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为大家推送了一篇关于家暴的报道《在一起的第十天,他烧了我的身体》,报道中,受害者桂翠因为一次口角,身体被男友用酒精点燃。面对施暴者的胁迫,桂翠没有第一时间报警,她一度寄望于对方的假意“善良”,却最终被对方背叛。
在报道的最后,我们问了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你日常生活中看见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你会伸出援手吗?
让我们意外的是,68%的人选择了“会”——这个答案比我们预料中的要更多。要知道,在一年前腾讯新闻做的一个街头实验里,我们测试了在眼前发生家暴时,大家会不会选择制止。
第一次实验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事后的采访里,有人提出“家暴是私事,外人,不好管。”
第二次,终于有人出来制止。在场的人,有的说:“不能动手,是底线。”有的说,“这不是家事不家事的问题。”
扮演家暴受害者的女演员告诉我们,虽然自己知道是在扮演,但是“有人站出来的那一刻,感觉心里特别暖。”
视频:在一个火锅店里,我们做了一场关于家暴的社会实验
同样的疑问和对家暴认识的误区,也出现在了我们的留言里。今天的“活着编辑室”决定做一次读编问答,来回答大家在后台留言提出的诸多问题。
(Q为读者提问,A为编辑部回答)
Q:为什么你们要关注家庭暴力?不去关注其他更需要帮助的群体?
A: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这样一个数据:全国妇联在2011年10月21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整个婚姻生活中曾遭受过配偶侮辱谩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经济控制、强迫性生活等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约为“四分之一”。
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希望这平时被藏在家庭中的“四分之一”,能被大家看到。
Q:这个案例里,明明是男女朋友关系,也能算家暴吗?家暴的定义是什么?
A:目前,2016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是这么定义的: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而反家暴法的第三十七条又提到: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Q:这个事件就是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强奸,性侵,怎么就变成家暴了呢?怎么家暴就成了自诉案件呢?怎么犯罪就变成了普通家庭矛盾呢?
A:还是要继续引述《中国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也就是说,发生在家庭暴力里,你故意伤害、杀人、性侵,构成了犯罪,还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 17岁那年,杨希的男朋友想跟她结婚,考虑到年龄太小,杨希拒绝了,男朋友一怒之下把她的双眼挖了。被挖眼后,男朋友去自首,警察都以为他在说笑,直到他扔出了那双眼睛。最后,男朋友被判了死刑。(冯海泳/摄)
Q:为什么认不出对方是渣男?难道被家暴你自己就没有错吗?
A:“你有错”这是施暴者经常用以自辩的借口。其实他们所指责的“过错”往往是以不平等的性别规范和男性标准界定的,例如不顺从、争执、没有服侍好丈夫和家人、自主外出娱乐交往等等。但在一个民主文明的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理由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安全。
并且,所有人群中都可能发生家庭暴力,富裕和教育良好的人也可能是施暴者或受害者。
Q:家暴受害者为什么选择沉默?如果他们沉默,那不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吗?
A:受害者不离开暴力关系有很多理由。不离开不意味着他们不想离开,或他们喜欢受暴,而是因为离开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困难和风险。
不离开是他们的现实选择。有许多受害者曾多次尝试离开,但是,人身安全没有保障,或者不能获得基本的生存条件,缺少外界的支持,他们最终不得不放弃。
△ 黄芳展示自己的受伤照片,这是她为数不多留下来的证据。由于周围的人都劝她要忍耐,黄芳才一直没有离开丈夫。直到她发现了丈夫吸毒,被丈夫用刀威胁时,黄芳从三楼跳了下去。这一次的“逃离”,让黄芳盆骨骨折,但她仍旧感到庆幸。(冯海泳/摄)
比如在桂翠这个事件里,前男友李强就对她软硬兼施,威胁“我知道你家人住在哪里”的同时,假意承诺“会给你医好,给你结婚生孩子。”
最终,害怕与希望让桂翠选择了留下。
还有一些问题,我们特别邀请了源众性别发展中心主任、律师李莹(下用“L”代替)来为大家回答。2011年底,李莹律师发起成立了源众性别发展中心,致力于帮助受暴的妇女儿童,推动国家的性别平等。
关于“沉默”这个问题,李莹律师讲述了她曾经代理过的一个案子。
L:受害人报警后警察过来各打五十大板,就结束了,警察走后丈夫打得更厉害,说“你看,警察也不帮你,你还敢报警。”所以社会支持系统乏力、无效,可能还会加剧暴力。所以当事人会对外部支持系统失去信心,所以她有时候也会沉默。
Q:现在的女生这么好骗吗,肯定第一时间报警啊。女孩子为什么不学会好好爱自己?
L:受到家暴是不是女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不是一个肯定的答案,有的是女性受害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的是像刚才说到的,社会支持系统不足,所以有很多原因。受害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只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社会支持系统不足。对受害人来说,还是要积极地求助。
Q:我非常同情这个姑娘,可募捐,是不是代表着我们在为那个王八蛋买单?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受害人?
L:如何帮助家暴受害者,有两个方面:应该对暴力说不,我们不施暴,同时也不要对暴力沉默,要积极地帮助受害人,包括帮助报警、作证,国外有个“敲门运动”,就是你觉得在家暴就敲一下门,实践证明能够有效地制止暴力。所以我们一方面不施暴,一方面不要对暴力沉默,要积极地对周围人宣传,鼓励受害人站出来,帮助他们去报警、作证,为他们提供庇护。
A:还是希望大家能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给桂翠捐款,毕竟施暴者并不会因为大家不帮助她而幡然醒悟。我们还是希望能帮助桂翠得到更好的治疗。谢谢每一个帮助过家暴受害者的人,也再一次感谢李莹老师,谢谢每一个愿意为家暴受害者挺身而出的人。
救助遭遇家暴被烧伤毁容的桂翠,帮她重燃希望
扫描二维码,为乐捐项目筹集善款
资料来源 :
《消除家庭暴力与媒介倡导:研究、见证与实践》 卜卫 张祺主编
KnowYourself:《那些屡次遭受家暴的受害者,为什么不选择分手离开》
完
运营编辑 | 小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