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报
服务大都市最活跃的人群,江湖人送外号“青春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报

青年时评丨用中国智慧书写新规则

青年报  · 公众号  ·  · 2025-03-06 11:5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昨天,全国两会首场“代表通道”上,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代表分享了2014年的一件往事,当时参与国际电工委员会, 海尔首次提出了冰箱保鲜国际标准,却遭到了多国反对,理由是中国不可能从0到1制定国际标准。 “为什么中国企业不能?我们不相信。”


不认命,不信邪,是中国人特有的执拗。正如钱学森那句“外国人能搞的,凭什么中国人就不能搞”的反问,中国靠着自主创新有了自己的两弹一星,如今成为导弹技术的全球引领者。 海尔也带着“我们不相信”的信念继续努力, 在2020年成功发布了冰箱保鲜的国际标准,被英国、欧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


总结成功之道,周云杰提到三点: 坚持打造中国品牌,在创新的赛道上不断突破,融入时代、融入当地、实现共赢。 而自主、创新、共赢,也是整个中国科技、中国制造发展的轨迹。 世纪之交,中国正式加入WTO,在以西方国家为首制定的国际规则中前行,许多中国企业始终怀揣着撕掉“世界工厂”标签、成为行业引领者的梦想。这一轮的产业升级,完全改变了尘封多年的全球制造业格局。


随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西方国家搞起了“小院高墙”和围追堵截,试图把中国排除在全球产业链和技术链之外。 面对阵痛,中国企业家和科创人员却本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在千磨万击中愈发坚劲。 一道道“卡脖子”的关口被突破,建立全产业链,中国汽车销量去年冠绝全球,造船吨位遥遥领先。 人类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已经被中国制造摘得差不多了。而我们的企业家却把目光放到更远的未来,雷军和周云杰在“代表通道”不约而同地聚焦人工智能应用,寻找新的机遇。


成为领航者,拿到话语权的中国制造,不仅不会搞封锁,反而积极与世界共享科技。 在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在谈到DeepSeek时特别提到了开源开放的技术路线,“开源共享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的普遍应用,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DeepSeek的开源模式,为全球AI技术突破注入了活力,许多小型的科创公司、实验室在DeepSeek模型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我们不惧竞争,不介意其他人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继续攀登,DeepSeek的使用者每调用一次接口,每输入一次训练口令,每一次蒸馏重构,都会让DeepSeek本身更壮大,也促进我们的大模型往更高深的领域突破,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 DeepSeek之后,中国企业推出的多项AI模型、产品都选择了开源,形成了AI领域的中国模式。


开源共享,改变的正是“关起门来收过路费”的AI旧规则, 打破的是类似美国科技“七姐妹”这样的资本垄断模式,让更多小而精的团队有开拓新天地的机遇,激发更多年轻人的创新潜力和奋发精神。中国也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治理中国方案,将普惠、安全、平等的理念推广到全球。正如娄勤俭所言,《倡议》推动弥合科技鸿沟,避免科技创新成为“富国和富人的游戏”。


中国积极共享技术,中国制造赋能全球发展,才是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我们不仅在提供新的国际标准,也更愿意与全球分享发展成果,中国空间站将迎来第一位外国航天员,“嫦娥”带回的月壤与多国分享,更实惠、更先进的产品走进全球千家万户。雷军在谈到小米出海的佳绩时直言,“这一切都表明,全球用户越来越认可中国科技创新的价值。”中国追求的从不是唯我独尊,唯我独赢,而是以开放合作的姿态,由中国品牌诉说中国故事,以中国智慧书写共赢规则。


“知其不可而为之”中的进取精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的共享精神,是两千多年前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映射到当下的发展大环境,被年轻一代继承发扬。 中国科创和中国制造的发展轨迹,激励着更多年轻人坚定奋发向前的信心,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制造,建立发展共赢的新规则,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全球发展的引擎,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心愿。


文字: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编辑:邬伊倩

审稿:王东


往期精彩


早·知道 | 突然爆火!这几天,杨紫“舞”遍全国,本人最新回应

学生用AI代写论文?使用人工智能的合理边界在哪?他们这样建议→

政府工作报告,一图速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