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刑事辩护参考
我们只关注刑事技术、刑事侦查、刑事辩护,只谈专业,不扯风月。欢迎投稿:df979@126.com 电话:13588583412
51好读  ›  专栏  ›  刑事辩护参考

《刑事审判参考》目录(401-600号)

刑事辩护参考  · 公众号  · 法律  · 2019-06-03 15:5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刑事审判参考案例(401-600号)



【第600号】闫子洲故意伤害案——将正在实施盗窃的犯罪分子追打致死的行为如何量刑

【第599号】杨淑敏故意杀人案——在被告人翻供的情况下如何根据供证关系定案

【第598号】张东生故意杀人案——被告人具备自首要件,其亲属不配合抓捕的不影响自首的成立

【第597号】訾北佳损害商品声誉案——如何认定损害商品声誉罪中的“他人”

【第596号】法院裁定终结执行被执行人龙金罚金案——刑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罚金减免程序如何操作

【第595号】张留群受贿案——村民组组长依法从事公务的认定

【第594号】廖常伦贪污、受贿案——村民小组长在特定情形下属于“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第593号】彭佳升贩卖、运输毒品案——因运输毒品被抓获后又如实供述司法机关未掌握的贩卖毒品罪行不构成自首

【第592号】许实义贩卖、运输毒品案——毒品犯罪被告人主观明知的认定

【第591号】王微、方继民诈骗案——将他人手机号码非法过户后转让获取钱财行为如何定性

【第590号】张世明抢劫案——非同案共犯供述的证明力认定

【第589号】冯支洋等嫖宿幼女案——对嫖宿幼女罪如何进行宙查认定

【第588号】胡斌交通肇事案——超速驾车撞死人行道内行人的如何定罪量刑

【第587号】李跃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在城市主干路采用故意驾驶机动车撞击他人车辆制造交通事故的手段勒索钱财的行为如何定罪

【第586号】孙伟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醉酒驾车连续冲撞致多人伤亡的,如何定罪处罚

【第585号】蒋勇、唐薇受贿案——如何认定国家工作人员与特定关系人的共同受贿行为

【第584号】周小华受贿案——特定关系人在受贿案件中的认定问题

【第583号】杨飞侵占案——如何理解和认定侵占罪中的“代为保管他人财物”

【第582号】杨聪慧、马文明盗窃机动车号牌案——以勒索钱财为目的盗窃机动车号牌的如何定罪处罚

【第581号】龚文彬等抢劫、贩卖毒品案——诈骗未得逞后以暴力手段取得财物的如何定性

【第580号】虞正策强奸、抢劫案——在入户强奸过程中临时起意劫取财物的,能否认定为“入户抢劫”

【第579号】吴金义故意杀人案——物证提取不全或来源不清案件的证据审查

【第578号】沈容焕合同诈骗案——涉外刑事案件中境外证据的审查与认定

【第577号】谭某合同诈骗案——业务员冒用公司名义与他人签订合同违规收取货款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576号】刘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未遂的应依何标准进行处罚

【第575号】杨辉、石磊等破坏电力设备案——盗窃电力设备过程中,以暴力手段控制无抓捕意图的过往群众的不构成抢劫罪

【第574号】杨培珍挪用公款案——利用职务便利将关系单位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用于清偿本单位的债务,同时将本单位等额的银行转账支票出票给关系单位的行为,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第573号】刘珍水侵占案——涉众型刑事自诉案件可以进行合并审理

【第572号】寸跃先抢劫案——死刑案件如何切实贯彻证据裁判原则

【第571号】李彬、袁南京、胡海珍等绑架、非法拘禁、敲诈勒索案——帮人“讨债”参与绑架,与人质谈好“报酬”后将其释放,事后索要“报酬”的如何定罪处罚

【第570号】白宇良、肖益军绑架案——绑架罪未完成形态的区分

【第569号】韩霖故意伤害案——如何认定防卫过当

【第568号】张化故意伤害案——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应如何定罪

【第567号】陈玲、程刚案故意伤害——父母为教育孩子而将孩子殴打致死的如何定罪量刑

【第566号】卜玉华、郭臣故意杀人、抢劫案——共同抢劫中故意杀人案件的认定和处理

【第565号】闫光富故意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通知后到案,但在公安机关掌握部分证据后始供述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第564号】周新桥等非法经营案——刑法修正案颁布实施前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期货业务的行为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

