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邮政报
《中国邮政报》官方订阅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厦门日报  ·  最新!放宽至70岁 ·  昨天  
厦门日报  ·  热搜第一!多名女演员自曝曾被他侵害 ·  2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150年前的厦门鼓浪屿风物 ·  3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150年前的厦门鼓浪屿风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邮政报

奋斗最美!三见次仁曲巴,见证他的坚守与圆梦!

中国邮政报  · 公众号  ·  · 2019-04-29 18:34

正文

在藏南谷地,有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行政乡——普玛江塘,这里平均海拔5500米,人均寿命仅为45岁,是公认的“生命禁区”。33岁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邮递员次仁曲巴已经在这条邮路上坚守了13年。


昨天,次仁曲巴在北京接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表彰,这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


本报一直关注着这位坚守在“世界之巅 的邮递员,三次采访,我们见证着次仁曲巴的成长与奋斗。



0 1


2015年8月,本报“边疆邮路行” 采访组第一次在普玛江塘乡见到次仁曲巴,当时,他在那里已经工作了10年。


初次见面,记者怎么都无法把他与“年轻人”三个字联系起来,高寒缺氧已经把当时不到30岁的他“折磨”得苍老了很多。



除了平时给乡民提供邮件收寄服务外,普玛江塘乡边防派出所是次仁曲巴最主要的服务对象,这里服役的很多战士家离西藏很远,次仁曲巴就成了战士和家乡亲人间交流的纽带。对这些边防官兵而言,次仁曲巴不单单是一名乡邮员,更是他们的精神和物质支柱。



当时普玛江塘乡边防派出所教导员陈科民的一席话,让人至今回忆起来仍心里发酸:“我们不论在这里工作多少年,迟早有离开的那一天,到一个低海拔的地区调整休息。但次仁曲巴呢,他哪儿也去不了,总在这个‘鬼地方’不停地挑战着自己的生理极限和心理极限。”



还记得当时,记者问次仁曲巴为什么坚持在这个地方当邮递员,他回答 :“我的家、我的亲人在这里,我要和他们在一起,而且 我走了谁来送邮件? ”“你走了还会有其他邮递员做这件事情。”“不好找哦。”“你知不知道你们这里的人平均寿命只有45岁?”“我知道,但我不去想这些事情。”次仁曲巴一笑而过。


0 2


2018年7月23日,本报记者随“中央行业媒体西藏邮路行”采访团来到普玛江塘乡,第二次见到这位坚守在“生命禁区”的邮递员。此时,次仁曲巴的头发已所剩无几,他挽起裤腿,小腿内侧的静脉曲张十分严重,血管凸出有一个柴鸡蛋那么大。



早在2015年,次仁曲巴就患上了高血压和心脏病,并越来越严重,逐渐出现了静脉曲张的症状。山南市浪卡子县邮政分公司为了他的安全着想,把他从普玛江塘乡邮递员调岗为县分公司邮车驾驶员,承担全县9个乡镇及32个村委会的邮件投递工作。


视频来源:中青在线


“有人的地方就要有邮政服务。” 次仁曲巴一直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所以县分公司第一次给他调岗时,他并不太愿意。在曲巴心里,只要还能走路,就要在普玛江塘一直干下去。几年过去,次仁曲巴成熟了不少。他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不再固执。只有将邮政服务传递下去,才能永远践行‘有人的地方就要有邮政服务’的承诺。”


0 3


昨天在北京,本报把获奖后的次仁曲巴请到了报社,记者第三次采访了他。他身着藏服,搭配一顶宽沿毡帽,他说这是他最隆重的一身衣服,“装扮”一番的次仁曲巴显得神采奕奕。



乘着飞机跨越3700多公里,离开平均海拔5500米的普玛江塘乡,次仁曲巴第一次来到北京,走上了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颁奖台。



“我一直有一个愿望,是来首都北京看一看。”次仁曲巴被高原紫外线晒得黑黝黝的脸庞上,不时展露羞涩的微笑,“这次接受表彰,是大家对我的认可、对邮政服务的认可,也实现了我的愿望。”


在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40%、年平均气温零下7℃的“生命禁区”,坚守即是奉献!次仁曲巴在山南的风雪里,一步一个脚印走了13年,他那绿色身影,正渐渐走进全国人民的心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