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精酿的两位创始人潘丁浩和夏语林相识在2011年北京的一个农夫市集。当时,家里经营农业生意的潘丁浩在市集上做志愿者,通过朋友,结识了还在金融业从业的夏语林。用后者的话说,“两人都是吃货,就成了一起吃喝玩乐的狐朋狗友。”
后来为之共同奋斗的啤酒事业,此时还未冒头。夏语林当时并不怎么喝啤酒,在他的圈子里,威士忌和红酒是更受欢迎的社交饮料。
在那个时候,知道精酿啤酒的发烧友,大多有海外留学或者工作的经历。潘丁浩是不折不扣的啤酒爱好者。与其他人一样,这位84年的晋商二代对精酿啤酒的了解来自于北美留学时的经历。同样,他的精酿事业从家酿啤酒开始。
2012年冬天,潘丁浩在北京北新桥头条胡同里开了一家营业面积只有20平米的“黑店”,攒了一套一次大约只能酿200L的家酿设备,开始自己的酿造实验,然后放在自家的店里卖。熊猫精酿的名字,源于熊猫与中国之间的对应关系,潘丁浩希望创造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精酿啤酒品牌形象。同时,潘大(panda)也是他的昵称。
夏语林介入要晚一些。2013年年中,潘丁浩已经酿了大半年的酒。他的设备产能太低,稳定性也难以得到保障,而买一套专业的精酿设备至少得30万。之前为了筹备这家“黑店”,潘丁浩本人已经投进去了十来万。他决定拉这位富裕的金融圈朋友入伙。
当时依旧是几大啤酒巨头垄断市场的时代,精酿的商业前景还很遥远。但夏语林的金融背景让他敏锐地觉察到这种差异化产品的潜力,“第一,我已经喝了老潘酿的酒了,酒是好的,肯定跟那些水啤(他对工业啤酒的称呼)不一样;第二我相信他这个人的人品,投钱给他我不担心;最后就是啤酒市场这么大,不论从哪里撬出点市场份额,都是大蛋糕。”
另一方面,潘丁浩只需要30多万,对夏语林来说并不算多,风险可承受。
这笔钱用在了购置熊猫精酿的第一批专业酿造设备上。头条胡同的店里放不下,他们在顺义租下一个厂房,产能扩大了十倍,酿酒成为一件动真格的事情。当时购入的这批设备,现在还在北新桥熊猫精酿的旗舰店里继续使用,规模当然又扩大了,“后来追加了六个发酵罐”。
产能的扩大也意味着成本骤增,“你总不能像之前搞家酿一样,还继续卖一点送一点。”夏语林说,把酿出来的酒稳定地卖出去、赚回钱,成为摆在熊猫面前的头等大事。
开始的时候熊猫精酿一直在亏损。“老潘完全是酿酒人心态,觉得我给你用上最好的原材料,酿出质量上乘的酒就行。”夏语林说,在早期,大多数精酿从业者根本没搞清自己对所谓好酒的执念与实际市场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
进入到2013年下半年,情况更糟了。头条胡同那家店的房东收回了房子,没有了店面,顺义厂里酿出的酒只能挨个酒吧去送。2013年的北京,精酿酒吧的势头还完全无法与现在的情况相比,“不用说消费者不懂,连懂的酒吧老板都没几个。”夏语林说,加之生啤的品控需要严格的环境,送出去的酒无法保证温度和其他储存条件,因为变质导致的退货和赔偿成本居高不下。
同时,2000L设备的产能远达不到经销商的标准,其他的渠道一时间也不好开拓。这段胶着的状态成了创业以来的艰难时刻。
因为一直亏损,夏语林决定介入熊猫的运营管理——毕竟他还是第一大股东,投入的都是真金白银。那时候他正处在对金融圈感到厌倦、希望自己能有一个gap year的状态里。“当时就想着先在熊猫干一年改善一下经营状况,再回去干金融。”夏语林准备把这段经历当成一次短暂的调剂,“没想到一直干到现在。”
夏语林为熊猫带来了市场思维。摆在他面前的是产能不足、销量上不去以及品牌认知度太低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似乎是一个太早期的生意,如何才能打开局面?
最后,团队决定第一步先生产一款门槛较低、市场容易接受的产品,用新产品来打开市场。在夏语林看来,精酿本来就是一个没什么认知度的东西,需要有入门的、更接地气的产品先培育市场。
经过讨论,这款入门产品被确定为蜂蜜艾尔。啤酒在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不同的产品类型,其中现代消费者最熟悉的是拉格。这种啤酒口味清爽,生产难度低且易于贮藏,因此后来成为所有大型啤酒厂商的共同选择。
适合于小批量发酵的艾尔是精酿啤酒最常见的选择,偏甜口感的蜂蜜艾尔更容易让习惯了工业啤酒的用户容易接受,“就是针对啤酒小白,而不是那些‘啤酒极客’的。”夏语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