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悄悄法律人
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正义网十大影响力博主悄悄法律人创办,传播刑事法前沿资讯,坚持走刑法与刑诉法贯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第三条道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纽美国法律咨询  ·  800-685-NYIS(6947),你的美 ... ·  3 天前  
Kevin在纽约  ·  「在帝国之州的纽约市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悄悄法律人

马克昌长女马重慧:怀念父亲(感人至深)

悄悄法律人  · 公众号  · 法律  · 2017-06-18 20:22

正文

怀念父亲马克昌

作者:马重慧,马克昌长女, 曾任武汉大学出版社美术编辑。

来源:中外刑事法前沿、《武汉文史资料》2016年第7期。


马克昌(1926~2011 年),河南省西华县著名法学家新中国刑法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1950 年从武汉大学法律系毕业并留校任教六十余年系武汉大学终身教授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1980 年马克昌受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邀请参加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起诉书的讨论修改随后受司法部委派两案被告人吴法宪的辩护律师


在父亲得病以前不论在我眼里还是在我心中他都是我不老的爸爸他那敏捷的思维洪亮的声音充沛的精力忙碌的身影和几十年不变的生活习惯没有让我觉得父亲已经是耄耋之年的老人。 然而没想到我心中不老的父亲会这样早地离我们而去


2011 年底 父亲离去半年以后 我才理性地接受了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他可是,父亲的话音笑容身影让我感到无处不在

身为教师的父亲

1979 年 , 时年 53 岁的父亲 , 结束了二十多年人生的冬天, 即将重返阔别多年的三尺讲台他用了实在令人兴奋来形容当时的心情


为了弥补黄金岁月里流逝的遗憾父亲重返讲坛后极尽全力地投身于在此后三十多年里为之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法学教育。1983年 , 父亲受命担任武汉大学法律系系主同时任武汉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委肩负着教学管理学术研究及社会活动等重任同年年底在刘道玉校长的关心支持下我由武汉第三印染厂设计室调到武汉大学出版社任美术编辑。 从此结束了父亲在珞珈山下三十多年吃食堂的单身生活在武大校园有了真正意义的家


来到父亲身边, 终日见到的是他上课出差伏在桌子上不停地看书写文章家里时常响起此起彼落的电话和不断来访的客人大多是为教学、 科研及其管理方面的事务及法律咨询。 当时的法律系后来的法学院陈明义书记兰远庆副书记马俊驹副院长毛峰主任等常常晚上来家里商量工作有时谈到深夜至凌晨。 父亲在家里给硕士生上课给博士生指导更是常事


家里的电话成了父亲的专线, 只要他在都是他接。 当遇到对方要找马老师而声音不熟悉时他都会客气地说:“我就是请问你有什么事?”其实有时候是找我的有几次不熟悉我的作者打来电话, 听父亲说是马老师和他不着边地聊了起来, 一旦明白误会了亲就会哈哈大笑地说:“你是要找出版社的马老师吧? ”后来再有电话找马老师他就会幽默地问:“是找老马老师还是找小马老师? ”

来家里找父亲的客人多几次搬家都是把他的书房安排在方便客人出入的房间家里的大门几乎随时向需要找父亲的人开着


父亲的弟子说:“做马先生的学生既欣慰又紧张。 ”欣慰源于他们对父亲的尊敬仰慕紧张源于父亲对他们近乎苛刻的严格要求


父亲对指导的每一个学生负责每一节课负责几乎做到了极致不管上什么课什么讲都做充分准备有时凌晨他还在伏案工作我就知道明天一定有课有讲座。 即使是十分熟悉的讲课内容即使是可以洋洋洒洒讲上几个小时的报告父亲都会把最新的知识最新的信息最新的案例最新的学术观点及时补充进去。 直到晚年都是这样。


父亲的好友说他爱才学生说他是严师慈良师益友些评价一点都不夸张


按照学校的指标父亲每年招收二名博士, 通常报考的学生较多有一年有四名考生过了线, 在父亲看来四名都很优谁落榜了都可惜于是他找到学校研究生,“” 用了第二年的招生指标让四名考生全部如愿入学

