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六合商业研选
六合咨询立足新经济,挖掘明日之星,发现价值,传播价值;国际化视野、多角度观察、深度思考、体系化研究,持续提升研究广度与深度,全面覆盖一级、新三板、二级(A股+美股+港股);深度剖析优质企业商业模式与投资价值,前瞻性洞察行业本质与发展趋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野球帝  ·  帝哥小卖部,清仓进行中! ·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苏英杰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  2 天前  
苏群  ·  这才是中国男篮该有的样子! ·  4 天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NBA | 詹姆斯40分11失误,湖人三杀开拓者! ·  4 天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NBA | 詹姆斯40分11失误,湖人三杀开拓者! ·  4 天前  
南阳日报梅溪视频  ·  晴朗回归,下周河南最高气温15℃+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六合商业研选

长期主义第11期:贝索斯致股东的信2000年

六合商业研选  · 公众号  ·  · 2019-08-17 07:11

正文



顶尖高手,都是时间的长期主义者。
巴菲特信仰价值投资,借助数十年复利的力量,成为投资领域世人敬仰的一代宗师;贝索斯以长期价值为中心,坚持用户至上,带领亚马逊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之一;任正非带领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成为中国科技领域最闪亮的名片。
长期主义是专注长期价值的认知方法与行为模式。
长期主义的态度是专注,始终面向未来,才能穿越周期,用长期的确定性,对抗短期的不确定性;长期主义的方法是深耕,不刻意追求短期的极致效果,注重大量单次动作累加后的精彩;长期主义的收获是水到渠成,是做时间的朋友,借助复利的力量,实现价值的飞跃。
我们从第一天起,就奉行长期主义,九宇资本专注新经济一级市场股权投资,六合咨询专注新经济产业与公司研究,三思智库专注 GNEC 新经济系列峰会,扎根产业,研究驱动,投研一体,无论是创业、投资,还是研究,都是长期的马拉松,拼得是实力,更是耐力,只有聚焦长期价值创造,才能跳出短期利益的视角,时间最为公正,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定会收获丰厚的回报。
六合咨询新增 长期主义 栏目,我们搜集整理巴菲特、贝索斯、任正非等长期价值实践者的致股东信、公开演讲 / 交流或媒体采访等一手信息,让我们一起重读经典,复盘伟大企业的成长路径,汲取顶尖企业家的思想养分,做时间的朋友,做一名长期主义者。
贝索斯与亚马逊概述:
1964 年,贝索斯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布奎克市; 1986 年,贝索斯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进入纽约高新技术开发公司 FITEL ,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开发; 1988 年,贝索斯进入华尔街,任 Bankers Trust Co (信孚银行)副总裁; 1990~1994 年,贝索斯参与组建基金管理公司 D.E. Shaw & Co 1992 年起任副总裁。
1994 年,贝索斯关注到美国互联网用户正快速增长,且当时微软已逐渐发展起来,决定辞职创业,做互联网浪潮中的弄潮儿; 1995 年,贝索斯创立 Cadabra 网络书店,是全美第一家网络零售公司,之后将公司名改为亚马逊,以世界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来命名。
2000 年,贝索斯创立商业航空公司蓝色起源( Blue Origin ); 2013 年,贝索斯以个人名义,以 2.5 亿美元收购《华盛顿邮报》; 2018 年,贝索斯获评《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 2019 年,贝索斯以 1,310 亿美元财富,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 1 位,是 2018 年登顶后蝉联榜首。
亚马逊 1995 年成立,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是全球最大综合网络零售商之一; 1997 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 AMZN ;业务起始于线上书店,之后商品逐渐走向多元化,并从美国,拓展到各主要国家和地区。
亚马逊 2002 年推出 AWS (云计算服务), 2005 年推出 Prime 服务(会员增值计划)、 2007 年发布 Kindle 电子阅读器,同年开始向第三方卖家提供 FBA 服务(物流配送), 2010 年推出 KDP 服务( Kindle 数字出版),从电商平台,逐步转向综合性服务提供商。
贝索斯是长期主义者,早在 1997 年第 1 封致股东的信中,系统阐述了亚马逊的价值观,即所有业务都将围绕长期价值展开,而实现该目标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之后每年贝索斯都会将该信,附在其致股东的信之后,以重申亚马逊对长期主义的坚持;因此亚马逊被视作,基于长期主义成功的典范,截至 2019 6 14 日,亚马逊市值 9,205 亿美元,是全球第 2 大市值的上市公司。
我们本期选择贝索斯 2000 年致股东的信,希望各位 enjoy
正文:
贝索斯致股东的信( 2000 年)
致我们的股东:
唉, 2000 年,对于许多人来说,当然也包括亚马逊股东,是资本市场残酷的一年。从我们上一封致股东信到现在,公司股价在一年的时间里,已下跌超过 80% 。但是不管以何种标准来衡量,亚马逊此时所处的境况,比以往任何时间都更加有利。
我们的用户数 1999 1,400 万增至 2,000 万。
