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曹将
《PPT炼成记》作者,关注职场成长和知识管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秋叶PPT  ·  谈谈我们一个月做PPT的真实收入 ·  10 小时前  
跟我学个P  ·  清华大学的这份《DeepSeek》PPT手册 ... ·  昨天  
秋叶PPT  ·  PPT里一堆丑图,怎么排版才好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曹将

秘籍 | 一直在用的高效工作方法,非常有效!

曹将  · 公众号  · PPT  · 2018-04-13 21:20

正文

在文章开头,我们先看一张图:


想必大多数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吧:

接手一项任务,感觉时间足够,思路也不清晰,便慢悠悠地开展。偶尔弹出一则新闻,看到一条八卦,便看一眼,意犹未尽,则去搜索更多信息。

转眼,时间过了 1/3 ,情况不妙!于是开始加速!

问题又来了,做到一半,感觉不完美,便开始返工,一来二去,快到 deadline ,还剩一大堆内容没做。于是不管那么多了!能完成什么样就完成什么样!

最后,出品的内容仅达到 60 分水准。

懊恼自己努力了,却……

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后来,自己试着分析了一下这种工作方式,发现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拖延症。 一方面是因为时间充裕,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没有思路。


第二,完美主义。 做的不那么好,便返工,拖慢了节奏。

知道了问题所在,答案就清晰了!


以准备一份报告为例。

原来的方法: 慢悠悠写,中途觉得不好返工,最后急匆匆交稿。

现在的方法:

第一步,半小时内画好提纲。



第二步,一小时内把相关内容塞进去。



第三步,一小时完善,包括逻辑二次梳理、语句润色和排版美化。


这个方法是如何解决刚刚说到的问题的:

针对拖延症。


因为先把提纲画好,所以内容如何整理心中有数。


在前 3/5 的时间内完成大部分内容,心态便有了改变。这时候即使看点无关紧要的东西,也不会有负罪感。


针对完美主义。


将完美的过程放在最后,有了充足的时间,少了中途的反复,反而更能出现奇效。


最后的情况就如同下图:


好了,我们把这个方法固定起来:

第一步,梳理逻辑。

第二步,快速成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