【第563号】张群生滥用职权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单位名义擅自出借公款给其他单位使用造成巨大损失的行为如何定罪

【第562号】梁晓琦受贿案——收受无具体金额的会员卡、未出资而委托他人购买股票获利是否认定为受贿

【第561号】姚乃君等非法行医案——对罪证不足的刑事附带民事自诉案件可不经开庭审理直接驳回起诉

【第560号】卞长军等盗掘古墓葬案——盗掘古墓葬罪中主观认知的内容和“盗窃珍贵文物”加重处罚情节的适用

【第559号】贾志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案——虚假地震信息能否认定为虚假恐怖信息

【第558号】李富盗窃案——开庭审理后发现检察机关起诉的案件系自诉案件的应当如何处理

【第557号】林燕盗窃案——保姆盗窃主人财物后藏于房间是否构成盗窃既遂

【第556号】刘宝利故意杀人案——如何认定被害人过错

【第555号】胡忠、胡学飞、童峰峰故意杀人案——如何确定雇凶者与受雇者的罪责

【第554号】房国忠故意杀人案——醉酒状态下实施犯罪,量刑时可否酌情考虑导致行为人醉酒的原因

【第553号】李陵、王君亚等贩卖、运输毒品,非法买卖、运输枪支、弹药案——被告人到案后不认罪的,如何认定其犯罪事实

【第552号】胡元忠运输毒品案——人“货”分离且被告人拒不认罪的,如何运用间接证据定案

【第551号】闵光辉、马占霖、帕丽旦木·买森木贩卖毒品案——如何确定毒品犯罪案件的地域管辖

【第550号】周桂花运输毒品案——被告人以托运方式运输毒品的,如何认定其主观明知

【第549号】龙正明运输毒品案——被告人到案后否认明知是毒品而运输的,如何认定其主观明知

【第548号】李良顺运输毒品案——被告人以高度隐蔽的方式运输毒品,但否认明知的,如何认定

【第547号】冯忠义、艾当生贩卖、运输毒品案——对同时为自己和他人运输毒品的被告人,应如何量刑

【第546号】王会陆、李明等人贩卖、运输毒品案——共同犯罪中罪责相对较小但系毒品再犯的,亦应从严惩处

【第545号】依火挖吉、曲莫木加、俄木阿巫贩卖、运输毒品案——审理先归案被告人过程中,在逃的共同犯罪嫌疑人归案的,应如何处理

【第544号】呷布金莫贩卖毒品案——对贩卖毒品数量刚达到死刑适用标准,但系毒品惯犯的,如何量刑

【第543号】龙从斌贩卖毒品案——对毒品犯罪数量接近实际掌握的死刑适用标准,又系毒品再犯的,如何体现从重处罚

【第542号】贺建军贩卖、运输毒品案——保外就医期间再犯毒品犯罪的应当认定为毒品再犯

【第541号】吴乃亲贩卖毒品案——罪行极其严重,虽有重大立功,但功不抵罪,不予从轻处罚

【第540号】张树林等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对有重大立功表现但罪行极其严重的被告人如何量刑

