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唐史主任司马迁
职业投资人 微博签约自媒体 别人割肉,我割鸡鸡。 割过鸡鸡,方有奇迹。 空跌控洗,牛股不弃。 要么割鸡,要么暴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股君2020  ·  突发调查了! ·  4 天前  
唐史主任司马迁  ·  五六点钟的机场,公务舱头等舱休息室都一座难求 ... ·  4 天前  
淘股吧  ·  淘股吧祝大家蛇年大吉!鸿运当头! ·  5 天前  
唐史主任司马迁  ·  祝大家蛇年大吉!净值长虹!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唐史主任司马迁

今天看看港股开盘,顺便聊几句。这次出门,也聊了几家公司的人。因为-20250203094915

唐史主任司马迁  · 微博  · 股市  · 2025-02-03 09:49

正文

2025-02-03 09:49

今天看看港股开盘,顺便聊几句。
这次出门,也聊了几家公司的人。因为本身是选择25-26还可能翻盘的公司,所以这几家其实质地还可以。聊下来,确实存在并购或者逆周期进行整合的可能,但都遇到一个问题,融资比以往困难。从我们二级的视角来看,降息周期,融资应该是不困难的,但实际上很困难,因为周边都捉襟见肘。以往直接融资,不管是定增发债还是配股,其实都还比较容易,但是这两年股市本身流动性损失比较大,所以批下来也比较难。
社会其他方面导致的,我分析不清楚,这和银行、地方财政等等有很大关系。但在A股直接融资,很多时候是流动性的直接反馈。如果今天成交量是5000亿,别说再融资,IPO都会彻底停掉。
很多不看A股的人,会觉得那就是一般不务正业的人的赌场,正是这样的观念和视角,导致了A股这么多年的核心制度建设搞不起来。
A股承担融资功能已经几十年了,例子非常多,但如果说要写给普通受众看,那就还是要举一些耳熟能详的例子。现在我们都知道自己的面板能打得过韩国人日本人。而京东方和TCL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追赶过程中,从A股不是拿一笔钱,是持续拿钱。京东方20001年上来只募集了10亿,当然那个时候的钱,10亿很多了。后续扩产等等,连年募资。我记得2014年有行情的时候,一把搞了四百多亿,真正对韩国人的挤压,也是这四百多亿投下去才有的。而21年,即使已经完成了优势积累,还是一把圈了200多亿。Tcl少点,但也圈了很多回。
没有A股的输血,面板业是无法起来的。
同样,光伏虽然现在被骂成狗,但实际上也是完成了对欧美的从技术到产能的绝对压制。这些钱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是,除了地方政府就是A股,且不说18-19年,这几年确实应该扩产,拿了也就拿了。在扩产到位的2022年,全A六七十家光伏企业募资计划加起来也有1800亿,2023年还有1000亿募资计划。虽然作为A股的一份子,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反对光伏企业继续募资,但我们二级投资者的话语权太小了,任人鱼肉。就算任人鱼肉,最后我们二级这些民脂民膏还是变成了过剩产能。

可能看官看到这里会觉得A股被抽走太多钱了,那我再补充一下,同期锂电、汽车储能、半导体制造都在募资。2021年一年,IPO拿走五千多亿,增发拿走九千多亿。
没有A股的持续输血,各种喜欢大吹特吹的赢党,能今天吹个电动车征服世界,明天吹个半导体赢麻了做到几纳米了?

从19-23年,整个实体经济从A股拿走的钱是越来越多,同时还有很多卷了钱留下个烂摊子就走的。董高监减持之后变成外国人也屡见不鲜。所以23年后,市场实在无法承受这种抽血,日益羸弱。23年比22年,IPO募资少了两千多亿,定增少了接近4000亿。而到了去年,也就是24年,IPO募资只剩下不到千亿级,再融资也只有两千多亿。即使这样,24年股市依旧羸弱不堪,两次股灾。

不炒股的看官会问,为了抽血少了这么多,市场还不行。那是因为堵住了老的漏水点,又来了新的抽血泵。24年开年,就是量化的雪球产品暴雷,导致大跌,然后换了村长来救市。后来又因为持续的流动性收割,导致市场重心不断下挫,最后9月底强行启动行情来解决问题。
炒股的看到这,知道我又要讲量化问题,其实我本人是中长线持股赚到多数钱的,量化对我配置仓影响目前还有限,除非真如所说的量化基本面的钱也要赚,那才影响到我,2017年我就判断量化会逐步形成趋势,这个没有办法的,人和机器最终还是会有强度差异的。就好像AGI和具身智能到位后,大多数劳动岗位都会消失,这是一种趋势的必然。但问题是,为了保证我们的市场还是有效市场,还能肩负起前面举过的那么多例子的融资功能。那么高频量化在现阶段,一定要有效监管。制度公平是现阶段必须考虑的问题。否则市场迟早又会被搞出流动性危机,只要有流动性危机,且不说融资无法实现,为了金融稳定,国家还要投进来很大一笔钱。
制度公平,不是空话,比如说海外对高频量化的监管中,有一条是【高频量化不能挂买一买二卖一卖二】。说白了,就是不能抢单子。这是有过很多教训的,随着程序化交易规模的增加,如果高频量化可以抢单,那么就很容易出现量化击穿量化的连锁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闪崩。在24年年初的中小盘丧失流动性过程中,已经演绎得淋漓尽致了,一个量化摁死另一个量化,几家量化公司对照着某家量化公司的持仓往死里摁等等。最后这种击穿后的代价是全场买单的,甚至实业,上市公司本身也要买单。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比如量化多账户导致的不公平,价格笼子对人类约束而无法约束量化等等。
诉求不是反对量化,而是制度要公平,制度公平监管有效,市场运行平稳,那么A股还能肩负融资功能。25-26年,还有一大堆绿通企业上来,每个绿通企业都肩负在某个领域完成卡脖子突围的任务。为了绿通可以上来,现在的IPO是能停则停,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跑冒滴漏严重,别说绿通了,国九条能否真正落地都是问题。

庶民的狂欢和庶民的胜利往往是两回事,火烧掉贫民窟再盖个斗兽场,往斗兽场观众席上扔几片面包,庶民也会欣喜若狂。但真正庶民的胜利,是一座木头盖的城市变成了砖砌的城市,砖砌的城市变成了大理石的城市。

错别字不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