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拾史事
那些你从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历史八卦,展现历史最生动的细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林彪长女,如何看待自己的父亲? ·  昨天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双11 | 历史地理学书单(2)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时拾史事

寒门难出贵子:读书无用论再度兴起于十几年前?

时拾史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5-22 12:38

正文


“有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本来经济社会发展了,农民收入逐步提高了,农村孩子上学的机会多了,但是他们上高职、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


——2009年,一篇前总理署名发表的文章如是写道。

 

“我在贵州一个村寨看到,虽然破旧贫穷,但老百姓都觉得日子有希望。因为最近两三年,村里出了20多个大学生。整个村子的年轻人、孩子们都感到有上升的通道、向上的希望,全村的‘心气’都不一样了。”“要继续扩大重点大学面向农村地区定向招生规模,提高农村学生比例,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公平的上升通道和向上的希望。”


——几年前,现任总理说。


 

农村学生都去哪了?


不知道您有没有察觉,或者平时注意过,两位总理说得情况,在十几二十年前就已经有苗头了。90年代以来,中国的顶尖高校里,来自低收入阶层的学生数量不断下降;记得上回写下岗潮,有人说我用的数据太老了,实际上没有啊,因为我写的就是十几年前的情况,本篇也不例外,主要反映90年代至本世纪前几年的相关历史。据张玉林、卫宏等统计,1990年,清华大学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为21.7%,可到2000年,尽管招生数从1994人增至2929人,但农村学生比例总体在15%-22%徘徊,没有大的提升,这就意味着,清华大学八成多的学生都不是农村的。北京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的情况与之类似,1991至2002年,招生人数增多,农村学生比例却在降低。前者不足两成,后者由40%降至22.3%。

 

农村子女都去哪了?研究发现,他们多集中于非重点的普通院校和大专院校。2003年,对北京理工大学部分学院调查后发现,父亲职业是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学生占50.9%,父亲是工人、农民、失业者、下岗工人的,只占25.5%。而对唐山学院、河北理工学院等三所院校调查后,却发现农村学生比例高达59.5%甚至更高。学生读大学之前,基本上都是高中生,那么高中的情况怎么样呢?


一统计,跟大学还真差不了多少。《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公平理论研究》课题组于2003-2004年期间,曾对北京、宁波、安阳、衡阳等地高中进行调查,发现在城市重点中学里,高收入阶层的子女占42.1%,低收入阶层占27%。而在农村重点和非重点中学,来自低收入阶层的学生比例明显更高,分别为46.2%、59.8%。

 

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劲?据《中国统计年鉴》记载,2002年,乡村人口78241万,占全国人口60.91%;2003年,76851万,相当于全国总人口的59.47%,但在顶尖高校、重点高中,他们的比例只是20%左右。是否获得优质教育,毋庸置疑,会影响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在21世纪的今天,学历是许多用人单位的敲门砖,若达不到学历要求,恐怕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知识和权力、金钱一样,能够影响人的社会地位。因此,高考虽然饱受诟病,但确实是改变人生轨迹的重要途径,本世纪前十年,考生人数不断攀升,高峰期甚至超过千万,说明这条路被老百姓认可,走的人也越来越多;在古代,读书也是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许多寒门子弟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不竭动力,比如我们之前介绍的马周就是代表人物,小时候家里一贫如洗,“北漂”长安城寄人篱下,可他就是好学,后来被唐太宗赏识,当上了大唐宰相。可是90年代以来,农二代、贫二代通过教育途径逆袭的正在减少。


 

“读书无用论”再度兴起


就在人们感叹“寒门出贵子”越来越难时,十几年前,“读书无用论”开始在部分地区蔓延。这种观念的出现,已经不是第一次,而是第三次了。我的天?竟然是第三次?那前两次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次发生在文革期间,由于受政治因素影响,盛行“反智主义”,高考被废除,书读得越多越反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第二次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当时流行的俗语是:“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观望”。和成功的万元户、“倒爷”们对比,读书带来的回报貌似没有那么高、那么快,报纸上还不时会有官员、国企干部下海的消息,更是助长了读书无用的声浪,“读什么书哦,做生意去”。世纪之交,前两次都已经成为历史,可在这个时期,第三次又开始了。

 

“你说我们农村孩子上学还有啥用? 花好几万元钱, 不照样回来种地吗? 不如在家养一栏猪, 一年到头还能卖个千儿八百块钱花!”一位东北农民在接受“普九”调查时说,在他的眼里,学习不如养猪来得划算。2001年,江苏中部平原某镇,初中生辍学率高峰时竟达5 .6 %,班主任6次登门劝一位家长让孩子复学,却被质问道:“老师哎, 我也问问你, 中专、大专都不值钱了, 初中、高中算什么? 反正细伢儿成绩不好, 他实在学不进又不肯学, 就拉倒啦!”

