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门:【高考季】药界偶像系列:他们把读过的书都变成了钱
据报道,2016年8月迎来开学的沈阳药科大学已经已经整体搬迁至本溪高新区,有消息称,沈阳的主校区即将被卖掉。沈阳药科大学校友在E药经理人后台留言:想要回忆母校的快点来吧,不然就再也看不到了。
赵新先:教父归来
1964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的赵新先是名副其实的三九教父、中国中药现代化之父。毕业后,赵新先参军入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从事临床药学工作,是“三九胃泰”、“正天丸”、“壮骨关节丸”的主要发明人,被授予解放军“二级英模”并荣立二等功。2005年,赵新先被刑事拘留,他成了台湾作家李敖口中“当过兵的和坐过牢的男人”。
1985年,赵新先携带“三九胃泰”等科研成果和500万元借款第一次南下深圳,在茅草丛生的笔架山上建成了中国第一条中药自动化生产线。此后,他创立的三九集团通过一系列疯狂的并购在二十年间发展成为超过200亿元总资产,涉足医药、汽车、食品、制酒、旅游饭店、商业、农业和房地产八大产业的企业帝国,就连同一时代诞生的海尔、联想也只能望其项背。有着“中药现代化之父”之称的赵新先一时赢来荣誉无数,风光无二。
掌舵三九集团20余年后,赵新先于2005年11月突然被抓,以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零十个月,关在了距离创业地、笔架山只有一公里远的深圳梅林看守所。“三九教父”从此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十年后的2016年6月,75岁的传奇老人赵新先以“新先制药创始人”的身份重新归来,就在深圳笔架山脚下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此次,这位老中医药人将目标定为灵芝,种出最好的灵芝,做最好的灵芝产品,成了他重新出发的使命。
禹勃:“霸蛮”投资家
1995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拥有英语药学硕士学位的禹勃是医药投资界的“明星”。从国家医药局到海虹集团到九鼎投资,再到中钰资本,禹勃的职业生涯,犹如一条始终以医药为原点的曲线。2013年8月,禹勃率医药团队出走九鼎,一时间热议纷纷。于禹勃而言,他是为了抓住医药领域并购的历史机遇。
异军突起的中钰资本被称为闯入PE行业的“野蛮人”。成立一年多便达到近60亿元基金规模,组建7只基金,其中并购基金5只,股权投资基金2只,中钰资本的发展速度令人咂舌。2年后,中钰资本快速投出数十个项目,2014年,禹勃商业模式再升级,中钰资本携手爱尔眼科、武汉健民、昌红科技、一心堂等上市公司推动成立了多只“产业并购基金”,引领了国内“PE+上市公司”这一金融创新模式的大潮。在禹勃的操盘下,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私募股权的认识。
禹勃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行业人士,而不是投资者,稳准狠的风格下攫取高额回报,这跟禹勃对医药行业的独到眼光密不可分。他判断,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医疗行业将快速释放十万亿的市场,快速吸纳大量民营资本。
董晓明:善谋者行远
1993年,董晓明从沈药化学制药专业毕业。工作短短2年就被提为销售经理,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于是有了他和同学一起创立的沈阳卓越和发医药有限公司。20多年来,董晓明实现了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的完美转型,布局眼科专业产品、创新医学研究、可穿戴医疗设备等领域,他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多元的、处处充满商机的事业版图。
在创业路上,董晓明的眼光和谋略处处体现,每一次出手都快准稳。创业之初没有选择当时大热的抗生素领域,而是从眼科产品切入,三四年的时间里,卓越和发占据了辽宁省60%医院的眼科市场,并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这个市场的发展。眼科领域站稳脚跟之后,董晓明将市场经验“复制”到心脑血管及呼吸领域时,同样获得成功。2003年起,董晓明开始将产业触角伸向更大的医药工业、商业及大健康等领域。2009年创立瑞亚生物科技,专注可穿戴治疗设备及新兴功能产品,2012年,他成立了好医创新医学集团,布局全产业大健康。在2015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及世界医学峰会上,好医创新医学集团受到极大关注,同时,瑞亚生物推出的多款产品通过了美国FDA认证,市场前景广阔。