【第539号】马良波、魏正芝贩卖毒品案——被告人提供的在逃犯的藏匿地点与被告人亲属协助公安机关抓获该人的实际地点不一致的,能否认定为立功

【第538号】申时雄、汪宗智贩卖毒品案——如何认定毒品犯罪案件中的数量引诱

【第537号】王佳友、刘泽敏贩卖毒品案——对有特情介入因素的案件如何量刑

【第536号】赵敏波贩卖、运输毒品案——未进行毒品含量鉴定的新类型毒品案件应如何量刑

【第535号】李昭均运输毒品案——如何把握运输氯胺酮犯罪的死刑适用标准

【第534号】王丹俊贩卖、制造毒品案——如何把握新型毒品案件的法律适用标准

【第533号】李补都运输毒品案——被告人运输毒品数量大,但不排除受人雇佣的,如何量刑

【第532号】吉火木子扎运输毒品案——如何把握运输毒品案件中毒品数量与死刑适用的关系

【第531号】赵扬运输毒品案——如何把握运输毒品罪适用死刑的一般标准

【第530号】侯占齐、李文书、侯金山等人走私、贩卖毒品案——对家族式毒品共同犯罪中作用相对较小地位相对较低的主犯,可酌情从轻判处刑罚

【第529号】吴杰、常佳平、信沅明等贩卖毒品案——如何区分贩毒网络中主要被告人的罪责

【第528号】武汉同济药业有限公司等四单位及孙伟民等人贩卖、运输、制造、转移毒品案——不明知他人购买咖啡因是用于贩卖给吸毒人员的情况下,违规大量出售咖啡因的行为不构成贩卖毒品罪

【第527号】詹伟东、詹伟京盗窃案——通过纺织品网上交易平台窃取并转让他人的纺织品出口配额牟利的行为如何定罪

【第526号】毛君、徐杰非法侵入住宅案——入户盗窃财物数额未达到盗窃罪定罪标准,严重妨碍他人的居住与生活安宁的,可以按非法侵入住宅罪定罪处罚

【第525号】王秋明故意伤害案——被告人在案发后电话报警的行为是否成立自首

【第524号】索和平故意伤害案——故意伤害致死尊亲属的如何量刑

【第523号】陈金权故意杀人案——故意杀人案件能否由人民法院作为自诉案件直接受理

【第522号】翁见武故意杀人案——被告人报警后又继续实施犯罪行为的,是否构成自首

【第521号】王乾坤故意杀人案——聚众斗殴既致人死亡又致人轻伤的,如何定罪处罚

【第520号】李洪生强迫交易案——使用暴力强行向他人当场“借款”并致人轻伤的如何定罪处罚

【第519号】李宁侵犯商业秘密案——如何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中的经营信息与重大损失

【第518号】达瓦加甫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案——出售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前已持有的雪豹皮如何定罪处罚

【第517号】张彪等寻衅滋事案——以轻微暴力强索硬要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516号】刘宏职务侵占案——用工合同到期后没有续签合同的情况下,原单位工作人员是否符合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要件

【第515号】徐通等盗窃案——先前宣告的数个缓刑均符合撤销条件的,审判新罪的人民法院可以同时撤销缓刑

【第514号】陆振泉强奸案——如何认定强奸致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第513号】程文岗等故意伤害案——共同犯罪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与部分被告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如何处理

【第512号】杨飞故意杀人案——对于被告人拒不认罪且无目击证人的案件,如何运用间接证据定案

【第511号】张俊杰故意杀人案——同事间纠纷引发的杀人案件应慎用死刑

【第510号】马平华挪用公款案——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原国企中国家工作人员的主体身份如何认定

【第509号】夏某理等人敲诈勒索案——拆迁户以举报开发商违法行为为手段索取巨额补偿款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

【第508号】范军盗窃案——偷配单位保险柜钥匙秘密取走柜内的资金后,留言表明日后归还的行为仍然构成犯罪

【第507号】王立刚等故意伤害案——如何区分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

【第506号】赵东波、赵军故意杀人、抢劫案——预谋并实施抢劫及杀人灭口行为的应如何定性

【第505号】尚知国等重大劳动安全事故案——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出现竞合时应如何处理

【第504号】冯留民破坏电力设备、盗窃案——结合司法解释看破坏电力设备罪与盗窃罪的竞合

【第503号】王桂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销售伪劣产品、虚报注册资本案——向药品生产企业销售假冒的药品辅料的行为如何定

