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盘口逻辑拆解
交易的秘密,都藏在盘口里。盘口的背后,是逻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盘口逻辑拆解

比地量更恐怖的是…

盘口逻辑拆解  · 公众号  ·  · 2024-08-12 21:59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股市的量能变化、短线行情的调整、市场心态以及未来走势的预测。作者提到今天股市的量能创新低了,引发对量化交易的怀念与反思。作者表示,现在的市场退潮是清晰的,虽然短线交易仍有风险,但不太可能产生持续大亏。对于未来的市场走势,作者认为可能是下跌中继或震荡中继,而非上涨中继,同时指出指数虽然地量,但未必是地价。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股市量能创新低

作者提到今天股市的量能创新低了,引发市场关注。

关键观点2: 短线行情的调整

作者讨论了最近短线行情的调整,以及这种调整与以往周期的关系。

关键观点3: 市场心态

作者描述了当前市场的氛围和交易者的心态,以及如何处理亏损。

关键观点4: 未来走势的预测

作者认为未来的市场走势可能是下跌中继或震荡中继,而非上涨中继,并强调了地量未必是地价的重要性。


正文

观看 文中所述文字及股票池仅作个人复盘记录使用,不作为投资建议。


简直无话可说了。

今天跌破五千亿 量能创新低了 ,上一次如此还是四年前。

现在量能骤减,又有人开始怀念量化了,但客观的说,即便现在量能很低, 我还是不喜欢之前被量化支配的短线行情。

最近这波行情调整就是之前常见的周期退潮, 只不过因为这波炒作周期的时间和高度都远超以往,因此现在退潮也比之前更加猛烈。

但实话实说,这一波退潮无论是谁,无论早晚或多或少应该都会赶上,毕竟出来混总要还的。

但这一波退潮又是很早之前那种常见的短线思维模式:

即,退潮是清晰纯粹的,并没有特别改变你信仰的纠葛发生。

比如上周商业航天和无人驾驶大跌,市场出来几个题材炒作,消费,教育,医药,维生素,乃至后来的地产。

但凡有些短线经验的应该都知道,这几个板块的属性就是 主线退潮后的过渡题材罢了,一般炒个三两天差不多就结束了。

这就是以往短线投机时的经验。

而现在,你可以去参与他们,毕竟也能炒一炒,也可以选择不参与他们,毕竟持续性一般。

这些都是清晰的。

而且从事实结果看,这些板块后来确实也基本如此,并没有特别超预期的存在。

但两个月之前,被量化控场的短线行情可以不是啊,那些资金硬拉这些所谓的过渡题材,最后搞的你目瞪口呆。

你该如何定义这些轮动题材,比过渡题材强,比主线弱,你不去分析,他们又天天涨。

而他们的上涨又会干扰短线的退潮节奏,各种拉扯。

拉扯的结果是,很容易导致持续回撤。

但现在,尤其这几天,我感觉市场是完全清晰的。

这几天短线退潮,大家都在亏,这是真的,但基本不太可能产生持续大亏, 基本上亏个一两笔之后,感觉不好就收手不做了。

有的人亏的早,比如我,上周初亏的。有的人亏的晚,下半周才开始亏。

但大家的同感,基本上一两笔亏损后就开始进入防守,间接避开持续回撤。(虽然单次回撤也挺大的)

反而现在香雪制药、欣天科技,我是真的看不懂。

所以,即便现在量能很低,日子很苦,可苦日子前也都经历过,真的不怀念量化。

... ...

再回到大势上,下图是上证。


前几天美股开始跌时还有人聊“ 东升西落 ”,现在也没人提这茬了。

简单来看大盘最近几天的走势,我觉得是,该强不强。

前几天不一样的地方是,外盘大跌我们小跌,体现出抗跌性质, 但抗跌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事后你得涨啊,不然抗跌有毛用。

然而这几天大家也看到了,后来外围已经开始反弹,我们并未跟着反弹,这就是,该强不强了。

昨天在尾盘带领下高开低走,今天低开修复但不成功,现在整体来看:

有一种中继的意思。可能是下跌中继,也可能是震荡中继,总之不是上涨中继。

另外,指数虽然地量,但未必是地价。

通常地量低价这种说法需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价格要低,也就是跌了,然后再地量, 整体有一种跌无可跌的状态,才可能变盘。

但现在的盘面感受并不是这样,今天4987亿是地量,明天5100亿算不算地量?有可能反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