还有一年一天我在家里餐桌上看到一份招考博士生的过线名单整整 10 名考生我知道这个取舍会让父亲为难。 他把手背在身后在餐厅里来回踱步边走边说:“他们中间好几个都不错有的已经是大学副教授有的考了不止一次要想办法多上几个。”他再次找到学校研究生院采取增加名额调剂导师等办法最终让 名考生圆了博士梦。 就在那 10 名过线的名单中, 有一个和我们家沾亲带故的因考分排序偏后而名落孙山


对待来求教的考生不论是来访的还是来电来信的父亲都一一耐心指导报考中间应注意什么问题作为刑法学的研究生需要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要看哪些参考书甚至这些书什么地方可以买到等等有些考生会作些自我介绍他都加以赞赏有些考生信心不足他常加以鼓励。 但是不管是熟悉还是不熟悉的考生, 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找到父亲的从他这里得到一丁点所谓小范围的指点”,是绝对不可能的。 整理父亲的信件时不论是考上的还是落榜的那些曾经得到过指点帮助的考生们发自肺腑的感激之言都让我看到了父亲博爱的胸怀


父亲不仅爱才而且爱才有方。 他为面临毕业的学生走向社会引领发展之路根据他们不同的个人情况和研究方向搭桥牵线推荐到各高校或政法系统工作父亲为在校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一次次竭尽全力做工作创造条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父亲为解决青年教师工作和生活上的棘手问题亲自出面找学校领导沟通好几次不顾自己年岁已高晚上10、11点多钟 还摸黑到校领导家里为的是尽快见到领导尽快解决问题每当办妥一件事, 回家时总是一脸的兴奋喜悦又谁知在这兴奋喜悦的背后父亲作出了多少努力和付出! 他的学生出国学习他不仅事无巨细地予以关怀指点, 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有的还施予经济上的资助父亲对弟子及年轻教师尽心尽责的扶持和关爱由此可见一斑


父亲做教师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不仅仅将学识传授给学生, 更强调要学会做人以自己的人格修为默默地影响着弟子们

父亲希望他的弟子能做大官”,以完成他没有能力完成的使命

父亲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资助科研项目扶助贫困学子寄望法学天地英才辈出

亲如此辛勤地耕耘与播种只是希冀无限延长他的学术思想和精神生命

身为学者的父亲

家里客厅和父亲的书房有八个书柜摆满了他的各类书籍书房里空地上也整齐地堆着一本本论文一袋袋剪报一封封信件一摞摞会议文稿和案件资料

整理父亲的遗物时看到不少书上有他阅读后留下的批注手记一些大小不一的本子, 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喜爱的中国古诗词历史人物的大事记及作品、 各种文摘杂记本刑法学家的论著、 生僻字词的读音及解释牛皮文件袋里分别放着从各类报纸上剪下来的与法治建设息息相关的文章并注明了文章的来源和时间。 正因为父亲一辈子的细心收用心学习潜心研究才得以博学多闻腹经纶


都说父亲治学严谨魂系法学法典法条案例论述总是信手拈来几近无一差错和父亲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我直到他生病住院期间才有了切身的感受


当父亲住进医院知道一时半载回不了家就把著述的任务带到了病房。 我一周至少去医院两次每次去之前会和他通话他告诉我要什么样的稿纸要哪几本书并清楚地告知书的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放在哪个书柜的第几层通常是我一边听电话, 一边找, 几乎是一找一个准。 他对这些书籍的熟实在让我惊讶。 在父亲住院 348 天的前前后后我带到医院的书至少几十本只有两本让我找时费了些周折 。一 本是时事出版社1993 年出版的 国家安全概述》,因为出版时间较早父亲记不清存放的准确地方。 另一本是日本原版图书刑法判例百选Ⅱ》,父亲告诉我的信息无误, 只是这本书的封面是幅彩色风景画实在不像一本严肃的法学图书定的思维使我误判, 几次翻到这本书都没细看书名。 直到从父亲弟子陈家林那里借来同一本书我才恍然大悟


记得当时父亲在撰写百罪通论危害国家安全罪这一章他让我查一些词的解释间谍”“公共”。 说句实话在父亲身边这么多年我对他的专业了解少之甚少我不太理这么常见的词为什么还需要特别注释把家里的工具书词典辞海辞源里的解释都一一记下来带到医院。 特别是公共一词度词条的解释更详细, 我打印下来给父亲看他问我用了百度的注释脚注应该怎么写个我也不清楚翻了好多书终于找到一个父亲认为很规范的脚注范本


