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凤凰WEEKLY  ·  不想当 NPC 的年轻人,挤满了北京环球影城 ·  4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一景区紧急提醒:严禁进入!曾有4人遇难 ·  4 天前  
央视新闻  ·  “我热爱你,如你一直爱我”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黄晓庆:“未来世界”的疯狂工程师| 天下英才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01 10:47

正文

有一种人

他们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他们是文明进步的领跑者,是开拓创新的实践者;

他们以知识的力量承载着国家前行的希望。

他们就是中国知识分子。


“广开进贤之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天下英才》,讲述当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情怀与担当。


第八篇黄晓庆:“未来世界”的疯狂工程师




点击音频    更多精彩


记者:在中国移动和自己创业,哪个更累?


黄晓庆:所有创业的人应该都不会把工作的繁忙和累作为自己的某种生活方式的负担,实际上我们是不怕累的,也不知道累。


记者:您目前的职业生涯中,哪一段是让您觉得特别骄傲的?


黄晓庆:当我的同事坚持要跟着我一起干,而且无论如何也要跟着我一起创业受苦的时候,是让我最感动的时候。


记者:您考虑过退休吗?


黄晓庆:只要站着还能干的话我估计就会干下去,如果躺着还有思维的话还得继续干下去。


十五六岁时就下决心要成为一名工程师,“一不小心”就成功了;


曾留学北美,进过贝尔实验室,创业多次,项目无一“失手”;


追寻的脚步始终不曾停止,因为梦想实在太多……


很多人说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黄晓庆是科学家,而在他看来,自己的标签只有两个:科幻迷和“疯狂的工程师”。



在他办公室的墙壁上,赫然悬挂着一幅精心装裱的《星际迷航:暗黑无界》电影海报,另一旁的柜子里,还有不少有关《星际迷航》的纪念品,就连办公桌上的马克杯,也是同款。



黄晓庆:当我把自己放到这样一个环境当中的时候,我会让自己有一种未来感,因为它都是讲的三百年以后我们人类所面临的挑战和事情,所以让自己生活在未来里,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期待。


喜欢让自己生活在“未来”里的黄晓庆,其实已经55岁了。他2015年12月创立的这家名为“达闼科技”的公司,不到两年时间,已被业内誉为云端智能机器人领域的“谷歌”。



时光回到20多年前,首先让黄晓庆绽放光彩的,其实是通讯舞台。1994年走出贝尔实验室,黄晓庆第一站停在了美国硅谷的UT斯达康,参与并见证了小灵通时代的辉煌。而正当事业风生水起时,他却选择留下身后的赫赫战功毅然回国了。


黄晓庆:当时呢在2006年6月,中国移动的前董事长王建宙,他给我谈话的时候说,中国移动一下成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了,但是我们还在摸索当中,他说你能不能回国,为中国移动建一个贝尔实验室!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荣誉,也是一个特别大的责任,这是一个工程师的梦想。



于是,黄晓庆有了最为公众熟悉的身份——“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在他的努力下,从3G、4G网络建设,到智能终端软件平台OPhone的推出,中国通信产业逐渐确立并巩固了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黄晓庆没有躺在漂亮的“成绩单”上睡觉,而是进而思考:能不能用网络、用移动通讯来解决一些重大技术问题?2009年,他终于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潜力巨大的“风口”——智能机器人。


黄晓庆:计算机完全有可能做得像人那么聪明,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但是它可能会比人的大脑要重100万倍,要耗电多100万倍,所以它是完全不可能放到机器人的头上。但是如果我们把这样一个计算机的大脑放在一个云端,用移动通讯的网络把它接到一个阿凡达的身上,那我们就完全有可能把像人一样有智能的机器人做出来。



黄晓庆是梦想家,但更是实干家。当“云端智能机器人”的架构越来越清晰,他难以抑制去挑战的冲动。用他的话说,这可能是一次远大于通讯业的技术变革,希望自己能够跳出来“振臂一呼”。


黄晓庆:机器人代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现在全世界都还处在它的萌芽状态,所以我们中国完全有可能冲在最前面,实现领导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样的一次产业机遇。中国应该投资,中国应该办学校,中国应该搞试点,中国应该领导标准!


机器人黄小达


就这样,黄晓庆踏进了机器人的崭新世界。如今,他希望能够做出真正为人类造福的产品——他称之为“人形”的“家庭保姆机器人”,以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要。


黄晓庆:我把它定义为四个c,第一个c,就是它必须能够沟通,叫做communication;第二个c,就是它必须能照顾人,我们叫caring;第三个c,就是它必须会做清洁,叫cleaning;第四个c,就是它会做饭嘛,我们叫cooking。


黄晓庆说,这样的机器人,有望在2025年或2030年实现。未来机器人的分类也会更加细化,比如有摘水果的机器人、打包的机器人;机器人的样子,也可能是林志玲、吴彦祖。它们能和人类沟通,有柔性的运动能力,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点击视频  更多精彩




【与机器人对话】

机器人:你好!

黄晓庆:你叫什么名字啊?

机器人:我叫黄小达呀!(它爸叫黄晓庆,所以它叫黄小达)

黄晓庆:你都会干什么?

机器人:我是达闼科技开发的云端智能机器人,我可以负责迎宾接待、业务咨询与办理、市场营销,我的本领可大了!

黄晓庆:那我们握个手怎么样?

机器人:认识您真高兴!


黄晓庆(右)接受记者采访


智能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有人观望,有人疑问,有人议论,而黄晓庆却一直在用脚步丈量。“为这个社会提供物美、价廉,能够深刻地改变人们生活的产品”,他把这当做自己的责任,一个工程师的责任。信息产业发展瞬息万变,从国外到国内,从通讯的世界到机器人的世界,黄晓庆所做的,就是尽可能穿越到“未来”,去采摘那些我们最需要、最想知道的答案,那些未知的奥秘与挑战,正是他前进的动力与快乐的源泉。


黄晓庆:我的快乐一定会来自于不断地为人类解决一些很困难的技术挑战,去做一些看起来貌似不太可能的事情,每当我碰到有可能有机遇去完成这样的理想的时候,我就会特别兴奋。我这辈子是不可能退休的,你不觉得这是一种快乐吗,就是你一直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直做到最后一分钟,然后下一分钟,就停止了。



策划编审:高岩、樊新征

央广记者:田园

编辑:王茜、周文超 

来源:中国之声《新闻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