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狐言论史
狐眼观文,狐言论史,游戏人间,无拘无形。但求良师,一日三省;但求益友,推腹置心。向广大朋友分享古今中外的文学大观,历史纵谈,大千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省教育厅官微  ·  唐诗宋词里的安徽·第25篇 ·  15 小时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李伟 | 中晚唐辽代天德军史事考释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狐言论史

真实历史的“赵氏孤儿”案:叔叔和侄媳的私情,引发灭门血案

狐言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9-12-18 13:48

正文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记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即“赵氏孤儿”。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义士义救遗孤的事迹,流传千年,感人肺腑。近年来又相继被著名导演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因此广为今时观众所知。


只是在比《史记》成书更早的权威春秋历史著作《左传》中,对此事的描述却大大不同,甚至是非善恶,俱都颠倒。至于事件起因,竟是一桩叔父和侄媳私通的桃色事件所引发。

晋国国君攻灭赵氏的下宫之难,历史上又被称为庄姬之乱、孟姬之乱。

晋国正卿(即首相)赵盾执政多年,大权在握,打压公室,赵氏独大,晋国国君和其他卿大夫都因此潜藏不满。

晋成公之女孟姬(《史记》误记为成公之姊,据《十三经注疏》考证),嫁给赵盾之子赵朔,生子赵武。后来赵朔早死,谥号为庄,因此孟姬又称赵庄姬。

晋国公主、赵朔之妻:庄姬

赵盾有三个弟弟赵同、赵括、赵婴齐;庄姬与他们三人,是叔父和侄媳关系。赵盾和赵朔父子死后,赵家大权、土地、财富,大都落到赵同、赵括之手。

庄姬和赵武母子在赵家成了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只有年龄相仿的小叔叔赵婴齐对她颇为关心。这么一来二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叔父和侄媳两人便天造地设,情投意合了。

《左传·成公四年》【冬,十一月,郑公孙申帅师疆许田,许人败诸展陂,郑伯伐许,取锄任泠敦之田。晋赵婴通于赵庄姬。】

另一方面,庄姬毕竟是一国公主,背后有实力尚存的晋国公室为她撑腰。赵婴齐与她相好,正意味着他这一支系和赵盾、赵朔一系,乃至于以及背后晋国国君的结盟。若等赵武长大后,他们这一派当然会对掌握赵家大权的赵同、赵括一脉构成严重威胁。

嗅觉敏感的赵同赵括兄弟洞悉这点后,当然不肯相让,经过一番激烈的家中权柄争夺战,他们大获全胜,便以堂堂正正的“杜绝家丑”为名,将赵婴齐驱逐到别国。

情人走了,眼见儿子将来前途也没了指望。庄姬因此怀恨在心,便索性掀桌子拼个同归于尽了,竟在她兄弟晋景公姬獳面前进言,称“赵同、赵括将要作乱谋反”。

晋景公:姬獳

而时任晋国正卿的栾氏家主栾书,早就忌惮赵氏势力庞大,一直打算对他们动手,得此良机当然不肯放过,便与郤氏家主郤锜一起进言,说动晋景公下决心铲除赵氏。

晋景公先下令迁都新田,离开赵氏经营多年、实力盘根错节的绛都,可叹赵同、赵括在关乎本族存亡的公事上,却全没了争夺家产时的洞察力,对此用意竟茫然无知。

然后国君下令,召集其他各大卿族一起出兵,将赵同、赵括全族斩尽杀绝,是为“下宫之难”。

庄姬之子赵武,因为是景公的亲外甥,又是首告庄姬的儿子,年纪幼小,当然没有被牵连,被景公收养于宫中。

景公本欲将赵氏领地赐给祁奚,韩氏家主韩厥曾受赵盾恩惠,进言说赵衰、赵盾父子功劳甚大,不当无后。于是在不久后,景公便立赵武为赵氏新家主,返还其领地,而并非等到他成年后。

《左传·成公八年》【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栾郤为徵,六月,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与祁奚,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周书》曰,不敢侮鳏寡,所以明德也,乃立武而反其田焉。】

此事过后,因为赵武年幼,因此赵氏领地实际上落到公室手里。赵氏族人和死忠家臣几乎全灭,实际上等同沦为公室附庸。赵氏实力被打击甚大,持续衰落了几十年,直到赵武成为晋国正卿后才复兴。

所以说: 女人是万万得罪不起的。为情人、为孩子,她们是可以抛开所有顾虑,不顾世间一切的。 自大的男人们若非万不得已,还是别将她们逼到这样的绝路为好。

血案起因似是一个女子为情夫报仇、或为幼子争产;背后正是赵氏实力过大,破坏晋国政治平衡,招致公室和其他卿大夫的围攻。而事件真凶,无非景公、栾书、庄姬三人。

赵氏亦从此和栾氏成为死仇。而《史记》版及后世传说中“赵氏孤儿”一案的奸臣“屠岸贾”,可视为以此时的正卿栾书为历史原型。其人文韬武略,实为一代枭雄,亦是晋国史上地位可与赵盾相当的政治强人。

晋国正卿:栾书(屠岸贾原型)

《左传.襄公21年》:【赵氏以原、屏之难怨栾氏。】

这也是赵盾时代过度专权带来的必然反噬:没有绝对掌控实力时,吃独食是犯众怒的。

后来赵氏正是深刻汲取了此教训,方得三家分晋,成功立国。相反对面的智伯就做了历史上的杯具典型,带领韩魏水攻晋阳时,声势何其浩大。本以为可以一家代晋,却反落得个盟友反水、身死族灭的下场。

而此事的女主角庄姬,对她儿子赵武的子孙而言,便成为了一个很尴尬的存在,一方面是他们必须尊敬和祭祀的直系母系祖先;

另一方面,又是私生活混乱、更进谗言让本家族险些灭族的罪魁祸首。毕竟此难被时人称为“孟姬之谗”。

《国语.晋语九》:【夫郤氏有车辕之难,赵有孟姬之谗,栾有叔祁之诉,范、中行有亟治之难,皆主之所知也。】

虽然故事结局,尚算圆满,可一个婴孩顺利长大成人,并在亲族尽灭的情况下,藉着其他各卿争斗不休,因缘际会重新成为正卿,执掌国政,复兴家业,本身就不是当时任何人所能预见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