父亲有剪报的习惯。 家里有八九份报纸隔几天到医院我就给他带去一大包看完后他把其他报纸上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剪下来按照老习惯, 装在牛皮纸袋里, 而把南方周末》、《刊文摘集中收下次由我再带回家, 他知道家里人也喜欢这两份报纸


2011 年上半,《刑法修正案)》 广泛征求意见, 尤其是醉驾入罪, 在社会各 界 引 发 热 议 对此父亲给予了极大关注我把网上相关信息聊给父亲听他饶有兴趣地让我打印给他看。5月份他在日历记事簿边上特别写着:“张军 510日在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对于醉酒驾驶各地法院具体追究刑事责应当慎重稳妥不应仅从文意理解刑法修正案)》的规定认为只要达到醉酒标准驾驶机动车的就一律构成刑事犯罪。’”“应注意与行政处罚的衔接。 ”


那本日历记事簿上满是记载着父亲每天打针输液输血抽血化验及与疾病相关的情况, 唯有这一段文字与他的疾病毫无关显然他对醉驾入罪的关注像对生命一样倾心


1983 年至 1992 年 , 父亲任第七 八届武汉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委员期间经常接待来访群众为老百姓主持公道协调解决了一些有争议的案件。 媒体报道以后慕名寻求法律援助的人更多了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信那段时间常有各种各样的人找到家里的蓬头垢面破衣烂衫有的目光呆滞神经兮有的甚至还没进门就下跪磕头直呼马教马青天”。


父亲关注民情体谅民心。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援助有求的百姓面对那么多民众的来信父亲能回信的就亲自回没时间回信的就把意见告诉学生委托学生回复来信多了, 他把已回复和未回复的信件做上标记以免混淆。 面对找上门的老百姓只要有一点时间他会耐心听他们讲述看资料为他们提供帮助曾有好友劝说父亲教好自己的书就可以了何必管那么多的闲事可是在父亲心只要自己有能力就一定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10 年前父亲帮助过的马浙在父亲离世之后第三天特意从浙江赶来为父亲送行他满含热泪地告诉我他的生命是父亲给的在他蒙受冤屈身陷囹圄的时候死的心都有是父亲写信给了他活下来的勇气和力量, 就在父亲住院期间还答应出院后带他到北京虽然父亲的离去没能帮他解决最后的遗留问题但他直到现逢年过节都会打电话到家里致以问候


父亲待人谦和宽厚心地善良特别是对年轻人。 有一次父亲在家里接受某媒体记者的采访说到当年的特别辩护这一话题轻的记者居然不知道吴法宪为何人在与客厅一窗之隔的电脑上工作的我好吃惊父亲也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稍作停顿后他耐心细致地向年轻记者介绍了吴法宪其人并讲述了特别审判时为吴法宪辩护的前前后后末了他语重心长并十分恳切地对记者说:“你们年轻多事情没有经历过但不可以不知道特别是你们做新闻工作的。 没有丰富的阅历可以通过多读书来了解历史了解世界……”没有丝毫鄙薄没有半句指责让年轻记者充满了愧感激和敬意


盛名之下父亲在社会上兼任多职各种会议和社会活动常常让他奔波在外特别是每年多次往返北京。 为了节约时间和出差费用他多是乘坐夕发朝至的 T37/38 次火车, 哪怕在北京只有一天的会议, 父亲都是即去即回目睹他一早下车晚上又上车的列车乘务员都惊讶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会有如此好的精力80 岁以后 , 家人和父亲的弟子不允许他这样辛劳他才会在北京作短暂停留而父亲在北京工作的弟子们都会抓住时机和他小聚

记忆中的父亲

1949 , 父亲让母亲回到解放不久的河南老家支援家乡的教育建设。 老家西华县是黄泛灾区腹地那个时候特别贫穷母亲在那里不仅生活中吃了不少苦精神上受了许多磨还遭遇了世上最难以愈合的哀伤———因医疗条件落后而失去了已近 岁的第一个孩子马幼慧。 母亲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痛


我童年时对父亲没有太多印象因为很少和他在一起那时我们和母亲生活在汉口,父亲只是在周末才从武昌坐公交车辗转二十多里路回一趟家。 这期间他还先后到蕲春县八里湖农场武汉大学襄阳分校和沙洋农场劳动改造一两年都见不上一面再往后我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近四年等到和父亲一起生活我已成家已为人母。 这个时候角色发生了转换父亲的生活起居开始全由我来关心照顾了