【第502号】张威同挪用公款案——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单位使用,没有谋取个人利益的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第501号】高国亮、李永望等贩卖、制造毒品案——加工、生产混合型毒品“麻古”的行为能否认定为制造毒品罪

【第500号】赵廷贵贩卖毒品案——贩卖含量极低的海洛因针剂,如何认定毒品数量并适用刑罚

【第499号】吴灵玉等抢劫、盗窃、窝藏案——揭发型立功中“他人犯罪行为”的认定

【第498号】卞修柱抢劫案——对推卸责任型翻供如何进行审查判断

【第497号】何永国抢劫案——审理共同犯罪案件后到案被告人时,对先到案共犯人的生效裁判文书所采信的证据如何质证

【第496号】俞志刚绑架案——绑架犯罪人绑架他人后自动放弃继续犯罪的如何处理

【第495号】谭荣财、罗进东强奸、抢劫、盗窃案——强迫他人性交、猥亵供其观看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494号】余志华诈骗案——将租赁来的汽车典当不予退还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第493号】吴孔成盗窃案——保外就医期间重新犯罪的如何计算前罪未执行的刑罚

【第492号】朱影盗窃案——对以盗窃与诈骗相互交织的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第491号】侯吉辉、匡家荣、何德权抢劫案——在明知他人抢劫的情况下,于暴力行为结束后参与共同搜取被害人财物的行为如何定罪量刑

【第490号】肖明明故意杀人案——在盗窃过程中为灭口杀害被害人的应如何定性

【第489号】陈宗纬、王文泽、郑淳中非法经营案——超越经营范围向社会公众代理转让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是否构成犯罪

【第488号】惠庆祥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如何认定非法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第487号】姚凯高利转贷案——套取银行的承兑汇票是否属于套取银行信贷资金

【第486号】朱海斌等制造、贩卖毒品案——制造毒品失败的行为能否认定为犯罪未遂

【第485号】孙立平等盗掘古墓葬案——如何认定盗掘古墓葬罪中的既遂和多次盗掘

【第484号】虞秀强职务侵占案——利用代理公司业务的职务之便将签订合同所得之财物占为己有的,应定职务侵占罪还是合同诈骗

【第483号】马俊、陈小灵等盗窃、隐瞒犯罪所得案——在盗窃实行犯不知情的情况下,与销赃人事先约定、事后出资收购赃物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共犯

【第482号】王建利等抢劫案——对抢劫国家二级以上文物的应如何量刑

【第481号】弓喜抢劫案——在意图抢劫他人数额巨大财物的过程中致人轻伤,但未抢得财物的,是否认定为“抢劫数额巨大”

【第480号】李春伟、史熠东抢劫案——未成年人犯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也可以适用免予刑事处罚

【第479号】徐开雷保险诈骗案——被保险车辆的实际所有人利用挂靠单位的名义实施保险诈骗行为的,构成保险诈骗罪

【第478号】马素英、杨保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如何理解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中的“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

【第477号】王国全抢劫案——如何认定抢劫致人死亡

【第476号】赵春昌故意杀人案——如何认定“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的自首

【第475号】颜克于等故意杀人案——“见死不救”能否构成犯罪

【第474号】吴江故意杀人案–如何处理因恋爱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

【第473号】谈文明等非法经营案——擅自制作网游外挂出售牟利如何定性

【第472号】张国涛信用卡诈骗案——如何认定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范围

【第471号】潘儒民、祝素贞、李大明、龚媛洗钱案——上游犯罪行为人尚未定罪判刑的如何认定洗钱罪

【第470号】马平、沈建萍受贿案——以房产交易形式收受贿赂的犯罪数额认定问题

【第469号】苏同强、王男敲诈勒索案——如何理解与认定刑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盲人”犯罪

