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秋燥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来缓解秋燥。文中指出,秋燥会导致咽干舌燥、皮肤痒等症状,通过饮水和食用水果可以缓解症状。同时,介绍了将水喝成人体体液的过程以及如何通过喝热水、食用梨和喝酸梅汤等方法来缓解秋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秋燥的影响和症状
秋燥会导致咽干舌燥、皮肤痒等症状,影响人体健康。
关键观点2: 如何缓解秋燥
通过饮水、食用水果如梨,喝酸梅汤等方法可以缓解秋燥。同时,要注意饮水的方式,避免冰镇饮料和冷饮,建议喝热水。
关键观点3: 把水转化成体液的过程
水必须经过人的消化转化成体液才能解干燥、解渴。这一过程由胃和小肠完成,包括“消”和“化”两个过程。
正文
秋意渐浓,白天光照逐渐减少,昼夜的温差逐渐变大,空气中的湿度也明显减少了,再加上秋风横扫落叶的同时也带走很多水分,估计有很多小伙伴已经体会到了
干燥,也就是俗话说的秋燥。
不要小瞧这个秋燥,空气中湿度过低的时候,人体也会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和疾病。
秋燥会使人体感觉不适,出现咽干舌燥、口唇干裂,甚至有咽痒、干咳的症状;有的人会觉得眼睛干燥、鼻子发痒、喷嚏连连;而皮肤也会因为秋燥而出现瘙痒、皮肤划痕的现象;很多人的毛发也会出现干燥、分叉、脱落。
那么,怎么才能缓解秋燥呢?
可能大家会觉得,干燥不就是缺水吗?那我们多喝水不就得了?其实不然。很多干燥的人也不少喝水,但是他们喝进去的水不是马上尿出去了就是停留在胃肠里面咣当咣当作响,这些人喝完了还觉得干燥,就是渴了欲饮水但是饮水不解渴。
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在于水是水,人的体液是体液,二者不是一码事。也就是说,水必须经过人的消化转化成体液才能解干燥、解渴。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叫做生津止渴,也就是说,当水转化成我们的津液的时候,人的渴和干燥才能得到化解。
如何把水转化成人的体液呢?这就需要人的“消”和“化”两个过程,而这两个过程分别是由胃和小肠来完成。
中医理论认为,消水的功能主要由胃来完成,也就是说,当人们喝了冰镇饮料,吃了冰块、冰激凌之后,需要胃来把它加热,起码加热到与人的体温相同,然后经过胃的蠕动和消磨,使它变成与人体体温相同的水;小肠再负责把这些水转化成人体津液。中医称之为“泌别清浊”。
所以,要想让喝进肚子里的水尽快变成人体内的津液,就要想办法替胃肠减轻负担,因此越渴越要喝热水。
天地自然是公平的,秋天干燥,可是秋天盛产水果,水果或者果汁更容易转化成我们的体液,比单纯饮水效果要好得多。
所以
我们建议大家可以吃梨、喝梨汁、服用秋梨膏来治疗秋燥。
如果本身胃肠比较虚寒吃不了瓜果,可以把梨蒸熟或者熬汤来食用。我有很多胃病的病人,他们想吃水果,但是生吃又不舒服,我就建议他们用微波炉加热以后再吃。
另外,我
给大家介绍一个著名的饮料,也就是酸梅汤
的做法。
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
到中药店去买乌梅120克,代代花30克,还有桂花10克。(目前厚朴淘宝在售的酸梅汤,以洛神花代替代代花,另外加了陈皮、甘草、山楂等,口感更佳。)
我们先把2升水煮开了,这时候把洗净的乌梅直接放入沸水中,煮开,然后把火关到中火或者是微火,煮上1个小时。当水熬到剩下1升的时候,把乌梅捞出来,放入代代花和桂花,再煮上三五分钟,香气出来时,再加入点冰糖。这时候关火,把这个汤冷却以后适量饮用。
我建议大家不要把它冰镇了以后喝,常温饮用有利于缓解你的干燥症状,而且不伤害你的胃。
酸梅汤不仅酸甜可口,还可以治疗秋天的干燥。很多人以为酸梅汤只是夏天喝的,其实不然,秋天是拈酸吃醋的季节。酸梅汤最能生津止渴。
别说
喝了,咱们
听听酸梅这两个字就立马满口津液。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