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喊“爱护自然”的口号没有用,连基本的认识都没有,哪来热爱呢?比如你知道那只鸟是什么鸟,当你认识它以后,再看到它的时候,就会觉得很亲切,像一个老朋友又回来了一样。以下观点整理自默寺老师。
全文约4000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
默寺Amos
高校设计系教师 交互产品设计师
博物学下午茶微信公众号创办人
浙江野鸟会公共观鸟指导
我是如何走上博物学这路的
那个上午,自然向我开了窗
▼▼▼
2014年,我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呆了一年,故事从在英国的第二天开始,当时去大本钟逛,逛完乱窜,窜着窜着就窜到ST JAMES’S PARK 。在这里,我第一次有机会看到人跟动物在一个这么繁华的闹市零距离共处,并且相处得如此愉快。
△ST JAMES’S PARK △
英国的街心公园很多,照片上可以看到白金汉宫,很多朋友去英国都会去看白金汉宫前面的卫兵换岗,其实看完不妨到这个公园坐坐。从照片上可以看到这个水域有十多种鸟,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都市中的鹈鹕。
△近距离看的苍鹭△
△小女孩喂食小松鼠△
△零距离拍摄的松鼠△
看到这些景象是挺诧异的,大家知道在国内这些小动物很怕人,很多小区里的猫都很怕人,一般看你的眼神都挺警惕的。那伦敦这么繁华的都市里,人和动物怎么能够这么亲密呢,这使我很震撼。所以说,那个上午自然向我开了一扇触及心灵的窗。
我知道远近很多朋友的职业或爱好都是和设计、美术相关的,类似专业的朋友大多会对自然感兴趣,但有时可能像我之前一样,只停留在一个比较表面的审美角度。
博物馆,把我带到博物的领域去
▼▼▼
什么是“博物学”?这个概念可能有些朋友比较陌生,那么先说大家熟悉的博物馆吧。
我们去英国肯定会去看各种各样的美术馆、博物馆、像大英博物馆,很多这样的展馆。像我们学美术的去到国家画廊可以看到很多梵高名作。我访学的学校是拉夫堡大学,但我几乎每个月都要在伦敦呆一个星期,基本都泡在这些展馆里面,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我常去的馆,正是通过参观这些博物馆,我从一开始的被自然吸引,到真正被带入博物领域。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外观图片△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大厅,拱顶廊柱上每只猴子形态都不一样△
△自然历史博物馆老馆的大厅△
△自然历史博物馆新馆△
在新馆里,游客可以隔着玻璃看到工作人员,这里有提示不要打闪光灯,可以拍照。看到专业人士在这里勤勤恳恳地做研究,会觉得自然科学好像跟我们拉近了很多,这是非常棒的体验。
这里就引出一个话题,我们大多数人听到博物学这个概念的时候,会觉得它是一种自然科学,或说是一种科普。现在许多令世人瞩目的科学领域,似乎离我们普通人越来越远了,专业划分越来越细。或者不用说自然科学,就像我们设计类的学科也划分非常细,细分有助于精深的研究,但某种程度上,也容易造成我们只着眼自己专业及周边这个比较窄的领域,缺乏对世界一个宏观的了解。比如,如果你不是从事生物、畜牧、园林等等类型的职业,就可能已经分不出一些常见的动植物了。它们虽然就在你身边,但其实你会觉得和它们没有关联,人类本身就从自然中来,当你和自己的来处断了关联,那么再多的建树也是无本之木,是虚妄甚至是危险的。从工业时代到后工业时代,人类和自然的疏离已成为一种被长期熟视无睹的常态,同时也变成愈演愈烈的趋势,毫不夸张地说,这已经成为一种病,美国作家RichardLouv在他的作品《林间最后的小孩》中就提到一个术语“自然缺失症”。这种现象已经开始被大家警惕。
在我和一些朋友看来,博物学,尤其是近年我们强调的公众博物学,就是在尝试对这种现象做一种拨反。像现在很多人订《博物课》、《博物》等杂志,就说明大家开始有意识地认识自然,以及为自己,更为后代,建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说是一种新时代的回归)。
关于“博物”的概念,如果你有兴趣从理论上去了解,我推荐一个人,也是我在博物学方面的恩师——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刘华杰老师,大家可以去读他的相关论著,比如《博物自在》。那么说的通俗点,我认为的博物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去了解自然,先从身边的开始去了解,包括参观博物馆帮助自己归纳和提升。自然科学需要有专家做深入研究,而博物生活本身,对你钻得多深没有硬性要求,它需要的是你去认识再认识。认识自然做什么呢?刘老师说博物学是一种无用之学,不要有用,现代人都太讲求实用了。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讲呢,倒觉得博物学对每个人都是有用的。其实这和刘老师的观点不矛盾,博物学的有用不在于你今天认识了一个物种或一种现象,很快就由此得到什么经济回报或学术地位。它有更大的用处,认识自然其实是帮我们了解自己。我很喜欢电影《一代宗师》里的一句台词:“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但就博物学的用处来说,它应该是反着读的。先见众生——认自然万物,然后见天地——知宇宙维度,最后我们就知道自己的位置了,大到知道人类的渺小和伟大,小到知道某一个人,比如说我自己的局限和力量。这个用处仔细想想还是蛮大的。