【第468号】沈利潮抢劫案——行政拘留期间交代犯罪行为的能否认定自首

【第467号】张正权等抢劫案——如何正确认定犯罪预备

【第466号】韩维等抢劫案——非法进入他人共同租住的房屋抢劫是否属于“入户抢劫”

【第465号】刘兵故意杀人案——如何认定自动投案中的“形迹可疑”

【第464号】田成志集资诈骗案——亲属提供线索抓获犯罪嫌疑人的能否认定自首

【第463号】庄木根、刘平平、郑斌非法买卖枪支、贩卖毒品案——非法买卖枪支时以毒品冲抵部分价款行为如何定性

【第462号】高建华等贪污案——使用公款购买房屋构成贪污的,犯罪对象是公款还是房屋

【第461号】王一辉、金珂、汤明职务侵占案——利用职务便利盗卖单位游戏“武器装备”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第460号】陈建伍盗窃案——盗窃邮政局金库中存放的邮政储汇款是否构成盗窃金融机构

【第459号】杜益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共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中,被告人如实供认公安机关没有掌握的其致人死亡的关键情节,是否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第458号】吕升艺故意杀人案——最高法院复核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量刑适当,但定罪不准的,可以直接改判罪名并核准死刑

【第457号】宗爽合同诈骗案——以签订出国“聘请顾问协议书”为名骗取他人钱财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456号】杨永胜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未遂的是否作为犯罪处理

【第455号】张俊等走私普通货物案——单位责任人员在实施单位犯罪的同时,其个人又犯与单位犯罪相同之罪的,应数罪并罚

【第454号】陈焕林等挪用资金、贪污案——无法区分村民委员会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款项性质的如何定罪处罚

【第453号】张建国贩卖毒品案——如何理解和把握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关于“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的规定

【第452号】贺豫松职务侵占案——临时搬运工窃取铁路托运物资构成盗窃罪还是职务侵占罪

【第451号】黄艺等诈骗案——设置圈套诱人参赌,以打假牌的方式“赢取”他人钱财的行为构成赌博罪还是诈骗罪

【第450号】蒋勇、李刚过失致人死亡案——如何区分共同间接故意杀人与过失致人死亡

【第449号】余华平、余后成被控故意杀人案——如何把握故意杀人案件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

【第448号】古展群等非法经营案——如何认定非法买卖、运输盐酸氯胺酮注射液行为的性质

【第447号】樟树市大京九加油城、黄春发等偷税案——行为人购进货物时应当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而未索要,销售货物后没有按照增值税征管规定纳税,从而偷逃应纳税款的,在计算偷税数额时,应当减除按照增值税征管规定可以申报抵扣的税额

【第446号】顾荣忠挪用公款、贪污案——由国有公司负责人口头提名、非国有公司聘任的管理人员能否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第445号】廖渭良等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案——非法占用园地、改变园地用途的能否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定罪处罚

【第444号】肖芳泉辩护人妨害作证案——辩护人妨害作证罪中的“证人”是否包括被害人

【第443号】张舒娟敲诈勒索案——利用被害人年幼将其哄骗至外地继而敲诈其家属钱财的能否构成绑架罪

【第442号】焦军盗窃案一一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间重新犯罪如何计算未执行完毕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

【第441号】谷贵成抢劫案——如何把握转化抢劫犯罪既遂未遂的区分标准

【第440号】韩宜过失致人死亡案——无充分证据证实伤害行为与伤害后果有因果关系的,不能认定成立故意伤害罪

【第439号】韩正连故意杀人案——如何认定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的主观故意

【第438号】陈佳嵘等贩卖、运输毒品案——协助司法机关稳住被监控的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立功

