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人说
投资人说,致力于寻找具有匠人精神的投资人,多角度呈现投资人所看到的世界,经常关注我们你可以获得充满趣味的思维启迪,还有接地气的创投方法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饕餮海投资  ·  黑铁时代 ·  11 小时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最后的空头 ·  昨天  
聪明投资者  ·  财神到!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人说

ATM Capital 梁民俊:东南亚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

投资人说  · 公众号  · 投资  · 2019-06-17 18:07

正文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投资人说



出海是近期创投圈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近期, 青桐资本围绕出海话题,已举办了一系列线上分享活动。 继戈壁创投、麦星投资分享了中东 、非洲的出海机遇后,6月12日ATM Capital又带我们走进了东南亚,深入了解了当地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


以下为 ATM Capital投资合伙人梁民俊 在“青桐大咖说”第43期上的重点分享内容:

  • 东南亚概况

  • 东南亚数字经济格局

  • 东南亚数字经济中的中国机遇



ATMCapital是一家具有中国背景,深耕东南亚的风险投资基金,可以说是 第一支专注于东南亚的中国资本,重点关注投资物流、新零售、金融科技、产业互联网四大领域。


ATMCapital团队由中国和东南亚的专业人士组成。基金基石投资人包含阿里巴巴eWTP科技创新基金、东南亚第一大快递公司&手机厂商创始人、Sogou CEO王小川和58集团等两地顶级企业及企业家。



东南亚概况


东南亚地域面积457万平方公里,人口6.6亿,面积和人口都接近中国的一半。但是它的人口平均年龄仅30岁左右,比中国要年轻很多。


东南亚主要包括印尼、越南、菲律宾、马来、泰国、新加坡等11个国家。根据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东南亚人均GDP大概是4300美元。最近十多年以来,GDP增速都比较快,一直保持在5%到6%之间,各个国家会有点区别。这个数字跟中国相比,大家可能觉得不算高,但是 放眼全世界总体,除了中国和印度,东南亚是这十年来发展最快的。


东南亚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方,也是除了中国本土和港澳台之外,受中华文化影响最大的区域。东南亚也是华裔人口占比最高的区域,新加坡为80%,马来西亚30%,印尼8%。


综合以上情况, 东南亚相当于十年前的半个中国,对于现在想发展出海业务的中国企业(或个人),东南亚应该是的第一个最优先选择。 地理上离中国最近,今天从深圳坐飞机去曼谷,时间不过2个小时。大家文化差异也很小,沟通也便利。



东南亚各国特点



印尼: 东南亚人口第一多,有2.7亿人口。


越南和柬埔寨: 东南亚区域里经济发展最快的。近年GDP增速都在7%以上。


新加坡: 国家虽然非常小,但非常有钱。人均GDP在2018年已经达到5.8万美元,与美国水平相当,差不多是中国的6-7倍。


马来西亚: 东南亚人均GDP第二高,达9600美元,略高于中国。


泰国: 旅游业最发达,人均收入相对来说是东南亚第三,差不多6000多美元。 很多新的业务玩法从泰国开始做,是不错的选择。


菲律宾: 东南亚人口第二多,1.1亿。可能很多人没有想到,菲律宾是东南亚第二大人口国。



整个东南亚,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他们加在一起人口为3500万左右,人均收入相对比较高,可以认为是中国的一二线城市。


第二个层次,印尼、越南、泰国、菲律宾。 这4个国家构成了整个东南亚的主体,人口总和占整个东南亚的近80%,人均GDP也跟整个区域差不多。


第三个层次,其他国家。


所以去东南亚创业, 如果做针对普通消费者的业务,可以选择第二个层次的印尼、越南、泰国、菲律宾。如果做比较高端的业务,可以从第一个层次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开始。至于其他国家,目前收入还比较低,制造业去那边应该还有机会,其他的业务相对时机还早。



东南亚数字经济发展快



东南亚的数字经济实际上已经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大概相当于中国5-10年前,它目前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其实已经比较健全。


整个区域,特别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越南、泰国、菲律宾这几个国家,他们的4G网络已经很普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整个市场的主流,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数已经超过整个区域人口的一半。另外,他们的上网时间,使用互联网各项服务的频次正在迅速提升, 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间在已在全球区域排名靠前。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有了良好的上网习惯,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就比较容易推广。


另外,根据Google2017年的预测,到2025年整个区域互联网经济的交易金额规模可达2400亿美元。这个互联网经济指的是,所有通过互联网发生的交易。不过,根据2018年以及2019上半年以来的发展情况,会发现这个预测偏保守了。 到2025年,我们认为至少是3000亿美元的规模,甚至到3500亿。


整个东南亚的数字经济已迎来快速发展期, 对于创新者,现在是进入东南亚的最佳时机。



东南亚数字经济 巨头已初现



当前,东南亚数字经济格局有三个趋势:


1. 巨头初现


已有3家独角龙,估值在百亿美元以上的公司,且这三家公司背后都有中国资本的支持。


Grab, 它覆盖整个东南亚,业务内容包括共享出行、外卖,以及钱包,可以理解为东南亚版“滴滴+美团+支付宝”。尽管业务范围很大,但整个业务的渗透率距离这三个中国互联网巨头还差很远。Grab背后有滴滴和软银等投资机构的支持。


