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书有范
汇集有价值的读书感想、读书格言、书评书语,和范叔一起,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北方  ·  最高10℃以上!辽宁下周跳跃式升温 ·  昨天  
新北方  ·  后天出分!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2 天前  
新北方  ·  再冷一天!气温即将大反转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书有范

人生建议:宁可与狼共舞,也别与狗为伴

读书有范  · 公众号  ·  · 2024-08-24 06:00

正文

文 | 每晚yy

来源 | 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


作家刘烨在书中讲过一个故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西部山区。


一个农户在耕作时,发现了一匹受伤的野狼倒在田边。


农户见它可怜,就把它带回家中,包扎了伤口。


起初,这匹狼总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村里有狗在追逐嬉戏,它也从不参与。


时间一久,它慢慢放下了警惕之心,不自觉地混入了狗群中。


它开始像其他狗一样等着农户喂食。


为了讨好农户,它甚至学会了翻肚皮,摇尾巴。


后来即便伤势恢复,它还是选择留在农户家中,过上安逸的生活。


几年后,农户一家外出打工,这匹狼自此无人喂养,只得四处流浪。


此时的它已然丧失了捕猎能力,每次只能任由猎物逃走。


最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它就饿死在山中。


正是因为长期和狗厮混,狼失去了原本的野性与本领,这才不幸惨死。


其实于人而言,也是如此。


一个人走下坡路,大多是从混迹低质量圈子开始的。


在狐朋狗友的圈子中,你感受到的只有沉沦与享乐。


受其影响,你也会变得贪图安逸,最终导致人生碌碌无为。


正如曾国藩所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


所以与人交往, 宁可与狼共舞,也别与狗为伴。


01


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来自知名心理咨询师舒娅分享的案例。


有一位咨询者小李,出身农村,父母都是文盲。


但他从小就特别懂事,学习非常用功,顺利考入某985高校。


大学毕业,在父母的要求下,他回到本地县城一家私企上班。


起初他干劲满满,想着尽快提升工作能力,做出一番成绩。


谁料入职一段时间后,他认识了几位“职场经验丰富”的老同事。


其他人在埋头做方案,老同事教他怎么摸鱼消磨时间;


别人利用下班时间钻研行业知识,他们找个大排档,聚在一起吹牛、喝酒、打牌。


期间,女友曾不止一次劝他,多把心思花在工作上。


可一到公司,看到几位老同事抽烟、聊八卦,他忍不住就凑了上去。


小李整日跟这些人黏在一起找乐子,对手头业务敷衍了事。


结果工作好几年毫无业绩,连女友也一气之下提了分手。


原本一个前途光明的高材生,就这样把日子过得一地鸡毛。



02


第二个故事,是罗永浩直播中自述的早期经历。


16岁的时候,罗永浩高中辍学北漂,认识了一帮酒肉朋友。


这些人不学无术,四处摆地摊,倒卖药材,私刻光碟,贩卖走私车……


就这样,尚未成年的罗永浩,也跟着做起倒买倒卖的灰色生意。


然而他走南闯北,在外混了近十年,依旧一事无成。


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他碰见了正在北京创业的老乡李笑来。


看着李笑来废寝忘食地工作,大把大把地赚钱,罗永浩打心底被震惊到了。


他不再跟人鬼混,不再投机倒把,而是跟着李笑来读书学习,填补知识空缺。


没多久,他听说新东方招聘英语教师,能挣百万年薪。


年近三十,高中肄业的罗永浩,在李笑来的支持下,决心重拾英语。


在没日没夜苦学3个月英语后,他成功应聘新东方的讲师。


此后,他又钻研教学方式,开发出幽默风趣的授课风格。


短短两年间,罗永浩就被评为金牌讲师,年入百万。


03


不难发现上面两个故事主人公命运轨迹的变化:


小李从985高材生到职场混子,是从结交一群老油条同事开始的。


罗永浩从街头小贩逆袭为金牌讲师,只是因为与学霸李笑来的重逢。


这恰恰印证了网上的那句话:


优秀的朋友会带你飞,低劣的朋友只会把你带到垃圾堆。


你天赋再好,却整日跟不思进取的人厮混,路只会越走越窄。


相反,若是你走进精英者的圈子,你的运气就会越来越好。


博主 @王政 是深圳一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年入百万。


很多客户都夸他年轻有为,却不知,高中时的他还是一名网瘾少年。


对于这巨大的反差,王政解释道:是我的大学室友,改变了我的一生。


原来高考后,他花大价钱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进了一所重点大学。


幸运的是,他被分到一个学霸寝室。


起初他曾邀请室友开黑游戏,没想到他们却纷纷拒绝,并表示要去图书馆。


每天看着室友们埋头研习功课的身影,他对游戏也慢慢失去了兴趣。


为了跟室友搭上伴,他开始放下游戏,捧起书本:


专业课一节不落,作业认真完成,一有闲暇就伴着室友泡图书馆。


宿舍浓郁的学习氛围,让他情不自禁地全身心投入至学习中。


四年后,他成功保研到了本校,并一路读到法学博士。


心理学上说, 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


周围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处在优秀的圈子中,你总会不自觉地把目光投向身边人,向他们看齐。


同时,他们身上所散发的积极能量,也会熏陶你、感染你。


就像韩愈说的,目擩耳染,不学以能。


选对了圈子,你不用刻意学习,也会在耳濡目染下受到影响,变得优秀起来。



04


曾听过一段话:


普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闲事,赚的是工资,想的是明天。


生意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项目,赚的是利润,想的是下一年。


事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机会,赚的是财富,想到的是未来和保障。


智慧人的圈子,谈论是给予,交流是的奉献,遵道而行,自然富足。


你的朋友圈,就是你的认知与生活。


只有跟狼一样的强者同行,你才能见到整片草原,拥有更高维的认知。


纽约银行总经理莫罗尔,刚工作时只是法庭的小书记员,每天忙于各类琐碎案件。


即便他整整做了十年书记员,日子却仍旧过得紧巴巴的。


谁料想短短两年后,莫罗尔却摇身变为纽约银行高管,实现了财富自由。


为什么他能实现人生的大跳跃?


其实,莫罗尔只是做对了一件事。


在一则商业纠纷案中,他结识了几位财团高管,并和他们处为朋友。


在交往中,莫罗尔总能接触到与常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


这让混迹于社会底层的他耳目一新,常有开窍顿悟的感觉。


所以他一有机会就去找几位朋友闲聊,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尽管商业与金融不是他的专业,但为了消化好所听来的消息,他就从头学习新知识,还考取了相关证书。


最终他抓住一次纽约银行的应聘机会,一路做到银行高管的位置,顺利实现阶级跃迁。


贾平凹说, 朋友的圈子,其实就是你人生的世界。

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与精英阶层的交往中,对方的认知思维,会不断启发你的想法智慧;他们的自我约束,会不断带领你变得自律。


别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在无形中撬动你的命运,让你越发优秀。


所以人一旦跨入更高级的圈层,就如同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当你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自然就会一直走上坡路,步步高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