你,都是为你好。」

「好的老师!我知道了!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自此以后,我的内心升腾起对幕布由衷的喜爱,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了。



刚上班的时候,经常跟着领导们跑前跑后地开会,每次都像是在头脑风暴,信息量爆炸。这么现成的表现机会我怎么能错过呢?可是,那么多大佬,哪有我这种小透明发言的机会……我能做的,只是在会议结束后,整理一下今天的会议纪要。甚至有时候,只是吃个饭,我也会偷偷地在幕布上把领导们提出的idea记下来,在回家的地铁上整理好发出来,并且,用的是狂拽酷炫的思维导图形式,就像这样:



嗯,完美,大佬们在群里点名表扬我,我有一种自己要走向人生巅峰的错觉……确实是错觉,以后每次的会议记录都归我了。


细心的读者可能要问了:这么复杂的思维导图,你吃饭坐地铁的时候怎么画的?


其实,我根本没有「画」,而是用「幕布」这 个APP 直接生成的。



在幕布上记录的时候,很像在填充一个多级目录。看起来逼格满满,但其实很简单,几乎不用思考,听到什么要点就记下来,顶多最后按照【说话的人】,或【讨论主题】整理一下就好了。操作也是简单到哭,几乎只有两个动作:换行、缩进。


可是,像我这种乖巧贴心的好员工,总不能就甩个链接给领导看吧?妙就妙在,幕布可以一键导出狂拽酷炫的思维导图!



领导们纷纷为我点赞,然后以后每次会议纪要都是我来写了…没有办法,长得越美,责任越重嘛~


 02 


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作为一个堂堂正正、正正经经的理工狗,居然又成为了公司的写稿担当!要写各种文章!不仅要有文采还要有转化的那种!


哼,还好我有幕布。


对于写文章来说,有两道难关,一个是写什么,一个是怎么写。相应的,我会在幕布文档里建两个节点,分别是灵感记录和写作结构 。


灵感记录比较简单,就是把自己的想法随时记在上面;至于写作结构,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大痛点了。这背后其实是结构化思维能力,也就是把一件事抽丝剥茧地说清楚的能力。幕布刚好是锻炼结构化思维能力的绝佳工具!


怎么锻炼呢?分享一个非常简单但是好用的小技巧:任何事情,分三点说。



就以我那篇赚了三千多稿费的文章为例。它的主题是「有温度的社群运营」,底下分了三点,每一点底下又都分了三点,这样结构就比较丰满了,对于我们这种文采不太好的理工狗来说,花一两百字把每一小点说清楚,挑战也不算太大啦~我用这个方法写了好多文章,不要怕结构太简单,毕竟动手就赢了 90% 的人了,更何况我们会越写越进步呢?


嗯,反正我当时就靠这个并不是很完美的结构,写了一篇很值钱的文章:为何我在饭团的一篇文章,能赚到稿费3600块?


 03 


但事情并没有这样结束,我发现我患上了「工作成瘾症」,具体表现就是沉迷工作、无法自拔。罪魁祸首还是幕布。


据不完全统计,我最近一个月编辑了 20 多个幕布文档,里面最少的有 7 个 points(下图左),最多的有 200 多个(下图右)。



就在刚才,我用幕布快速写了个发言稿,1666 字。听起来要憋出来那么多字好像很苦逼,但其实我自己觉得特别爽,源源不断的有新想法、新灵感冒出来,思维高度活跃,感觉自己就是才思敏捷本人。要不是发言时间有限,我可能会写一万字吧。


通常,我接到一项任务后就会新建一个幕布文档,然后一边思考一边记。如果一开始没有灵感,不知道怎么布置结构,我就会先做个头脑风暴。具体来说,就是把想到的关键词都列出来,一边列一边给它们归类。


举个例子,之前我发现支付宝的微信公众号很有意思,其实也可以运用到其他官方账号上,于是我把这种玩法总结为「虚拟化人格在新媒体中的应用」,然后开启了头脑风暴。



首先想到的是支付宝和新华社,因为刚好是最近发生的,也是触动我写这个笔记的直接原因。所以我把它们归为一类,属于「举例」。然后就是写下这个玩法的「概念」了,我当时想到了两点:


① 不是个人IP、个人品牌 

② 一个虚拟的人格可以拉近品牌与用户的距离。

写到这我想起了另一个案例:故宫淘宝,于是把它加到了「举例」那个节点下。



接下来,我对这三个品牌进行「分析」,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没有考虑逻辑连贯性,一直写到写不出为止。



最后,我根据刚才的分析,总结出了几个「特点」。有因为有了刚才的思考,所以总结特点的时候,分为了“语气”和“内容”两方面。



就这样,我通过碎片化的思考,竟然生成了一份非常清晰、系统的思维导图:



这个文档是半年前整理的,一边想一边写,真实的展现了我的思考过程,现在再回头看一看,感觉结构上有非常多可以优化的地方,看来我的结构化思维能力又提升啦~


对于已经能建立大纲框架的人来说,幕布更加能提升效率,仿佛在对你说「老铁,我懂你,不用寒暄了,讲重点。」这种只记重点的模式,能让我们每一次思考都花在刀刃上,很容易就进入了专注而高效的心流模式。


用幕布就像给大脑做暖身运动,然后不小心越跑越远,完全停不下来!


 04 


某天睡前,我在思考着最近手头上有哪些工作,就打开幕布进行整理,列完工作内容,大脑就忍不住开始转,就顺带着写了些想法,没想到越写越嗨,回过神来已经凌晨三点了。这件事也令我发出了由衷的感慨:用「幕布」本来只想效率提升,结果是生产力井喷啊……


还记得以前写稿子或者策划的时候,都是新建一个空白文档,然后一边抠头皮一边想,都快秃了…现在用幕布,妈妈再也不担心我抠破头皮啦~


这么好用的工具,简直按捺不住想要安利给身边的每个人,谁让我这么乖巧贴心善良可爱呢?!好多抵制不住我热情的人,在入坑了幕布以后都回来感谢我,纷纷表示自己生产力爆棚。那么,为什么不把它的好大声告诉更多人呢?于是我又忍不住开始构思,然后如你所见,写下了这篇文章~


 相关阅读 

上一次写过幕布的推荐,主要是从功能层面,写得比较简洁,不妨一读 :)

每天用这个神器,工作也变得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