【第437号】周建龙盗窃案——向被害人投案的行为是否认定为自首

【第436号】粟君才等抢劫、非法持有枪支案——为抢劫而携带枪支,抢劫中未使用枪支的,不是持枪抢劫

【第435号】胡经杰、邓明才非法拘禁案——为寻找他人而挟持人质的行为构成何罪

【第434号】赵金明等故意伤害案——持刀追砍致使他人泅水逃避导致溺水死亡的如何定罪

【第433号】李明故意伤害案——为预防不法侵害而携带防范性工具能否阻当防卫的成立

【第432号】杨某某故意伤害案——明知先行行为会引发危害后果而不予以防止的行为构成故意犯罪

【第431号】彭崧故意杀人案——被告人吸食毒品后影响其控制、辨别能力而实施犯罪行为的,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

【第430号】王某贩卖毒品案——对以非常规形式存在的毒品应如何定性及对涉及多种类毒品的犯罪案件如何量刑

【第429号】孟广超医疗事故案——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根据民间验方、偏方制成药物诊疗,造成就诊人死亡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428号】罗扬非法处置查封的财产案——明知房产被依法查封而隐瞒事实将房产卖与他人并收取预付款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427号】张超群、张克银盗窃案——窃取他人挖掘机电脑主板后向被害人索取钱财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第426号】王珂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蔡明喜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案——刑法第二百二十七条中的“其他有价票证”如何认定

【第425号】李路军金融凭证诈骗案——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以换折方式支取储户资金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还是金融凭证诈骗罪

【第424号】张北海等人贷款诈骗、金融凭证诈骗案——伪造企业网上银行转账授权书骗取资金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第423号】林永杰、卢志强走私普通货物案——走私仿真枪犯罪案件中的有关鉴定和计税依据问题

【第422号】王铮贪污、挪用公款案——已办理退休手续依然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仍构成挪用公款罪主体

【第421号】贺淑华非法行医案——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因并发症死亡,非法行医人对其死亡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第420号】孟动、何立康盗窃案——如何认定网络盗窃中电子证据效力和盗窃数额

【第419号】王艳重婚案——恶意申请宣告配偶死亡后与他人结婚的的行为构成重婚罪

【第418号】张勇故意伤害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民事部分的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第417号】谭慧渊、蒋菊香侵犯著作权案——对于司法解释是否需要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第416号】蓑口义则走私文物案——走私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化石的行为应以走私文物罪定罪处罚,走私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化石以外的其他古生物化石的行为不能以走私文物罪定罪处罚

【第415号】孙贤玉交通肇事案——交通肇事逃离现场后又投案自首的行为能否认定“肇事逃逸”

【第414号】田嫣、崔永林等贩卖毒品案——犯罪分子亲属代为立功的能否作为从轻处罚的依据

【第413号】练永伟等贩卖毒品案——如何区分犯罪集团和普通共同犯罪

【第412号】张泽容、屈自强盗窃案——盗窃定期存单从银行冒名取款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411号】何荣华强奸、盗窃案——如何理解“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第410号】蔡世祥故意伤害案——虐待过程中又实施故意伤害行为致人死亡的如何定罪

【第409号】王兴佰、韩涛、王永央故意伤害案——共同故意伤害犯罪中如何判定实行过限行为

【第408号】陈卫国、余建华故意杀人案——对明显超出共同犯罪故意内容的过限行为应如何确定罪责

【第407号】方俊受贿案——国家工作人员以“劳务报酬”为名收受请托人财物的应认定为受贿

【第406号】刘某挪用公款案——国有公司长期聘用的管理人员是国有公司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还是受国有公司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第405号】宋光军运输毒品案——因同案犯在逃致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地位、作用不明的应慎用死刑

【第404号】陆惠忠、刘敏非法处置扣押的财产案——窃取本人被司法机关扣押财物的行为如何处理

【第403号】王贺军合同诈骗案——以签订虚假的工程施工合同为诱饵骗取钱财的行为是诈骗罪还是合同诈骗罪

【第402号】范昌平抢劫、盗窃案——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发现漏罪被判决后仍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是否需要重新核准

【第401号】魏建军抢劫、放火案——抢劫过程中致人重伤昏迷,又放火毁灭罪证致人窒息死亡的,是抢劫致人死亡还是故意杀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