那么回到我的英国见闻,我觉得英国小朋友(后来我发现很多国家包括中国某些地区的小朋友也是),从小生活在那样一个和自然深度交流的环境中,不爱自然都难,不见“众生、天地和自己”,都难。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拍的博物画 ☞向左滑动观看更多照片
个人觉得这个也是一种资料的收藏吧,远近的很多朋友都喜欢去记录,记录这些生活片段或说素材。最后一张上的渡渡鸟已经没有了,被地球人吃完了,这里我再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申赋渔的《逝者如渡渡》,申老师在书中写到:“每一个物种的人为灭绝,都是一面镜子。照见的,不只是人类对自然界霸道地侵占,还有强势民族对弱势民族的残酷奴役”。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关于这种鸟类的消失和启示这里我就不赘述了。地球上每分钟都有物种正走在毁灭过程当中,人类无止境的欲望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这种欲望毁灭的,当然不只是其他物种,更是人类自己。开启博物生活方式,让我们由“见众生”得以真正面对自己。
★科学博物馆
△非常漂亮的石材圆盘△
科学博物馆里面有很多人类科技的记录,给大家看的是一些地质方面的展品,我自己是学设计的,看到这些会特别有感触。今天许多朋友喜欢玩木头,研究各种各样的纹理、肌理、结构等。其实你看石头也很有意思啊,它的纹理多好看,会给我们的设计和创作带来无限灵感。不管是木头(活的时候是树啊)还是这里我们看到的石头,都是博物学鼓励大家去广泛接触、认识的。它们都是自然造物的馈赠。
△可以铺成一个色带的宝石△
刚才我们说到,认识自然,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的位置,始知敬畏,然后有为。那么作为一个设计从业者,我还有一个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具体心得:跟自然接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人类所有的灵感都是从自然里来的。你的作品可能是在对自然观察基础上的一次或二次加工。一开始人们直接描摹自然;后来,有人画完一张画,另一个人看了那张画后,创作了一段乐曲;建筑师听了那段音乐后,用它的韵律去建造一个房子……类似的N度创作交叉往复,无限循环,构成今天人类文明的所有造物。
我小时候是画国画的,老师教我们一句古话——“师法自然”,这四个字对我有深远影响,通俗讲就是:去跟大自然去学习。其实无论古今中外的艺术创作,源初都在鼓励这种学习,鼓励你首先要谦卑地面对自然。今天我们非常强调“创新”,在设计课堂上更是如此。我会告诉学生,你去挖空心想是想不出来的,与其对着被转手无数次的“灵感”做出的产品来求突破,还不如走到自然界当中去看看,认认真真地去观察哪怕是一片叶子,去看它的肌理、构造,那你获得的灵感可能是第一手的,你去直面自然的鬼斧神工,去寻找想象力的源头。
★VA(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VA正门△
英国最辉煌的时候,它的君主都是女人,这很有意思。维多利亚女王的时候,阿尔伯特王子是她的王储,VA是为了纪念这两位建造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一点都不比大英博物馆差,它的艺术收藏方面某种程度上远远超过大英博物馆,去英国之前,我孤陋寡闻地只知道大英博物馆,不了解VA。但在伦敦遇到它我就走不动路了,在里面前后呆了大概一个星期。里面好东西太多,再次强烈推荐大家亲自去看。在这里只给大家看有关纹样的展品,包括一些织物。
△一套瓷器,上面的纹样都是植物和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一些织物,它们的图案都是由一些植物构成的△
我画画三十年,教设计也十多年了,但要我自己躲在房间里去创作一种图案,我永远也画不出这么美的。这些都是中亚地区一带游牧民族早期创作的图形,这些先民一开始不可能接受所谓系统正规的美术教育,没有人去告诉他们什么比例、配色等等的原理。这些植物的原型都在现实当中找得到,随着时间推移,对植物的描绘从写实慢慢到抽象,慢慢把它的肌理结构整合起来,使它越来越图案化……这个过程本身就具有流畅而永恒的美感,不是吗?
