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焦大家的
【编者按】
近日,“吴氏石头记”的炒作再次兴起,
此种文化造假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术的正常生态环境,给古典名著《红楼梦》及其研究造成了极大危害。我刊为正视听,明其渊源,特将此旧文新发。
最近,一篇题为《旧时真本横空出世 红学大厦轰然坍塌》的“奇文”(以下简称“坍塌文”)引起人们的关注。建立在谎话连篇基础上的所谓“旧时真本”“吴氏石头记”早已不新鲜,有识之士嗤之以鼻,并未产生多大影响。如今声称“随着《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的横空出世,真相终大白于天下,几百年来的诸多红楼谜团亦随之迎刃而解”,“红学大师们辛辛苦苦构筑起的红学大厦,顷刻间轰然坍塌了”,明目张胆地颠倒是非,指鹿为马,愚昧民众,激起许多红学人士气愤。面对愈演愈烈的闹剧,我们理应加以揭露,避免更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上当。
“吴氏石头记”之名源于抄本题为“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该抄本据说是108回的全本《红楼梦》,因其中有批语点明写成于“癸酉腊月”,故又被称为“癸酉本”。“癸”谐音鬼,故被人们戏称为“鬼本”。该书至今并未披露全书,只发布八十回后的28回。由金俊俊、何玄鹤整理后,九州出版社于2014年3月出版,题作《〈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又由何莉莉、王晓丰整理,线装书局于2015年8月出版则题为《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另外,由吴雪松整理校订自印的《全息〈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过录本原文》,据说正寻求正式出版。
红学界向来不乏离奇之事,时不时有惊人之论面世,如刘心武的“秦学”,欧阳健的“程前脂后论”等等。虽荒诞不经,但仍可在学术层面进行讨论。而“吴氏石头记”纯属造假和蒙骗,个中手段低劣、逻辑混乱简直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完全偏离了社会的道德底线,颠覆了人们的三观。
毁你的价值观
稍有点文学鉴赏力的人都会看出《吴氏石头记》文辞粗劣不堪,情节乏善可陈,毫无《红楼梦》的神韵。
先说情节。在鬼本的情节里,外人能随意出入贾府,袭人突然变成泼妇,信佛的王夫人要宝玉娶尼姑,宝玉成了淫徒,林妹妹成为武装首领,宝钗色诱宝玉、色诱贾雨村,王熙凤魂魄杀仇人被天兵天将收走,卫若兰射圃写成在菜圃里射箭打敌人。太黄太暴力,辣眼睛不忍直视,情节设计完全偏离正常人对红楼人物的感知。张惠老师说:“看完《吴氏石头记》,大笑三声,吐血三升!”理由是:
第一、黛玉带领奴仆保卫大观园,还能杀了小红。这官府都是死人啊?杀伐决断出于私刑了。第二、柳湘莲打劫大观园,又从岳神庙救走宝玉。他是不是人格分裂?第三、薛宝钗给薛蟠出反间计除掉小红,攻陷大观园,几次洗劫。之后嫁给宝玉。精神分裂?
如果说情节好坏只在读者的感觉,见仁见智,我们看看文字吧,那可是硬伤。就说书中的诗词,红楼时代的人们对诗词可是很有讲究,不说意境韵味能否令人赞赏,起码格律要符合基本要求。然而,《吴氏石头记》中却没有一首像样的诗词。廉萍老师举例说:
从“癸酉本”的《十独吟》里,随便拿出两首,比如其三朝云:“青门何人缀钗头,孤城残梦汀水流。零落风烟不相逢,君子无心解闲愁。”其六卓文君:“尊前半醉启宝奁,佳赋已成赛金言。镜盟钗誓全为君,深杯欲共笑人间。”除了每首四句、每句七字比较像“诗”以外,其余韵脚、平仄、粘对,要啥啥没有。你确定不是来开玩笑的么?黛玉如果写成这样,都不用自己焚稿了,随时都会被人“拉杂摧烧之”。更别说去给香菱当老师。当然,如果非说自己写的是古绝,不讲究,你倒是把第三句最后一字好歹调整下,起码念起来省点劲。这就是古董行常说的“一眼假”。
世间事物的好与坏是根据个人内心的尺度进行衡量和评价的,区分的标准即为价值观。《吴氏石头记》理所当然属于毫无价值的东西,这么个“浑身是洞,无一处不假”(廉萍语)的劣质假货,居然被某些人奉为圭臬,视若珍宝,堂而皇之出版,颠覆了人们正常的价值观。
毁你的人生观
这么个低劣的鬼本是如何出笼的?又如何能取得人们的关注?要说清这个问题,还得先解释几个版本学上的名词:吴祖本、抄录本、网络续本、整理本。