 

2005年,新华社报道江西鄱阳四名女生出走,找到人后,问其缘由,她们说:“现在这个社会对很多农村孩子特别是女孩子来说,读书并没有多少用处。即便是读完高中或大学,照样是去外面打工。读了书也是为了出去打工,还不如现在早点出去找工做。”记者随后在江西一些农村学校采访,发现新“读书无用论”不仅被很多学生认可,甚至成为家人的共识:“我也知道读书的重要,但是看到读了大学的人也是和我们一起打工,就会想到花这么多钱上学,到头来还是这样,就觉得不合算。”翻一翻当时的报纸,关于“读书无用论”的报道不时出现,“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警惕新读书无用论”“农村子弟离象牙塔有多远?”……类似的标题屡见不鲜,各地都有,以贫困落后地区居多。

 

读书无用论再度兴起,具体的表现是中学阶段辍学率高,很多人初中不读完,便在父母的鼓动下、同伴的劝说下、自己的坚持下,追随父辈的脚步,踏上开往北上广深的列车,成为一名新生代农民工;或者初中读完了,中考考的很差,没有资格读重点高中,进升学率低的普通中学吧,又觉得没意思,上大学的希望渺茫,权衡之后,干脆脱下校服,走入社会。2002年,《北京晨报》报道,福建一些地方,农村中学生辍学率80%,2005年新华网报道,河北一些地方,辍学率90%。


 

2003年,孙庆歌对深圳一家工厂150名青年农民工做调查,得知40%的人因学业问题外出打工,他们课业负担重、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也不好,于是萌生退意;32%受同伴影响外出打工,逢年过节,在外打工的同龄人归来,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不花家里钱,还能自己养活自己,从外表上看,男的个个西装革履、女的纷纷穿金戴银,诱发了部分同学的虚荣心。于是放弃学习,加入他们的队伍,被带了一波节奏。

 

在被问及当初后不后悔放弃学业时,30%说有一点后悔,48%特别后悔,社会竞争激烈又残酷,大城市消费水平高,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初来咋到时,可能还抱有一丝幻想与憧憬,现在却不得不直面冷冰冰的现实。“我要是有文化,哪怕只是高中毕业,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苦苦地做搬运工了。”一位16 岁的安徽籍小伙子懊悔地说。


为什么选择辍学?


曾经的曾经,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村里哪户人家要是出了个大学生,那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所有村民都会羡慕他。可是在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读书的人少了,打工的人多了。为什么会有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呢?首先,高校的情况变了,以前大学培养的是国家干部,毕业包分配,每年招生人数很少。但是从90年代后期开始,大学毕业不再包分配,高校扩招使大学生人数渐多,1999年招生159.7万,2002年320.5万,2005年504.5万,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人多了,就业难题紧随而至,不同院校,在用人单位心目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三本出来是大学生,一本出来也是大学生,整体上存在差距,后者找起工作容易些,前者人数多,学历低,供过于求,那就相对困难。每年只要接近毕业季,媒体就报道: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年,细心会发现,年年报的都是“最难”。“震惊!大学生竟街头卖猪肉”“为当清洁工,数名大学生争的头破血流”,这样的新闻标题引发人们的感慨。许多家长就会计算了,反正小孩成绩一般。考不上二本,就算读了大学,工作还是不好找,与其花这么多钱读书,还不如打工算了。


 

寒窗苦读十六年,到底花多少钱?小学中学的花费就不说了,就简单算下大学阶段的吧。90年代后期以来,高校学费不断增长,1996年部分高校试行并轨招生,学费涨过2000元,1997全面并轨后,学费一直徘徊在3000元左右;2000年,各地高校收费标准猛涨,普遍提高15%左右,有的地区提高20% ,学费超过4000元。现在的4000元可能是一个月的工资,十七年前的收入呢?是不是相当可怕了。

 

2002年至2005年,我国农村人均收入分别是3448.62元,3582.42元,4039.60元,4631.21元,假设考上了大学,一年的学费、住宿费是4000元,再加上每月400的生活费,年支出就是8800元,一对农村夫妇,不吃不喝,才能供养一位大学生,仅从理论上讲,都是不可能的。所以考上了还得借钱负债,否则读不起,“因学致贫”是潜在的风险。毕业后,学历不好,又没关系,很有可能找不到好工作,还要成家、买房子、还之前借的学费。父母年老体衰,兄弟姐妹还要上学,家里非但难以支持,还指望毕业的小孩工作后寄钱回来。算来算去,那还不如早点辍学打工,许多人就是这么想的。

 

一系列“差距”


