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药经理人
我们致力于成为医药行业意见领袖平台,我们记录和观察医药重大商业事件,展现这个行业的复杂和冲突,提供最前线的思想火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linic門诊新视野  ·  磁焕“心”生 | ... ·  3 天前  
转化医学网  ·  【Cell子刊】南京医科大学团队:肿瘤内微生 ... ·  6 天前  
丁香园  ·  医生实名举报医院骗保,一张 CT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E药经理人

【疯狂创新药】科学家创业如何先生存,再发展?在安进工作超12年后,他这样做了!

E药经理人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9-01 18:16

正文


2010年5月底,在安进工作了12年多的钱雪明,将手上工作告一段落后,选择了辞职。接受好友的推荐和邀请,加入了盛诺基医药,担任资深副总裁兼研发负责人。至此,开始了他创业的序曲。


钱雪明还未创业时就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情况下,国际领先的大中型制药公司进行抗体药物研发时,经常会在寻找候选药物的过程中,将已经得到的抗体和氨基酸组合序列以专利形式保护起来,这意味着后来者若想有所突破,必须克服重重困难,有时会无功而返。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是不是可以另辟蹊径,绕过专利保护?这个念头一直萦绕在钱雪明的脑中。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个想法突然涌现出来:是不是可以通过突破对自身蛋白的耐受性,提高抗体表位的多样性,以此方式获得独特的候选药物?灵感突现后的钱雪明,如同锦衣夜行的大侠,时长在脑中一遍遍完善此设想。


“理论上讲,这个方法行得通。”钱雪明告诉E药经理人,他之所以如此笃定的原因在于,抗体的产生需要用自身免疫系统“不认识”的“外来入侵者”去刺激,而现在产生抗体的主要途径是以老鼠为试验对象进行。对一个靶标蛋白,人和老鼠之间至少60%的氨基酸序列相同,所以产生的抗体的结合位点往往出现在人和老鼠那30%~40%的不同氨基酸序列中。如果通过技术手段,在氨基酸序列相同的60%中间,突破蛋白的耐受性并产生出抗体,那么将大大扩展所得抗体的表位空间。


为了解释他的理论,钱雪明经常会讲一个关于渡江的例子。“如果突破了蛋白的免疫耐受,那么就可以产生比之前更多的各式各样的抗体,而在未被发现的抗体中,可能就会存在优于现有已经上市药物的候选药物。就像渡江,有的地方容易到达但江面宽,有的地方江面窄但不易发现和到达,而在之前,只有宽的地方被发现了,并找到了渡江的方式,但是通过我们的方式,扩大了搜索面积,就有可能找到渡江的最佳方案,事半功倍。”这一切就是钱雪明免疫耐受屏障突破技术的最早的理论雏形。


2010年5月底,在安进工作了12年多的钱雪明,将手上工作告一段落后,选择了辞职。接受好友的推荐和邀请,加入了盛诺基医药,担任资深副总裁兼研发负责人。至此,开始了他创业的序曲。


1

做服务还是做新药?


语速平缓但记忆力超群的钱雪明能准确说出几乎所有对他有特别意义的日子。比如他记得入职安进的时间是1997年9月22日,当然他也清晰记得从美国离开的日子是2010年5月31日。


回国后的工作辛苦但快乐着。钱雪明回忆,恰逢盛诺基正在申报重大新药创制,上班第一天,他就工作到了晚上十一点钟。工作节奏的加快带给钱雪明的是成就感。


回国之初,钱雪明给自己定了规矩。创业去实现自己的理论设想并产生出能在国际舞台上竞争的抗体是回国的最终目的,但前期准备一定要充分。首先他需要一个平台能够让自己深入了解中国医药产业环境的真实状况,“中国和美国肯定是不一样的”,而在盛诺基工作的近三年时间,使得钱雪明从政策法规、临床状况、投资环境等方面深入了解了中国当时的市场环境。其次,他需要一个缓冲期,冲淡并褪去安进的工作经历对自己创业的影响,“这更像是一种刻意的安排”,因为在钱雪明的人生信条中,不能接受有些海归创业者的“拿来主义”。


2012年10月18日,钱雪明正式起航,在天使投资和政府资金的支持下,迈博斯生物医药(苏州)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创业者都是乐观的,钱雪明也是如此。他不太爱谈及创业之初的艰辛。要做动物试验,但他公司所在地却缺少必须的动物房,他除了稍许感慨之外,就开始兴致勃勃地跟E药经理人介绍迈博斯自建的动物房有多棒,动物的生活条件比人还优越等,同时这个动物房也给很多兄弟公司提供了方便。


但跟所有的初创公司都一样,几百万元启动资金怎么分配,是钱雪明从科学家转身成为创业家之后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总共那么些钱,办公室装修花去几十万元,买设备花去一百多万元”,罗列完启动资金的分配,钱雪明告诉E药经理人,如何生存下去,是他创业后面临的首要挑战。


为此,钱雪明专门请教了一位为园区进行人才评审的领导:为什么有的创业公司生存下来了,而有的公司则没有?这位领导告诉他:创业依循的路径一般是先生存,再发展,对于创业者而言,3年是一个坎儿,5年又是一个坎儿。