所谓的“吴祖本”,是清代祖辈所留存的旧抄本,有批语自述作者为吴梅村,故称为“吴祖本”;“过录本”是民国时期据吴祖本抄录的本子,据说为何莉莉家人所持有,故曾称作“何初本”;“网络续本”是2008年网上公布的癸酉本后28回;“整理本”是由好事者另行整理的本子,如出版的《〈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是金俊俊、何玄鹤的整理本。
最早出现在人们视线的当然是网络续本。关于网络续本的作者,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最早的网络续本,或许源于陈斯园(新新红楼说)和红楼艺苑(已解散)的部分明粉和红楼粉合流而炮制的章回体三流网文,后来被何莉莉利用并包装,炮制成所谓的癸酉本。另一种张广文的说法,网络续本为某大学生写的网络小说,室友说有点象《红楼梦》的味道,鼓励他写完,并怂恿他冒充“真本”卖钱。他曾经用过的网名有何莉莉、刘俊俊、烟雨蒙蒙、万千宫阙等。但此人的真实姓名、籍贯、学校、职业等都讳莫如深,不肯轻易吐露半字。第三种说法,网络续本是何莉莉在赵振东(邻月村红学会会长)、刘俊俊帮助,并在堂妹何文艳协助下凭记忆回忆写的。不论是哪种说法,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是网络续本为低劣的《红楼梦》现代续书,与过录本脱节;二是与何莉莉有关。
何莉莉名赵文夕,安徽阜阳人。之所以这个拙劣的续书能引起人们关注,是因为何莉莉给它加上了一件神秘而华丽的外衣。一是编造了数十条以前发现的脂本所没有的脂批,其中两条与《红楼梦》作者有关:
(1)此书本系吴氏梅村旧作,共百零八回,名曰《风月宝鉴》,故事倒也完备,只是未加润饰稍嫌枯索,吴氏临终托诸友保存,闲置几十载,有先人几番增删皆不如意,也非一时,吾受命增删此书莫使吴本空置,后回虽有流寇字眼,内容皆系汉唐黄巾赤眉史事,因不干涉朝政故抄录修之,另改名《石头记》。
(2)本书至此告终,癸酉腊月全书誊清。梅村夙愿得偿,吾所受之托亦完。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
二是编造了匪夷所思的问世过程。何莉莉大概心里也清楚,这是个什么样的本子,坍塌文中也不得不承认“部分段落语言粗俗”,得解释现今网络续本低劣和拿不出“旧时真本”的原因。编造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解放前抗战时期民国过录本现世,系一伤员送给何莉莉当护士的祖母。封皮为彩绘红楼梦人物画,题名《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12册,每册9回,计108回。这个过录本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是80年代过录本被何莉莉的文盲母亲卖废品了;二是2008年底,由于怕家庭人身财产受威胁,且因解放战争和文革时,家里死了人,不愿与共产党合作,故让叔叔把该本带往台北,叔叔也不愿意公开过录本,只“打算永久私人收藏”。80年代何莉莉的姐姐何佩倩据过录本摘抄,由于不识繁体字,抄写太多,删了四分之一。剩下的四分之三也进行了改动,“语言风格已迥异于原迹,有些地方甚至改得读之令人发笑。所以,目前已经无法从文字风格方面论证癸酉本的真假。唯一让人稍许宽慰的是,大部分情节脉络、人物结局都是对的,没有改动”。90年代,何莉莉摘抄的笔记本被猥琐的哥哥卖废品了。何莉莉凭着对笔记本的记忆还原了本子情节。
这样的谎言貌似华丽可以遮丑,实质上却是皇帝的新衣,丑陋与拙劣仍然暴露无遗。请看:
其一,原来网络续本是何莉莉凭记忆“还原”的,中间还隔着笔记本,笔记本的源头才是过录本,网络续本与过录本完全脱节。试想,一个普通人谁能凭记忆恢复出一本十几年前甚至二十多年前读过的书来,即使是天才,并有意识地通篇背诵过也绝无可能。这样出来的网络续本还能有多少抄录本中的文字和内容呢?坍塌文中所说的“绝大部分还是作者的原笔原意,文气一以贯之,情节与前回毫无脱节之感,更重要的是人物判词和‘畸笏’等人的批语大都得以验证,当属真本无疑”又从何谈起呢?
其二,如果真有这样的记忆高才,起码记得一两首诗词吧,这可是最容易让人背诵的,而鬼本中却无一首像样的诗词,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两条脂批又还有多少真实性可言呢?由此,吴梅村创作说也就失去了依据!
其三,所谓过录本在台北的叔叔家里,出于安全性不愿意公开,更是个蹩脚的谎言。在高度发达的今天,家藏万贯也没人稀罕,真有这样的珍贵藏本是多好的扬名立万机会啊,其叔等亲属置何莉莉被人指责造假、说谎之困于不顾?这智商实在让人捉急!
