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林乔木
南方有乔木,不可休思。 静静地做一个热爱生活, 写走心文字的拼命菇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林乔木

一个想自杀的小学生

林乔木  · 简书  ·  · 2018-06-14 23:4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是可以让我们无忧无虑生活的舒适区。

父母恩爱,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生活在这样环境的孩子会比较乐观积极,自信活泼,品行优良。

反之,父母关系不和,对子女影响非常大。孩子见识多了父母间的争吵,心理会产生很大的阴影,缺乏安全感,甚至充满担忧和恐惧,容易抑郁,性格冷漠。

你见过一个九岁的孩子有自杀的念头吗?这是多么令人震撼,令人心酸,心疼呀!

女孩的爸爸性格内向,甚至可以说是软弱无能;而她的妈妈却是一个强势蛮横、性格火爆的人。于是,两夫妻总是争吵不休,正确地说应该是母亲总是无休止地挑家人的毛病,各种不满。

女孩每天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耳边永远是母亲对父亲和对她的谩骂声。

清晨,鸡鸣叫了,天亮了,女孩睡眼朦胧,伸手擦擦眼睛,打着哈欠起床了。耳边又一次传来母亲对父亲的嫌弃:“睡睡,就知道睡,还不起来去工作,一点用也没有。”母亲认为早一点到工地,父亲可以干多一点活,这样就可以挣到更多的钱了。

于是,女孩看到父亲一脸沉默地前往洗手间,虽然习以为常,女孩还是感到很无助,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在学校,女孩看到班上的同学们幸福地谈笑着自己爸爸妈妈给他们买了什么,带他们去做了什么。女孩非常羡慕,然后茫然地趴在桌子上。她没有跟任何人说起她的事情,也没有跟同学们出去玩,因为她的性格跟她的父亲多么的相似,好像融不入小伙伴的群体中,班中的同学好像也忽略了女孩的存在。

女孩过得很不快乐,对待学习渐渐地也提不起劲来,上课时常走神。老师发现了,找女孩聊天,开导女孩,但是效果不大。于是,老师找了女孩的家长,希望家长了解女孩的情况,开导女孩。

女孩回到家,迎面扑来的是母亲的唾沫横飞:“你回来干嘛?读书不会读?养你有什么用?你怎么不去死?”

连续的四个问句,让女孩委屈了,沮丧了,甚至恐惧了。

你怎么不去死?多么熟悉的话,这句话自女孩的记忆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女孩成长。

女孩低着头默默地回到房间,耳边依然传来妈妈一声声的指责。越听,女孩心里越难受。她转身走出了家门,这时候她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能去哪里?她漫无目的地走着走着,走了很久。然后在一片人烟稀少的地方坐下,双手抱膝,头埋在膝盖之中。

天色渐晚,女孩还没回家,她的父亲也还没回家。母亲咒骂着:“死侬仔,不知道死哪里去了?还不回来?”其实,母亲的心里已经开始担心了,无法静下心做家务。

滴答滴答,挂在墙上的时钟,走了一圈又一圈,母亲更加着急了,连忙打电话给女孩的父亲。父亲听了,差点眼前一黑,立即动员亲戚好友到处去找,学校里的老师们也帮忙着去找女孩。

终于,某位老师找到了女孩待的草地,这一个好像被所有人抛弃的孤单的身影,让老师心疼。老师轻轻走过去,蹲在女孩脚边,温柔地问:“怎么了?怎么不回家呀?”

女孩望着老师,迷茫地回答:“我妈妈让我去死?我不知道去哪里死?”老师惊呆了,他没想到一个九岁的女孩会这么轻易地说出这个“死”字。

女孩看到老师没有回答,又说:“老师,我想死了!”老师伸手心疼地抱了抱女孩,带着些许哽咽说:“傻孩子,瞎说什么呢?走吧,老师带你回家,你父母着急了。”

回到家的女孩,看到母亲脸上那急得留下眼泪的痕迹,依然什么都没说,默默地听着大人对她关切的话语。

老师与父母沟通了女孩的情况,母亲自责了,自己不该以那种态度对待家人。

其实,这世上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只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不知道无心的语句对他人的伤害有多大。

小小的孩子,心灵甚是脆弱,经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

作为家长的要时常反省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你的教育方式对了吗》 ( 昨晚的更文 )

让我们对幼小的心灵多些关爱,多些陪伴,少些打击吧!让他们无忧无虑幸福地成长,让他们的脸上永远是灿烂的笑容,让他们能够得意地说:“我很幸福!”

在此,祝愿每一个小孩都过得健康幸福!

一位小学老师的祝福。

「无戒90天训练营」第4天

- END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加措上师语录  ·  坚持我们善良的本初
8 年前
金乡大蒜辣椒国际交易市场  ·  两个和尚在被窝里的对话(好深奥)
8 年前
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  多面手(Jack-of-all-trades)丨BBC听英语
7 年前
左右青春  ·  生存是放肆, 但生活是克制。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