我们的销售额 1999 16.4 亿美元增至 27.6 亿美元。
公司 2000 Q4 预计营运亏损率 1999 年同期的 26% 减少至 6%
公司 2000 Q4 在美国市场的预计运营亏损率 1999 年同期的 24% 减少至 2%
用户人均消费 134 美元,同比增长 19%
毛利由 1999 2.91 亿美元增至 6.5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5%
•  2000 Q4 有近 36% 的美国用户 在我们的非 BMV (图书、音乐、视频)商店消费,如电子、生活工具、厨具等。
国际市场的销售额 1999 年的 1.68 亿美元增至 3.81 亿美元。
•  2000 Q4 我们帮助合作伙伴 Toysrus.com 完成 1.25 亿美元玩具和电子游戏的销售额。
截至 2000 年末,由于我们在 2000 年初的欧元融资,我们的现金与有价证券,由 1999 年底 7.06 亿美元增至 11 亿美元。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推行的用户至上服务理念,使得我们在美国消费者满意度指数中,获得 84 分的高分。据悉,这个数字是在任何行业的服务类公司中空前高的。
那么,如果公司目前的处境要比 1999 年好很多,为什么股价会比上一年低这么多呢?著名投资人本杰明 · 格雷厄姆说过,股市从短期来看是个 投票机 ,从长期来看则是个 称重机 。很明显,繁荣的 1999 年,使得市场中出现很多 投票 行为,但 称重 行为则很少。我们是家想要获得市场 称重 的公司,从长期来看,所有公司都需要成为这样的公司。与此同时,我们也将努力把公司打造的更具 重量
您们当中应该有很多人 听我说过要 赌一把 。我们曾经 赌了一把 ,包括对电子产品、无线技术,及对一众小电商进行投资的决定,我们未来仍将继续这么做。其中 living.com pets.com 这两家小电商 2000 年关闭,作为它们的重要股东,我们遭受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我们从前这样投资,是因为我们深知 我们不能在短期内进入这些细分市场,因此,我们热衷于互联网里的 圈地运动 。事实上,这种 圈地 模式在 1994 年以后的几年,对公司决策 起到非常重要的帮助。但现在我们认为,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在过去两年,已经基本消失。回过头来看,我们远远低估了进入这些细分领域所需要的时间,也低估了一家单品类电商公司,要完成如此规模所要遇到的困难。
相比于传统零售,在线销售是个固定成本高、可变成本相对较低的规模经营模式,这使得成为一家中等规模的电商企业很难。如果 pet.com living.com 能长期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它们或许就能够拥有足够多的客户,来实现规模效应。但当资本市场关闭互联网企业的融资大门时,这些企业别无选择,只能关闭。同样令人难过的是,如果我们将自己的钱投到这些企业,试图让他们继续跌宕起伏,将是个更大的错误。
未来: 摩尔定律并不适用于不动产
展望未来,为什么说您们应该看好电商和亚马逊呢?
消费者网购体验不断提高,将推动电商产业增长,吸引更多消费者。宽带、硬盘空间、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大幅提升,带来的创新,又能推动消费者体验的提升。
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性价比大约每 18 个月就会翻一倍,硬盘空间的性价比大约每 12 个月就会翻一倍,宽带的性价比大约每 9 个月会翻一倍。按照宽带性价比的提高速度,亚马逊在保持用户人均宽带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将会在未来五年 把用户人均宽带容量扩充至 60 倍。同样地,硬盘与计算机运算能力性价比的提高,也将使亚马逊网站更加实时化、人性化。
在实体店中,零售商一直借助技术进步来减少成本,但技术进步不会帮助他们改变消费者体验。我们同样借助技术进步来减少成本,但技术进步更大的影响,是使用技术来拉动用户数量增长与营收增长。我们相信将会有大约 15% 的零售业份额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尽管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但我们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 亚马逊的股票如今是个独特的资产,我们有自己的品牌,有客户关系,有技术,有仓储物流设施,有财务优势,有人力资源,有在这个新兴行业中保持领先 并建立起一个伟大和长久公司的决心。我们未来仍会依照用户至上的理念,继续这样发展下去。
2001 年将成为公司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跟 2000 年一样, 2001 年的重点是 专注 执行 。首先,我们已经确立 2001 Q4 预计经营性利润的目标 尽管我们还需要做大量工作,也不能保证完成目标,但我们已制定计划 来促成这个目标,这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公司的每个人,都将致力实现这一目标。我期待,在明年,能向您们讲述我们在这一目标上取得的进展。
按照惯例,我附上了 1997 年的第一封致股东的信。更有趣的是,一年年过去,我们所坚持的东西几乎从未改变。我特别推荐您阅读 一切以长远价值为中心 那部分内容。
我们依然感谢我们的用户,谢谢他们给我们带来的业务与支持,也感谢辛勤工作的员工们,以及股东们的支持与鼓励。感激不尽!
杰弗里 · 贝索斯
亚马逊创始人、 CEO

相关研报:


长期主义第10期:巴菲特致股东的信1964~1965年


长期主义第9期:任正非接受《雅虎财经》采访纪要,附华为2019上半年业绩


长期主义第8期:贝索斯致股东的信1999年


长期主义第7期:巴菲特致股东的信1962~1963年


长期主义第6期:任正非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纪要


长期主义第5期:贝索斯致股东的信1998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