总而言之,这仅是何莉莉为贩卖鬼本编造的谎言。据说,何莉莉曾亲口承认那两条脂批是他编造的,这充分暴露了他的真面目。一个人活在世上,起码要有基本的荣辱观、幸福观,为了钱或名竟然可以谎话连篇,不知荣辱与羞耻,这样活着还有什么幸福可言。何莉莉的所作所为颠覆了人们正常的人生观。
毁你的世界观
光凭何莉莉,鬼本还折腾不到如此疯狂的地步。之所以发展到如今规模,是因为持吴氏红学观点的人组成一个团队趁机参与运作,包装他们的所谓理论,吸引了一帮粉丝,进行推销的结果。这个团队据说有史鼎、吴雪松、何玄鹤、金俊俊、傅波、钟长山、陈斯园、王晓丰等人,他们都是索隐派的干将,其中最重要的成员便是吴雪松和王晓丰。
吴雪松,网名护珠塔主、九峰真人等,曾是中学语文老师,自印有索隐著作《梦断天涯》三厚册。王晓丰,网名V哥掰谎,据说曾是吴雪松的学生,2017年出版有索隐著作《红楼梦断三百年》四册,计88万字。他们索隐观点并无大的实质性区别,都认为《红楼梦》隐写了明亡历史,小说的主题是“毁清悼明,伤时骂世”或“明亡清兴”,只是具体人物和事件的索隐上小有区别。如凤姐的原型吴雪松认为是满清,王晓丰认为是魏忠贤;尤三姐的原型吴雪松认为是吴三桂,王晓丰认为是满清;贾珍的原型吴雪松认为是满清,王晓丰认为是大明。另外,王晓丰不赞同吴雪松的吴梅村作者说。
事实上,索隐派这种历史角度解读小说的方法早已过时,只在少数红学爱好者和研究者中有一定的市场,并不为有见识的红学人士所接受。“毁清悼明”之说更是索隐派大师蔡元培的“反清复明”略改两字而来,拾人牙慧罢了。
吴雪松、王晓丰两人观点相近,不约而同地热心于鬼本的发现,似乎必将精诚合作,开创鬼本新局面。他们在鬼本出笼后的几年中确实是这么做的,互相帮忙提供研究资料等,像打了鸡血似的为鬼本吆喝,令人意料不到的是,后来反目成仇,充满了狗血,令人大跌眼镜。相果是两人互相揭短,把鬼本的真相也不经意地揭示了出来。
王晓丰骂吴雪松是个无耻的人,“不卖弄活不了,为了卖弄可以不要脸,可以丧尽天良”。他要揭露吴梅村作者说这个丑闻,帮来那两条吴梅村作者说的脂批是何莉莉与吴雪松合谋伪造,据说何莉莉已亲口承认。吴雪松骂王晓丰是“满族的人渣”、“极品垃圾人神共诛”。在许多QQ群、微信群,两人见着就掐,互相漫骂,令人侧目。
在网络上,他们还为鬼本的所谓版权争得面红耳赤。王晓丰一直认为鬼本是他的作品,被何莉莉盗用;而吴雪松却称癸酉本即使是假的,其版权也是何莉莉吴雪松,反咬王晓丰是盗用鬼本,双方各执一词。可见,此本一开始便是当代人编造骗人的伪本。另外,两人还互相指责对方抄袭自己的研究成果。
事实上,他们和何莉莉都是一路货色。为了追名逐利不惜欺瞒造假、坑蒙拐骗。他们之间也一直在拙劣地上演着狗血闹剧,时而互相利用互相吹捧,时而狗咬狗互相拆台,他们之间的故事几可写成一部荒诞曲折的《鬼本恩仇录》。
在“吴氏石头记”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竟是如此的荒唐、虚伪和势利,一会儿是相互勾结、沆瀣一气,一会又是尔虞我诈、反目成仇,令你悲叹这个世界竟是如此的肮脏和不堪。他们的拙劣表演完全颠覆了人们正常的世界观。
“吴氏石头记”可以休矣!
附注:
本文的写作参考并引用了许多文章资料,有的并未在文中说明,现将主要文章列于下。
(1)张惠《惊天内幕:竟是施耐庵与吴梅村合写?》,公众号《红学研究专家张惠》2017年12月29日文章。
(2)廉萍《假的真不了》,《深圳商报》2017年5月4日文章。
(3)红学辨伪《癸酉本(鬼本)的来龙去脉》,见于红学辨伪的博客2018年2月10日文章。
(4)张广文《的来历》,见张广文的博客2018年1月9日文章。
(5)刘剑《“吴氏石头记”的倒塌,《光明日报》2018年2月27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