幼年时期对父亲的印象只是星星点点深刻的只有他给我们讲 西游记》。大概在1961 年前后周末父亲回到我们在武汉市 11中学的家每次回来都给我们讲故事。 记得有一段时间正值盛夏武汉人习惯晚上在露天乘, 我和弟弟霄汉躺在学校操场中间的凉床看着满天的星星听着父亲绘声绘色地讲西游记》。从石猴出世大闹天宫偷吃人参果到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真假美猴王……慢慢的院子里的小伙伴都被生动的故事吸引而来。 讲完一个故事大伙儿都嚷着再讲一再讲一个。 ”时间不早了父亲会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周分解。 ”于是我们盼呀盼盼着下一个周末快点到来


少年时期对父亲的印象虽然多了些片段但是最深刻的莫过于父亲每次回家都斜挎着一个很大的装满书的军绿书包周末在家里一天他除买米买煤干些体力活外多余的时间就是看书


再往后记得最清楚的就是父亲利用在图书馆工作的便利, 给我借了不少世界名著·》《傲慢与偏见 》《悲惨世界 》《战争与和》《复活》《红字》《鲁滨逊漂流记我都是在那个时候阅读的。 另外父亲还给我们买了安娜·卡列尼娜 》《斯巴达克思 》《茶花女》,及溥仪的我的前半生

1983 年 12 月 , 我调入武汉大学工作 正和父亲生活在一起。 二十多年的一朝一夕留在我脑海中的父亲印象就是他是一个大忙终日有写不完的文字做不完的事


父亲的日历上从来没有休息日。 这么多只要他在家不出门一整天十多个小时是在书桌前度过哪怕是逢年过节。 满桌子的稿纸和信件一般不让别人收拾说是移动了地方不好找


或许是父亲的前半生很少和家人在一起以至于在后来的家庭生活中, 他仍旧保留着单身生活的习惯。 饭做好了才上桌吃吃完饭只洗自己的碗, 休息片刻就开始读书写书不管家里有什么事来什么亲戚他都只顾埋头自己的工作生活十分朴素简单家务事一般不闻不问, 儿女的婚姻大事也不知道操心在妹妹要出嫁的前夕我提醒父亲这一天不要安排其他事情。 结果他还是忘了居然买了妹妹婚嫁当日的火车票准备出差去上海好在我及时发现才改签了车票时间


这么多年父亲把汇成江河的大爱都给了他钟爱的事业和学生留给儿女的爱却似山间小溪涓流含蓄。 少虽少点但点点滴滴滋润心田

1986 父亲以六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患病期间的父亲

2006 年, 一次检查身体 , 医生说父亲是“80 岁的身体,40 岁的心脏 ”。 他开心至极 ,于是把工作满满当当地安排到 90 岁, 并和好友西原春夫先生相约活到 100 岁。 其实,不久病魔就悄悄纠缠上了身。

2007 年下半年开始 , 父亲的口腔反复溃疡,少有好的时候。 他忍着疼痛,照旧频繁出差、开 会 、讲 学 。以我对医学知识浅显的了解,以为是他年事已高、劳累过度、免疫力低下所致。 我恳求父亲减少社会活动 ,注意休息。 同时私下 提 醒 他 的 弟 子 、刚卸任法学院党委书记的莫 洪宪 , 对需要他出席的会议及其他活动有选择地 参 加 。2009 年 ,虽然父亲在几个大城市前后接受了中西医治疗, 口腔溃疡仍不见好, 而且日渐消瘦。


2010 年元月 ,父亲患肛瘘住到同济医院。 因临近春节,没有做手术,回家保守疗法一个多月,不见效果。 3 月 12 号再次入院,19 号手术。 虽然手术很成功,但是由于自身免疫力十分低下,父亲连续高烧多日,吃不进东西,以至于后来下地走不了路, 弟弟霄汉终日守护在父亲身边。 6月下旬,因双脚浮肿,在校医院检查两次无果。 7 月 7 号,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一步检查,因全血低下,医生要求立即住院以确诊病情,父亲不同意,对医生说:“要住院,必须拿出有说服力的住院证据。”在校领导的动员下,7 月 8 号, 父亲住进了人民医院, 从此永远离开了家。