董晓明极注重与母校的互动,自2001年以来,其一直赞助冠名沈药的足球联赛——卓越和发杯男子足球联赛。同时,还与校友一起共同设立“56k优才奖学金”,促进母校优秀人才的培养。
杨战鏖:九新变法
1979年,年轻的杨战鏖带着国家恢复高考后“高中”的兴奋,在鞍山一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沈阳药学院。毕业后先后就职于深圳一致药业、深圳三九医药,历任三九医股粉针车间主任、总工程师、副总经理。1991年,在三九医股副总经理位置的他受命筹建深圳九新药业。其间二出二进,2004年杨战鏖再次接手的九新药业产品单一、营销乏力、连续巨额亏损,母公司曾多次考虑将其剥离出售。杨战鏖在此时开始了大刀阔斧的九新变法。
他的战略转型有2点:产品创新和企业现代化转型。他主导企业投入研发,引进新产品,彼时,国内医药行业已经走过了以原料药为主的第一发展阶段,杨战鏖瞄准了当时最热门的抗生素领域。2005年,新泰林(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上市,杨战鏖主导整合公司资源,为新泰林打造了产品力+营销力组合而成的竞争力,短短几年,该产品就实现单产全国销量第一,缔造了一个国产抗生素的单品传奇。2012年,深圳九新药业原料和制剂通过了欧盟双认证,这是国内第一家真正通过欧盟双认证的优秀企业。罗氏也因此与九新药业进行深度战略合作。
魏雪纹:头衔很多,专利也很多
头衔很多,专利也很多,这是业界对于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魏雪纹的印象。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的魏雪纹所学专业正好对口他所从事的药物研发。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解放军546医院、解放军150医院当过药师,后来又到海南省药物研究所任所长,在此期间,他获军内外科技成就奖9项,还申报了3项专利。2003年,凭借丰富的研发经历,魏雪纹创办了海口龙南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并在此后的几年内孵化出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医药集团企业。
2013年海南中化试图冲击IPO,但最终未果。2016年12月,华润双鹤全资子公司华润赛科收购海南中化100%股权,交易价格为8.5亿元,海南中化以“卖身”的形式登录资本市场。
沈载宽:创新商业逻辑
沈药4年求学给了沈载宽强大的学习能力,毕业后,沈载宽攻读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上海交大高金班,不断给自己充电。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南方改革开放如沐春风,而北方依然沉如死水。彼时,沈载宽正在天津中央制药二厂研究所任技术员。一眼就能看穿未来的直线式生活让他感到落寞和恐惧,没有太多忧郁,他毅然辞职创业。
1994年创立的青松华药在一开始就瞄准了国际前沿技术和产品,接触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药品,把它介绍到中国来,并伺机国产化。在沈载宽的带领下,22年的开拓和探索,独创出了研发和销售在国内,生产环节在国外的创新性 “两头在内”的经营模式,让青松在业界独树一帜。十几个发明专利、十几个成品制剂注册证和30多个原料药品注册证是青松交出的答卷。
曾德利:创业的苦与乐
现任苏州立新制药董事长的曾德利于1986年毕业于沈阳药学院化学制药专业,2000年,在医药行业已经工作14年、任某制药公司总经理的曾德利决定创业。
创业之初的艰苦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很深刻。资金链断裂、研发失败,他和团队都经历过。2002年底,一批医药中间体和新药推向市场,总经理姚盛棠的到来让公司迎来了转变,这一年迅速扭亏为盈,并明确未来方向:放弃化工产品,专攻医药原料药的研发与生产。2005年更名为立新制药有限公司,当年,其产品氢氯噻嗪、达卡巴嗪通过国家GMP认证,原料药艾地苯醌也成功打入欧美市场,在全球市场中也占有绝对优势。
秦剑飞:传统经商基因
2017年4月14日,证监会披露了哈尔滨三联药业的招股说明书,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沈阳药科大1985年毕业的秦剑飞,其人留给外界的印象是个子不高,貌不惊人,却温文尔雅。
在那个大学生毕业包分配的年代,秦剑飞从沈阳药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到四川成都制药三厂当一名技术员,在该厂任职五年后,其转战哈尔滨制药三厂,并一路攀到了副总的位置。不过,这位出生于有着传统经商基因的山西汉子决定向他的前辈们那样在关东闯一番自己的事业。
