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明,本文不是买房挑选户型的指南,而是想转达一个观点:选择好的户型要聆听户型图的意见。
户型图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源自于它那简洁的线条和它的围合感,分割空间的同时又赋予不同空间的不同容量。如同女性的酮体,在不同的年代,人们偏爱不同的轮廓。
就户型而言,在不同年代里,人们也会偏爱不同的线条。当 20 世纪的建筑大师们厌倦了古代城堡和宫殿的长方形,便把目光转向了正方形。在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看来,正方形是一种合理、理性的象征,是近代的处理方式。
即便人们看到一些了长方形的平面图,也会按照一定的模数,处理成不同尺度的正方形组合。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曾评论道:「如果放任使用长方形的话,就会显得很野蛮、幼稚。」
▲ 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平面图
▲ 萨伏伊别墅
从线条入手,可以获得总的认知。深入空间内部,我们需要来到地面。
悉尼歌剧院设计者约翰·伍重认为,在西方,人们被墙壁所吸引,而在东方吸引人们的则是地面。
对地面的分割方式就是户型图的布局。传统居住空间的平面,常常埋伏着礼仪、长幼、尊卑、主仆等多重关系,新近上映的影片《一条狗的使命》里,还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如何让一只宠物狗安居。
▲ 《一条狗的使命》|我们给了宠物一个温暖的家
宠物给了我们弥足珍贵的陪伴
人们阅读户型图的常规方式是省略的,也是直接的。省略了生活的联想和表达,直奔主题,生扑向采光、动线、朝向等核心要素——这是动物的本能反应。人的优势就在于知晓动物的本能,还明了人的潜力,因为户型图不仅是生活的平台,还提供了来自于时代精神的生活意见。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大客厅都是主流,是对以公共空间为主要生活空间的逆转,是对电视机等电器的生活价值的过高评判,更是对人与人间亲密关系的理想化表达。
可是事实证明,我们并没有那么好客,也没有那么多客人愿意到家里捧场。所谓的大客厅,是人们在城市化起步阶段,对新城市生活的极大误读,它是一个时代的尴尬。因为客厅之大,造成了其他功能空间之小。
▲ 从北京东直门区域某高档社区的户型图中可以看出
4 间卧室面积之和还比不上客厅的面积
还有一类老户型是无客厅或客厅极小,这又展示了户型图内空间的稀缺性。不同功能空间之间是非此即彼的、矛盾的,又是融为一体的、一致的。当我们把一个空间围合起来,让它可以居住,就必然要做出取舍,还要对空间进行加工,加工的载体就是生活,像雕刻家那样,从外部和内部来塑造它。
▲ 北京红庙某老旧小区,客厅就是过道
外部的塑造,居住者是无法左右的,只能被动选择。
苏童在《八百米的故乡》一文中追忆道,「我在新居的阳台上眺望远近的风景,怀着一种新生的心情。远的风景,正面方向是水泥厂厂区白色的大烟囱和水泥窑……我们从一家化工厂的对面搬到一家水泥厂和一家黑炭厂之间,从苯干生活污染的空气里扑向水泥粉尘和炭黑粉尘的怀抱。」
虽然作者写的是很多年前的往事,如今仍是新版本的真实故事,但是依然不影响人们对飘窗、落地窗的钟爱,这种钟爱是少女式的狂想,也是一种时代精神。
开窗体现了一种禁欲的奔放。如同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所发现的,新教伦理的禁欲和资本主义的贪婪之间的扭曲关系。
有一种说法认为,即便到了 20 世纪,虔诚的加尔文教派信徒的住宅,挂窗帘都是一种不敬。隈研吾在《我出生的地方》一书中写道,「因为一旦挂上窗帘,家中就会因为潜藏的邪恶行为而有危险,所以那些拥有尽可能大的窗户又不挂窗帘的加尔文派住宅会很风靡。」
▲ 《一帘幽梦》|很多时候
我们都可以从装修中看到女主人的少女心
危险的不只是外部,内部也有很多规制。孟子说:「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在户型图的平面空间里,居于主导地位的是生活的密度和强度。
生活的密度体现为对特定功能空间的喜好。这种喜好是真实的,不是叶公好龙,真实性是指具有极高的使用频率,不同的频率沉淀为不同的生活浓度,对个体而言,浓度高低标示了重要性的强弱。
生活的强度关乎私密和排他。比如房事是私密的、如厕是排他的。围绕着私密和排他,我们要在户型图的内部读懂小空间的组团,互斥的行为最好分属不同的组团。
▲ 《飞屋环游记》|当我们在追求房子的物质价值时
别忘了生活中最重要的还是笑声和温暖
当我们谈论一张户型图时,实际上谈论是一个集合空间,这些空间是被分割而成的,主卧、次卧、餐厅、卫生间、厨房、客厅、储物间、玄关等,我们不仅分割空间,还给其命名。哲学家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认为,任何东西一旦被人叫出名字,它就不再是原来的东西了,它失去了自己的无邪性质。
事物有了名字,在文化里才有意义。比如一张现代的户型图里的厨房,我们看不到美食王国的痕迹,也看不到对餐桌上的礼仪、厨房内的劳作以及厨房的陈设等特征的强调,更看不到对于一室之内仅有的劳动空间的尊重。
我们把太多精力用在强调功能,所以说,户型图是现代的,也是西方的。比如日本住宅重洗浴、轻如厕,二者的空间配比也就不一致。日本人重外表,化妆间会被优先考虑,韩国则家长文化浓重,会强调主卧的存在感。日韩又都好储藏,所以发展了世界领先的收纳设计。这些都是户型图的生活意见的表达。
▲ 日本大阪一处公寓的卫生间面积很小
而且和洗浴空间是分开的
关于户型图,我们有意无意地深受「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的影响。实际上,不同功能空间不是机械部件,而是如同大脑、血液、肌肉、心脏等器官的集合体,共同掌握着身体的运作。
生命体的本质是流动性,在皮肤的界限里,自由地流向不同的地方,户型图应当开启的是生活的流动模式,这种流动感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如果你面临选择新的居所,我建议你从内心出发,不要选择与你关系不大的美好;如果你摊上了不那么好的居住空间,我想请您放心,户型图给生活的余地很大,超出你的想象。
如果订制时代真的来临了,那是所有人的福音,因为我讨厌标准化。
封面图片|《阳光小美女》
作者|崔骥 编辑|张蛋汤
总编|喻潇潇 顾问|王淑琪
-商务联系-
阿牛|13311153963
微信| niuniu-fengman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