所以,迈博斯发展的第一阶段,钱雪明所切入的业务是技术服务。经过8个月的技术平台搭建后,免疫耐受屏障突破技术已经基本得到验证。接下来,钱雪明要做的是,抓住一切能够宣传公司和免疫耐受屏障突破技术的机会,让外界了解迈博斯。并以此为契机,承接外部的技术服务,为公司的发展提供现金流。在此期间,钱雪明曾经几次受邀去参加蛋白和抗体工程峰会(PEGS)介绍迈博斯的免疫耐受屏障突破技术和它在抗体开发中的应用,“国外的同行们很关注我们的技术是否能够实现。”在此期间,迈博斯逐渐与一些国外的公司开展合作,国内市场中,迈博斯曾经为恒瑞通过免疫耐受屏障突破技术筛选出两个候选药物。


业务转型发生在2015年,也就是在迈博斯创办第3年的时候。


此时,钱雪明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公司要发展壮大,做技术服务必须有规模的支撑,如药明康德一样。但迈博斯的技术平台,“但靠此技术做出规模来,有点困难”,钱雪明坦白地说。


而另外一个让业务转型成为可能的契机,是钱雪明及其团队通过免疫耐受屏障突破技术筛选出了一系列成熟靶标的抗体,包括一批具有独特的pH依赖性结合抗原的第二代PD-L1候选抗体药物,且通过动物模型分析比现有已经上市的产品在药效、使用量和耐药性上都具有优势。


尽管也有多家上市公司希望购买迈博斯的抗体候选药物,但钱雪明的担心是这一药物在纳入上市公司的产品线后,很大一种可能是成为带动股价的因素,却缺少后续的继续开发而被“冷藏”起来。回国5年,他看到了太多这样的例子。


两条路摆在钱雪明面前,卖掉这些候选药物,获得短期回报,并继续以技术服务为主要业务;要么将这这些候选药物做成新药。众所周知,后者需要大笔资金,虽然从创业开始到2015年,迈博斯已经能够自负盈亏,但与做新药所需花费相比,杯水车薪。


幸运地是,在焦虑与纠结中,投资机构找上门来。在经过慎重调选后,2015年迈博斯和礼来亚洲基金达成了1500万美元的投资合作,“有了资本的支持,项目就能继续了。”之后,钱雪明开始朝着做新药的方向前进,“这两年我们又新开了多个项目,目前迈博斯有10个项目在同时进行,最快的一个预计明年上半年能够进入临床实验。”最快的那个项目就是第二代PD-L1的候选药物,“现在中美正在同步申请临床实验。”


目前,钱雪明正在与为第二轮融资与投资机构接洽。公司的估值随着项目的推进和团队的完善而增加已经是在预期中,但钱雪明对于资本比较理性,“我希望与投资机构的关系是互赢”,另外,他希望迈博斯在三年后能够在纳斯达克上市,“美国对创新性公司的估值和中国有差距,若是炒的太高,上市会比较麻烦。”


2

创业不后悔


前几年,硅谷一家咨询机构曾经对创业成功与不成功的因素进行过样本分析,研究发现,创业成功的公司,一般情况下都同时具备三个因素:过硬的技术实力、互补的团队,资本市场的支持和合适的创业时机,其中最后一点尤为重要。“就如同人跳到一条河里,顺势而为还是逆水行舟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够成功到达彼岸。”钱雪明认为,他创业正好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好时候。


资本的活跃程度是在国外创业的华人所想象不到的;政府的支持也前所未有,提供启动资金、提供政策便利;市场环境也在逐渐变化,药监部门的各类审评政策虽与美国仍有差距,但正在朝着更好的方向演进;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衔接有模有样,各类CRO公司能够满足创业所需的一切环节。


唯一让钱雪明在转型做新药后开始觉得烦恼的是人才招募。虽然目前只有40多个人的迈博斯已拥有5位博士,且核心管理团队都是由在海外工作十多年的资深业内人士,但钱雪明仍然觉得,中国目前对生物创新药的热情和人才储备上与美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众所周知,新药的研发过程中,药物发现,毒理、药理、工艺、临床、报批,生产上市和商务合作等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创业需要是全才,但是事实上,中国科学家在国外大多是专注在某一个细分技术领域。”只有一个完整的产业化团队才能把一个药物推到市场上。


创业总是在各种困难中前行,虽然偶有不顺,但钱雪明觉得他比一般异地创业的科学家能够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如今又在此创业,这让“有很多朋友,小学同学、中学同学都能不时聚一聚”。钱雪明告诉E药经理人,他的朋友们都知道,只要去到他的办公室,一定有好茶相待。


当然,如今创业的日子与当初在美国时已经有天壤之别,那时候朝九晚五,“在美国的生活太舒服了。管好自己的那块工作。周末可以聚会、远行”,但他觉得现在的生活更有意义,因为在美国的大公司里,“等级观念很强,界限划得很清楚,而且华人科学家心中也明白自己的职业天花板在哪里。更重要的是现在可以自己做主来决定自己发现的药的命运。能在中国开发出一款能让中国和全球患者受益的药是对我们这些冒险回国艰苦创业人的最好的回报。”


本文版权属于E药脸谱网(www.y-lp.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重磅预告


E药经理人即将推出国家“千人计划”医药类创业精英巡礼第一辑——《从这里,瞄准世界》。


这将是第一本立足生物医药领域,以国家“千人计划”创新创业人才为主角的专题专刊,我们将邀请中国国内超过30位的一线科学家创业者进行对话,通过多个维度报道先进事迹,全面呈现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担当。


表:“千人计划”创业精英巡礼第一辑部分受访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


在即将9月22日—24日举办的“共建生态·共创共享”第九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原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上,受访科学家将共论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从第三梯队到第一梯队的路径。


参加第九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年会请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