Go-jek, 业务和Grab非常像,主要覆盖地区是印尼,在印尼市场的渗透率远远高于Grab。因为它占据了东南亚最大的市场,这也使得它成为一个百亿美元的公司。现在也开始拓展到印尼之外地区。Go-jek背后有腾讯、京东等机构的支持。


SEA, 可以理解为东南亚的小“腾讯+阿里巴巴”。它的核心业务包括两个,一个游戏运营,现在整个东南亚最大的游戏运营平台。另一个是电商平台Shopee,现在从交易量上讲,已经超越了阿里巴巴收购的Lazada,成为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电商平台。SEA创始人是大陆人,电商业务运营团队也是大陆为主,所以对中国大陆的情况非常熟悉,不过现在他们已经扎根在东南亚。SEA很早就已经被腾讯投资,腾讯是大股东之一。


2. 多家独角兽诞生


除了三巨头之外,还有多家独角兽公司正在快速发展。


Lazada, 本来是东南亚第一大电商,现在虽然被Shopee超越,但也有自己的特色。目前已经是阿里旗下的一部分,发展很快,估值已超50亿美元。


J&T, 是覆盖整个东南亚的快递公司,可以认为是东南亚版“顺丰”,业务发展也非常快,估值已超15亿美元。


Tokopedia, 印尼版“淘宝”。它发展最早,流量非常大,现在估值也很高。阿里巴巴和软银都是其重要的股东。


VGN, 越南版“腾讯”。它是越南很早的游戏平台,腾讯也有投资。现在它也有支付,也在做自己的电商,在整个越南的覆盖率比较高。在整个东南亚,它是唯一一个有自己社交工具的集团。


Zilingo, 发源于泰国的电商。它包括时尚电商,包括B2C,包括B2B,相当于“阿里巴巴+淘宝”的模式,所以在泰国本身有很大的影响。去年,Zilingo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也是近期市场上比较亮眼的一家公司。


3. 新兴公司不断出现


在诸多领域开始有新公司进入,但是还没有巨头出现,这是很好的创业机会。 包括消费信贷、供应链金融、母婴、仓储物流、数字娱乐等领域,都有很多公司开始诞生。有些领域可能还没有比较不错的公司,总体而言处在相对早的阶段,但是很有发展潜力。


前段时间,蚂蚁金服在印尼投了一家公司,叫Akulaku,模式类似于“趣店”,为大学生及年轻人提供线上大金额商品的分期付款。Akulaku的创始人之前是中国平安银行的员工,虽然公司成立只有三年多,但发展很快。


类似的的故事还有很多,所以东南亚有很多创业机会,未来十年是黄金期。



东南亚数字经济的中国机遇


对于中国的创业企业(个人)、资本来说,东南亚数字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多机会点。根据ATM Capital对市场的观察,以下几大方向大家可以重点关注:


1. 供应链


迄今为止,甚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可以生产所有商品的世界工厂。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东南亚的人力、位置、政策等优势,促进消费与外贸。


人力成本低,东南亚现在的人力成本,相当于10-15年前的中国。地理位置便利,东南亚去向美国、欧洲海运都比较方便。政策优势,现在的中美贸易摩擦,应该不是短期现象,而且会影响世界贸易的格局。而东南亚处在两大国中间,会受到这两大国的支持。


同时, 因为本地国家工业基础比较差,本地很难建立起一个非常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所以对于我们,有两大类机会:


第一类机会是工厂转移。 如果你在中国已经有成体系的生产工厂,可以将工厂转移到越南、泰国、菲律宾,或者是印尼。


第二类机会是商品售卖。 将中国制造的商品,特别是在当今中国依然有制造优势的商品,通过各种渠道(电商or传统零售)售卖到东南亚去。 这里面机会很大,尤其是一些新兴的消费品,像消费电子,时尚用品,家居产品等。今天东南亚的电商平台50%都是中国商品。


2. 技术输出


如今, 中国数字经济的技术实际上已经非常发达,而这个在东南亚其实很欠缺。 在中国,懂计算机的工程师可能上千万人。而整个东南亚在过去的教育体系里更多侧重在商科、旅游、人文、语言等等,在技术方面的教育比较欠缺的,整个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比中国也要低一些。很多做的比较好的当地公司,要么聘请中国大陆人,要么聘请外国人。


因为受教育体系的影响,导致了东南亚整体技术能力欠佳。本地的大公司会在中国,甚至在印度设立研发公司,雇佣当地的IT人才。而中国,无论是技术人才,还是技术产品,都已经非常齐备。


所以 我们可以把技术优势产品化,当成数字产品,输出到东南亚。 我们要做的无非就是,找到区域里面有需求的产品和场景,进行本地化改造。比如说做一些SaaS的解决方案,经过本地化,提供给当地的各个行业。


今天在东南亚, 已经 有一些中国公司去为当地提供所谓的FinTech服务,做大数据,做系统外包,做各种基于云的系统服务等。这种做法,在当地其实很受欢迎。 因为当地的偏传统行业,技术能力跟我们相差甚远,像银行、证券、保险这类机构差距可能在十年以上。所以,做技术的公司可以考虑去东南亚看看,那里机会很大。


3. 投资


短短十多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饕餮海投资  ·  黑铁时代
11 小时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最后的空头
昨天
聪明投资者  ·  财神到!
5 天前
午夜漫画站  ·  中国诡实录《雪山尸虫》
8 年前
健康时尚百科  ·  红色这么搭,过年美到家!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