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底线思维
深度资讯体验,独家解读分析,政治经济学者每日提供深度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观海新闻  ·  跨省履新4个月后,她拟晋升市委书记 ·  2 天前  
观海新闻  ·  跨省履新4个月后,她拟晋升市委书记 ·  2 天前  
中国政府网  ·  这12种首次违法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 ·  3 天前  
半月谈  ·  打卡 | 我国的“双亚冬之城”是哪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底线思维

从《流浪地球》开始,中国电影真正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底线思维  · 公众号  · 政治  · 2019-02-15 14:06

正文


从《战狼二》开始,吴京就已经在破坏电影市场的规则了。

之前电影市场的规则就是靠明星带流量,明星导演、明星演员,以及这几年火起来的各种流量明星。很多电影就是为了定向的捧某个人,最典型的比如《长城》。

十几年前,这个模式还是很成功的。比如《建国大业》、《建党大业》,都是把这个模式发挥到了极致,纯粹靠数明星就撑起了一个片子。

在这种模式下,片酬占制作成本的比例非常高,最高的甚至达到了七八成,这些流量明星的片酬也跟着节节攀升,动辄几千万,普通的电影根本承担不起。

过去这十几年里,口碑好的电影往往明星比较少,而明星比较多的电影往往口碑不怎么样,票房也不怎么样,原因也就在这里。

比如冯小刚这些年的几个片子,口碑比较好一些的,如《我不是潘金莲》、《芳华》,其实都不怎么用明星。正因为不怎么用那种高片酬的流量明星,所以在制作上的投入可以更多。


《战狼二》实际上就已经破坏了这个商业模式,片酬在制作成本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不用流量明星,把成本主要集中用在制作方面,结果成了爆款,创下了票房纪录。

《流浪地球》也是同样的模式。不用流量明星,坚决控制片酬在制作成本中的比例,黄晓明不演拉倒,找了吴京,结果吴京不要片酬也行,后来还自己投了钱。

试想,如果《战狼二》用了一大堆流量明星,动不动一个明星几千万的片酬,吴京就是有天大的本事,到哪儿去弄那么多武器装备来拍片子,来制作特效?

而且,过去这几年里,流量明星电影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洗钱。看上去明星们片酬特别高,但并不都是被明星个人拿走了,回扣占的比例很高。

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年P2P特别火的时候,那些来钱特别容易、特别快的P2P公司特别热衷于投资拍电影的原因,因为这是把集资来的钱以最短的时间装进自己口袋的方式。

在这个意义上,《战狼二》和《流浪地球》的模式不但破坏了原来的电影产业的商业模式,而且破坏了这个行业的一些潜规则和明规则。


而且,2018年这种模式正在取代原来的商业模式,口碑比较好的几个片子,都是不用大明星和流量明星的,就用一些不怎么知名的演员,反而票房很成功。比如《我不是药神》,就是这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