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央网信办联合主办的
2017年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辩论赛
落幕,我校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
冠军
。
信息管理学院2017级研究生白广达,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本科生张丽婧、黄思晗,法学院2015级本科生李楠,哲学学院2015级本科生杨晨雪,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本科生邹怡等参加比赛。
珞珞珈珈有幸采访到了代表我校参赛的“大佬”们,为你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决赛现场!
点击观看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辩论赛决赛全场视频~
本次比赛是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中青少年主题日的主体活动之一,旨在深入宣传国家网络安全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引导青少年切实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作为湖北百万大学生的代表,我校大学生辩论队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全面的知识储备和精湛的辩论艺术,一举折桂。
比赛中,我校初赛即遇到劲敌复旦大学,围绕“
网络匿名特性有利于还是不利于公众议题的讨论
”话题,经过一番苦战,以4:1力胜对手。
复赛中,我校对阵四川大学,辩题为“
我国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应主要依靠自主创新还是开放引进
”,再次以4:1战胜对方晋级决赛;决赛中,我校继续保持优势、发挥出色,在围绕“
移动支付技术的演进中安全性还是便捷性更重要
”的交锋中,以8:1的得票数战胜南京审计大学,最终夺冠。
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刘建伟、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会长谈剑锋、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程远、中华名辩盟理事会常务副主席张爱萍、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赛事顾问张佳鹏等担任决赛评委。
目前,我校辩论队已成为
全国闻名的高校大学生辩论队
,也是
全国唯一一支两次夺得华语辩论赛最高荣誉全国大专辩论赛冠军的队伍
。历经十余载春秋,“唇舌烽火”“红枫”辩论赛等深受学生欢迎的赛事活动,为武大学子提供了增进交流、拓展视野、深化思维、提升素养的良好平台,也培育出余磊、周玄毅、陈铭、徐卓阳等一批优秀人才。
赛后,珞珞有幸采访到了参加此次辩论赛的校辩论队成员。想要知道他们为这次比赛做了哪些准备吗?想要知道辩论“大佬”是如何立论、组织观点的吗?快来学习一下吧!
决赛分为前后半场,前半场有
立论和质询、驳辩和质询、质询小结、自由辩、总结陈词
五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时长都比金秋赛制长1分钟左右,一共10*3分钟——前半场非~常~长~
下半场分为
自由辩和结辩
两个环节,一共4*4分钟。
立论是从“
演进
”两个字展开的,主要通过“支付手段的演进过程中,安全性都不可缺”来论证。
而且在论证方面,周帅(周玄毅老师)给我们打好基础,告诉我们最根本的论证方式,之后还有在这方面有专业知识的各个师兄提供新颖的观点,最后有铭哥(陈铭老师)帮助我们锤炼语言,理顺论证逻辑。
在自由辩环节,你们有没有准备什么“很厉害”的问题?又有没有被对方问到什么刁钻的问题?
刁钻的问题其实真的挺难想的,因为对手也很强,大家都有化解例子的能力。
对于双方都不存在刁钻的东西,因为我们双方都能陪对方探讨,基本不会出现一个问题丢过去,对方被噎死了的情况,所以最后呈现的是:
我们都把问题聊清楚之后,评委对谁接受度更高。
这不像武林高手过招,打赢对方就是要把对方打趴下;是我们正反两方一起去说服第三方,即评委和观众。所以比起让对方“不爽”,我们更在意怎么让台下的听众爽~
我们一共打了
12场
模拟赛,印象深刻的是大家一起通宵查资料。
因为公布辩题和对阵队伍距离比赛只有几天,准备时间很紧,但是我们还是尽量保证了比赛前
每天两场
练习赛来保持状态。
到了上海之后我们也会抓紧时间再详细准备,包括针对不同的对手,在第一天观察完各个队伍的风格特点之后,我们也会调整打法。
嗯对,尤其是打完一场后才知道下一场的对手是谁,所以我会根据对手风格做微小调整~
决赛当天正好是黄思晗的生日,队员们为她买了蛋糕,一起庆生~
在场下看的一只来回答一下!决赛打得非常精彩~印象很深的是场上队员们对对方给出的几个类比的拆解都特别迅速,能感受到
交锋密度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