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经过三天的考察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当地的富饶的经济、美丽的山水、深厚的文化底蕴处处呈现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相交融的独特之美。
在这三天中日程随紧不过我也尽量感受当地的文化特点及风土人情,以方便我更好地去阅读这一方历史。我觉得苏杭具有中国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很多美好的浪漫的爱情故事也都发生在这。如果说把北方历史及江南历史做一个比较的话,那北方的历史像是连绵不绝的山峰高大而深厚,江南的历史像是潺潺的溪水恬静一般的流淌,让人觉得那么的心旷神怡。
可能江南人独有的浪漫主义情怀,所导致他们的设计极为细腻而又不适那种独有的灵气。我感觉这边不是在做设计而是在享受设计。这边设计时常说的一句话可能在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的设计态度及状态,我“色”故我在(这里的“色”字是指色彩及设计的含义)。
浙江杭州地区博物馆设计特点及思想
由于杭州的渊源的历史还有那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所以导致这的博物馆也有它鲜明的特点。比如在这里就有江南水乡博物馆、伞博物馆、扇博物馆、丝绸博物馆、西溪湿地博物馆等而这些全都是国家级博物馆,在这大大小小的馆有上千家之多。
这边的设计无处不体现出细致、明快、简洁而又富有情感的设计。展馆内部采用大量的场景及、互动项目及高科技手段,而这些手段的运用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合情合理的运用到每一处。他们更多的是注重参与性及互动性而不是平铺直叙似的说教式传播。它会勾出你的兴趣点让你主动去了解他,而不是被动式说教。灯光及材料的运用也很成熟,而却利用灯管及材料的特点营造出独有的视觉效果。大量运用对比,阵列等一些设计手法表现的都非常到位。平面展板与环境相融一体,字体大小及版面设计相得益彰做的都非常的恰到好处。
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相比较其他馆是比较失败的无论从风格定位、空间划分、材料与灯光的运用、展板的设计都有一定的漏洞及不足在这里我一一的详解一下浙江省博物馆的一些好与不好的地方作一个详细的分析。
第一:公共空间部分
大厅设计的整齐大气顶与地面相互呼应,空间做的也比较大,每个展厅走线都很明显。大厅的设计导致展馆内部全部是逆时针走向。不过我感觉这边的博物馆并不注重主辅展现之分,更注重的是整体氛围的把控。
第二:历史部分
序厅的设计整体感觉不是很大气,设计过于简单设计元素之间没有联系,正中间投影由于自然光的影响基本看不清。不过正中间的材质用的是钢板用的还是比较有质感的。
展墙设计颜色用的比较多显得比较乱,灯光上的运用也比较散,并没有大馆的气势。
场景设计的太平只是简单的复制,不生动。灯光运用也比较散,做的比较小气。
在这里我做个对比左面是浙江省博展柜内部陈列设计右边是河南省博展柜内部陈列设计,很明显两边展柜内部陈列的设计整体性及展板与文物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差别。浙江省博虽说文物陈列比较有次序可是与展板之间就相对比较独立,而却展板抢过文物,而河南省博主次很明显很整体文物与展板相得益彰。
这个场景是我认为本展馆最成功的场景,前景的实物与后面的油画创作结合的非常完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场景面积太小了。
这两张图看出本展馆的材质与灯光的搭配并不是很好,整个展厅都运用了蓝色真石漆材质整体感觉档次不高而却做工也不是很好,灯光光点不匀。残疾人坡道设计的不合理这些都是设计上的硬伤。
第三抗战部分
本展馆亮点不是很多,不过我认为这个监狱的场景做的还是比较有味道的。多媒体和场景结合的非常巧妙,一个是真实的场景一个是利用投影技术做出剪影的效果,利用这种实与虚的对比形式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立体而却表现非常到位。
为了形象地表现国民党右派在北伐战争后对 共产党人的迫害,我们象征性地复原了 浙江陆军监狱 局部。观众可穿 梭在狭窄 的通道里,高墙上的小窗,锈渍斑斑的铁门,通道的尽头是走向不归路的共产党人的身影。在阴暗、潮湿的监狱环境中,透过铁门,观众可以观看或下棋、或作诗、或看书的雕塑,感受身陷囹圄的革命党人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场景中设置了互动式听音装置,观众可以听到当年狱中革命志士所作的诗文等。
这个电动图表充分利用了空间关系很好的表现了内容的本质。地面上的地图表示的重点战役上都有一个触摸屏来介绍这个战役的相关内容,构思很巧妙很很符合主题。
这部分设计我觉得也比较有意思的,这是一个烈士名录做成抽拉式的展板可以随意翻阅。优点是它节省很大的空间也有可能这部分人名也不是很重要所以采取这种设计方式。不过缺点太不引人注意不仔细看还以为三个装饰柱。
展板与展柜的结合也比较有新意,打破了传统的通体柜里面悬挂展板的模式,异性展柜与展板相结合。不过文字过高有些文字看不清。
艺术品创作太过粗糙人物设计不够生动,场景表现的都不是很到位。
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古琴
古琴是中国士人文化的代表,具有极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突出展览空间的“深邃和高雅”,甚至某种程度上“玄”的意味,是我们在审美风格设定中特别强调的。
序厅通过光电技术体现琴的概念。琴弦上的光效变化,配上琴曲的节奏,将观众带入空灵的古琴世界。
伯牙的《高山流水》是古典琴曲中最具典型性的曲目,不仅是古琴成为独立乐器的标志,也成为文人雅土心心相印的象征。本场景用写意的白色人物雕塑结合大幅的水墨动画背景,表现伯牙陶醉在和谐的自然中,得悟琴之妙趣的情景。
在展厅结尾的地方安排了一个概念性的文
人琴房,撷取了芭蕉、兰花、宝剑这些具有
文人意趣的象征物来渲染气氛。这是一个互
动的空间,有意者可弹奏一曲。
古琴展厅做的比较成功是在有限的展现面积的情况下做的比较整体、统一整体氛围渲染的很好,伴随着古琴的伴奏和整体灯光氛围的营造及文物和场景的有序的摆放使得整个展厅有种琴瑟和选的感觉。
对于这个设计,您有什么感想
欢迎点赞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