印象派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儿子,著名导演让·雷诺阿,为父亲写过一本传记《我的父亲雷诺阿》。其中一段话,说到这位画家对想象力的怀疑,我个人深以为然,他把“想象力看成是一种骄傲的形式,必须有极大的虚荣心才会相信从我们这唯一的头脑中想象的东西比我们在周围看到的还更有价值,光凭想象,人们不可能走到遥远的地方去,而大千世界那么的广阔,人就是不停地走一生也走不到尽头”。人类的想象力本身是很伟大的,但是前面我说到,你要真的会用想象力去“创新”,首先你得知道想象力的源头。所以说要走出去,远近的活动让我觉得特别有价值的一点就是,带大家走出去,在行走过程中去发现这种想象力的源头。大家知道远近,更多是因为它带我们去源头探访民艺,其实看自然也是相同的道理。说到民艺,刚才那组VA的照片就可以充分体现,民艺的表现元素、创作原材料都在自然当中、在当地生活环境中。比如说中国南方竹子很多,几乎所有南方省份或亚热带地区国家,都有大量以竹为原材料的日用品,和用竹子原型做图案、造型的民间工艺品。
△大英博物馆拍到的中国瓷器△
今年年初,我跟着远近去云南的南碱村,在村里的花腰傣展览馆看到当地老百姓的刺绣,这种生发于泥土的美,就像绝大多数民艺一样,除了“惊艳”是很难形容的,去寻找他们的自然渊源将很有趣,在这里跟各位分享一下,点这个链接可以看到当时我们拍摄的纹样:从拖拉机的脚到硬猪屎花。
无论写实绘画,还是在自然形态基础上通过几何方式去重构这种形态,都是民艺中广泛存在的对自然的礼赞,民艺本身较之所谓的殿堂艺术,在血缘上可能离自然更近,我想,这也是远近的发起人要带着各位艺术家、学者、设计师和同学们,在走访民艺故乡的过程中,同时着眼博物、认识自然的一个原因吧。
刘华杰老师,我博物学的恩师
▼▼▼
△刘华杰老师的《博物学文化与编史》△
再向各位推荐刘华杰的另外一本著作《博物学文化与编史》。里面说到,博物学的概念,就中国而言过去是一直是有的,它不是一个新名词。民国时就有这种课程,只是后来在科学大发展的时代,随着学科细分,暂时隐退了一阵子。
RSPB,给我一些指导
▼▼▼
分享一些英国皇家鸟类协会(RSPB)的东西,我当时在英国发现,当地人把观鸟当成一种常态的休闲娱乐内容,英国人对鸟类的保护可谓周全,值得学习,可能这正是建立在民众对鸟类的普遍认知水品较高的基础之上。
RSPB官网上有好多资料图片展示出来的东西并不是鸟,而是其他的生物,有植物、昆虫,以及其他小动物,我在英国参加协会活动时问,为什么要展示鸟以外的生物呢?他们说,因为鸟类是生态的指标物,如果这个地区鸟类品种多了,那么它的生态就一定会好。确实是这样,南方的朋友可能有印象,那些环境优美的水田、青山绿水的地方,我们很容易看到白鹭。水质还可以的地方,鹭鸟类的动物就喜欢去,这从一个角度反映出鸟类的生态指标意义。
两个小故事:一个是,很多人知道英国所有的天鹅都是女王的财产,其实,英国境内所有的野生动物全都是女王的财产,所以你去打它们就等于是打女王,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种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力度,英国人把它放在一个怎样的层面上;另外一个,就是中国有留学生因为打鸽子而被遣返回国。这在目前我们的文化中可能还是比较难以想象的。很多人还停留在一种“人都管不好,还管什么动物”的思维方式中,甚至有人会把怜惜流浪猫狗,都当作一种惺惺作态的假慈悲,这么想,究其原因就是把人类,或把某个人自己,和自然割裂开来看待,没有看到人和这些生物之间,与整个自然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实质。