高考实际上是一种资源分配的手段,中国人口十几亿,教育资源不足,优质的教育资源更是紧张,在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如何分配教育资源是一个大难题。高考就是用分数的高低配置资源,题目不是越难越好,也不是越容易越好,是越有区分度越好,要能把好生差生区别开。许多农民、下岗工人、失业者的子女上不了重点,说明他们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为什么考不过高收入阶层的子女?难道天生就比人家笨?当然不是。

 

归根到底,经济问题扮演了重要角色。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在扩大,90年代,城乡纯收入差两倍多,2002年开始差三倍多。贫富差距也在扩大,官方公布的基尼系数,2004年0.473,2005年0.485,2006年0.487,早就超过了警戒线0.4。差距之下,在发达的省会、市区、县城,一座座超级中学崛起,他们利用手中的经济、政策优势,将优秀的老师挖走,有潜力的生源买走,教室、教学设备、住宿条件也要远好于一般学校,实现了优质资源的高度集中。想走出农村,前往经济发达、出行便利的大都市教书、学习,也是人之常情,对老师、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

 

从黄冈中学的起起伏伏便能看出问题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黄冈中学创造了高考奇迹,举国皆知。可在本世纪初,却传出“衰落”的声音,虽然跟其他地区的重点中学比,黄冈中学仍然强大,但毕竟没有以前那么拔尖、那么有统治力了。高考状元数量减少,1999年后再未出过省状元,600分以上的人数在全省考生的占比与人口比持平。其中重要的原因,便是和武汉二中、华师一附中等省城超级中学比,黄冈中学在经济上处于弱势,本来当地GDP就不高,黄冈中学买下造纸厂、建新校区,背了上亿元债务,一些“黄高名师”接受高薪,跳槽沿海地区;底下各县的优生有的被截留,有的被省城的中学“买下”,他们出的价格太诱人了,甚至还能帮家长解决工作,这方面,黄冈中学实在是提供不了。


 

应试教育体制下,分数论英雄,一个学校,考上一本、二本的学生多,就是好学校,受社会认可,以后报考的人多,发展的越好,超级中学有最好的师生,最好的硬件,能不出成绩吗?而资源少的学校,考的越不好越没人读,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在落后地区,农村学生无法接受优质的小学、初中教育,输在起跑线上,基础没打扎实,高中就更糟糕了,很难考上重点大学。再加上父母没什么文化,教不来,常年在外打工,没时间管孩子。家里也没有学习氛围,课外书读的少,眼界不开阔,更没钱买教辅、找老师补课,再加上本人不努力的话,多因一果,败下阵就没什么奇怪的。相反,城市的、高收入阶层的子女更有优势,父母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不惜忍痛报天价补习班,唯恐子女落后于人。


阶层固化


上层手中掌握了更多资源,使下一代能够接受良好教育,日后飞黄腾达的几率自然更高。很多寒门子女则早早辍学,混迹于社会底层,医疗、教育、住房的产业化,更为他们增添了不少压力。向上流动的渠道越来愈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官二代”“富二代”成为讨论的热点,这意味着三大优势地位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正在进行内部复制、代际传承,让子女接替自己的位置,而非由中下阶层流动上来,别忘了,中国权力距离大,游戏规则不是一般人可以制定的。

 

其实这种趋势在十几年前就有体现,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发现,1980 年以后开始就业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中,有25%的人来自机关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家庭,1980年以前只有10.6%,但在整个社会中,这两个阶层人数只占3%-4%。教育方面的差距只是众多差距的一部分而已,走出校园后,人脉、关系网络、权力、金钱,都会在求职过程中产生不利于寒门的影响。


“学好数理化”的后一句,从“走遍天下都不怕”,变成了“不如有个好爸爸”,反映了社会阶层固化的程度在加深。但并不意味着寒门没有机会,只是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行。

 

【往期回顾】

上一期是:武则天真是杀人狂魔?曾掐死女儿、毒死儿子?

 

【参考文献】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7)

陆学艺等:《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卫宏:《我国高等教育均等的实证研究》

曾曦:《新读书无用论下,江西四女生弃学打工》

孙庆歌:《当代农村学龄青年弃学打工原因探析》

      

【可爱的作者】

作者新浪微博/博客昵称:“高胜寒1995”,今日头条昵称:麦园居士

里面有更多精彩文章\(^o^)/

 




近期热文


翻新怪谈——剜心

二十万慰安妇的命运

消失的民国“贵族”大学

你用火锅拯救冬天,你却不了解它

荆轲的武功,很像现在的武林?

锦衣卫抓人不是想抓就能抓!也要经过批捕?

震惊全国的下岗潮,为何发生于90年代?

古代人妻离婚指南(教科书级别)

二战时纳粹德国的异族军团(一)

陈子昂:老子有钱任性! | 我唐日常(六)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you态度的原创历史平台


更多靠谱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email protected]

读者群号 535858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