经过两次骨穿,父亲被确诊患“亚急性红白血病(M6)”。 这是一个十分残酷的结果,家人和他的弟子都难以接受, 不敢也不愿意相信,一向身体健康、精力旺盛的父亲怎么会得这样要命的病。


虽然父亲八十有余,已算高寿,可是他学术的生命还是那样充沛, 还在不断地创新,还远远没有尽头。儿女和弟子们不忍心将病的实情告诉父母亲,只是说父亲年事已高,造血功能出了点问题,须要长期住院治疗。于是,我们对父亲封锁了一切有关白血病的信息。带给他看的报纸, 凡是有敏感内容的就扣留下来。2011 年元月 ,媒体反复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教授获得 2010 国家最高科技奖,较详细地讲到白血病。 电视播到此时,陪护父亲的霄汉赶快转换了频道。


父亲初进医院时,医生毫不客气地把我指责一番:“你的父亲这么消瘦,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 你都没发现? 你这个做女儿的太大意了。”医生嘱咐,父亲的身边 24 小时要有人。白细胞低,会头晕、乏力;血小板少,万一昏厥摔倒,容易引起颅内或脏内出血。病重如此,父亲仍然不愿意麻烦别人。经反复向他强调身边不能离人的道理,他才勉强答应由学生和家人轮班陪护。


既来之则安之。父亲将视为生命粮食的著书立言搬到了病房,看似安心地住下来接受治疗。 人民医院把父亲安排在高干病房,他积极配合治疗,每天量体温、吃药打针,每周抽血化验,观察血液的各项指标。2010 年 9 月下旬,父亲颈部淋巴肿大, 医生担心肿瘤细胞转移,安排父亲去同济医院做立体彩超,检查结果尚好。但到 2011 年 5 月,连续十多天注射提升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针剂,不见效果。 输血也越来越频繁,且由输成分血到输全血。 5 月28 日,父亲让医生停掉了所有的针剂 ,他告诉我,这些针剂都很贵,打了也不见效,等于浪费。 他寄希望于中药调理。 6 月 1 日晚,接近 9点钟时我离开医院,父亲微微起身,笑着向我招招手,目送我关上病房门。 这一幕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凌晨,手机响起,我预感是不好的消息。不出所料,我离开医院不久,父亲高烧不退。学生宫步坦开车,我们及时赶到医院。见到我,父亲还说:“这么晚,你怎么来了?”我通宵守护在他身边,不停地为他擦汗、喂水、量体温。当时,父亲一定特别特别难受,住进医院近 11 个月,那晚,他才第一次说:“这次我是真病啦! ”


家人陪护照顾 4 天之后,父亲体温时高时低,肺部感染不见好转,不得不住进了重症监护室。除简单的生活用品,父亲还带上了《唐诗宋词选》。我每天做好饭菜、果汁送到重症室窗口,通过视频告诉父亲,我全天待在他原来的病房里,有什么需要的或想和我说什么,随时让护士打电话。可是,直到父亲离去,我期盼的电话一次也没有响起过。


自从了解父亲的病情后,知道他剩下的日子不多了。 莫洪宪嘱咐陪护的学生,将与父亲聊天中有价值的谈话录音下来,以便整理出传记。父亲可能有所察觉,以各种理由反对。宫步坦还是将与父亲聊天的片段整理成《马克昌先生的求学经历》,准备发表。其中关于父亲本科期间外语学的是什么语种不清楚。 那时候,父亲已经住进重症室。 一次视频探望时我问起,父亲不仅不说,还一再强调不要宫步坦发那篇文章。 直到父亲离去,我才从他的同学张泉林伯伯那里知道,他本科一外学的是英语,二外是日语。


就在我独自守在病房的那些日子, 父亲的弟子探望他时,也会陪我说说话。 聊起:不知道先生有什么遗愿。 我想:我每天去探视父亲,他都有机会说,却从来没说过什么。 恐怕最放不下的,还是他做不完的学问,还是武汉大学刑法学科的发展, 还是中国司法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最终,父亲还是走了,没有对家人留下只言半语,去了天国。“父之美德儿之遗产”,我要特别感谢父亲,感谢他留给我们及子孙后代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



悄悄法律人

ID:qiaoqiaolawyer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悄悄却虔诚地架起理论与实践、
 刑法与刑诉法沟通的桥梁。
刑事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三条道路。
不谈政治,不谈风月,只谈刑事法。
投稿:[email protected]
专业刑事法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