英国是个有悠久博物学传统的国家,其实中国也一样,今天的英国,这种传统可以见诸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我在英一年除了本专业外,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我想把这些心得带回来,带到自己的生活中,并尝试和朋友们一起去影响更多人。回国后我发现北京有一个“自然之友”,在杭州比较难参加他们的活动,于是就和朋友们一起做了“博物学下午茶”,有推文,也有线下活动。
空喊“爱护自然”的口号没有用,连基本的认识都没有,哪来热爱呢?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就提议人们“多识草木鸟兽之名”。比如你知道那只鸟是什么鸟,当你认识它以后,再看到它的时候就会觉得很亲切,像一个老朋友又回来了一样。当你这样跟一个野生动物建立起关系时,不到要饿死的程度,你会去吃它吗?会去打它吗?你会去撩它的巢吗?看到别人拿网去捕的话,你会无动于衷吗?你可能再不会为一口花蜜而撕扯一片野花的花瓣,不会放任亲友随意采挖非正规途径处方指示的所谓草药,甚至你可以享受关灯片刻看到的、更璀璨的星辰,当有人在古老的岩石上刻字留名时,你会发乎真心地提醒制止……把博物学介绍给更多人,不是为了搞科普,是为了让大家对自然由认识而热爱,去建构一种不光是人与自然,更是人与人之间,人和自己之间的,更友好的关系。
给大家看一篇文章:好不容易攒够吓跑人类的表情包,然而……为什么要给大家看这个呢?文中的这个萌物最近很火,我们叫它兔狲大爷。8月6号,远近将带大家来一场呼伦贝尔辉河之旅,在做行前准备时我发现,在呼伦贝尔理论上也是能见到这位大爷的,虽然因为长期保护不力,中国境内的兔狲已经非常少了,但如果我们运气特别好的话,可能辉河之行可一睹它的真容,毕竟那里是它世居的栖息地之一。
辉河保护区在呼伦贝尔市西南20多公里。它有大片的湿地,河流起源于大兴安岭。从高山到草原再到荒漠,它有丰富的生境:河流、湖泊、沼泽……理论上我们可以看到两百多种鸟,尤其是这里有大量鸻鷸类的鸟。
△几张截图,上面是夏季可以在呼伦贝尔地区看到的鸟类,有这么多,不得了△
△在南方看不到但能在北方看到的疣鼻天鹅△
△大鸨,我最期待的,在中国北方最大的鸟类,春天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繁殖△
△很多地方都看到的凤头鸊鷉△
△北方才有的角鸊鷉△
这次辉河之行,不光可以看到很多鸟,而且还可以看到很多鱼类、两栖类和兽类。
△东北罗雅鱼,东北地区优势的物种△
△草原旱獭△
呼伦贝尔植物也有很多,340多种,兽类也有42种,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草原旱獭、赤狐、狼、还有很多昆虫。想想就很激动啊!
△细叶鸢尾△
△大网蛱蝶△
期待和你在旅程中找到想象力的源头,分享更多博物乐趣。
远近致力于传统文化保育,通过传统手工艺旅行、手艺课堂、青年实践、公众教育等方式带领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欢迎跟随远近的脚步出发哦
近期出发行程
去呼伦贝尔做一周草原人 文化创益行,8月6日出发(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文字:整理自默寺老师分享的观点
图片:部分由默寺老师提供,书本图片和辉河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少英;责编:Wi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