1996年,秦剑飞怀揣了美国亲戚投资的100万元,成立了哈尔滨三联药物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化学药品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由此开启了有职业经理人向企业家转身的过程。之后的20年时间,他将哈三联打造成立一家年销售额超7亿元,净利润近2亿元的企业。
王俊民:低调的沈药富豪校友
王俊民在医药圈内向来低调,虽然公开信息显示其毕业于沈阳药科大,但公开的信息中从未提及过他是何年进入沈阳药科大,又是何年毕业于这所学校,但是他所执掌的海思科却备受行业的关注。
王俊民从沈阳药科大毕业后去了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干起了销售,并做到了销售经理。在2000年7月,32岁的王俊开始创业,和同样是沈阳人的郑伟等人成立成都博瑞医药科技公司,2002年其邀来了同在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做销售的沈阳老乡范秀莲加入这家药品研发公司,形成了三个东北人最早的4:3:3股权架构,由此进入了创业的发力阶段。经过三人通过自建和并购形式打造出来海思科,随着2012年海思科的上市,王俊民的身价暴涨,并于2016年以137亿的身价坐上了西藏的首富宝座。
有关王俊民与沈阳药科大的往事,公司资料中鲜有提及,可以看到的是在2013年,沈阳药科大举行的“56期毕业二十年同学会”时,王俊民出席,并在他及张勇、王晋岳等校友的倡议下设立了“56期校友基金”,旨在资助品学兼优的在校学生激励他们开拓创新、拼搏进取。
川大系医药企业家
四川大学虽然是一所综合性院校,但却有着深厚的药学基因。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前身为米玉士(E.N.Meuser,1880~1970)创建于1918年制药专修学校,1932年华西协合大学理学院在米玉士的主持下开班制药系,是中国最早的全日制本科高等药学院系之一。正是有此渊源,川大与中国药科大、沈阳药科大一样成为了诞生医药企业家较多的学校之一。
柯尊洪:从药剂科走出的企业家
康弘药业董事长、总裁 柯尊洪
从部队退役之后,柯尊洪就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进行了两年的教学科研工作。离开学校后,他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附一院担任药剂科主任。
1994年,康弘药业成立,柯尊洪担任董事长、总裁职务。2013年,康弘药业历时近10年、耗资数亿元,研发出新一代用于治疗wAMD的中国原创Ⅰ类生物新药康柏西普。2015年康弘药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正式挂牌交易,这标志着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4年4月朗沐正式上市,在竞品强势的围追堵截下,朗沐团队巧妙布局市场重点,进击竞争对手已有所培养但尚未开采的医院蓝海市场,采用外围突进的方式,拿下上市第一年度销售超亿元的开门红。2015年外围与核心医院市场双翼起飞:外围市场全线超越竞品的同时,在对手意想不到的学术攻势下,朗沐逐一在核心医院市场取得突破,且部分医院已经与竞品打平。
当然,必须承认,商海搏杀,永远存在意外的竞争招式。于朗沐而言,竞品以价格调整重新打乱市场格局,也许是接下来它需要面对的最大市场变数。这在外资药企中比较流行以价格换市场的当下,有发生的可能。对此,朗沐的态度是: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准备呢,“恶性价格战是最低水平的市场战术,我相信对手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
李锂:从肉联厂到制药企业
海普瑞董事长 李锂
锂,是所有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同时也是比较昂贵的。李锂的父亲、一名化学老师,给儿子起这个单名,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大放光彩。
1987年7月,李锂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随后进入成都肉联厂工作。1992年10月,李锂进入重庆通达,先后担任总工程师、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8年4月,李锂、李坦夫妇创立海普瑞。这家公司做的生意与1.8亿头猪的猪小肠有关。李锂和李坦控制了71.96%股份的海普瑞主营业务是肝素钠原料药——就是从猪小肠粘膜中提取肝素,加工成肝素粗品,加工成肝素钠或钙原料药,再形成肝素制剂(抗血凝作用)。海普瑞2009年上半年产能达到了4万亿单位,换算后相当于需要2亿根猪小肠。
2010年,海普瑞拟登陆深市中小板,公开申购。A股史上最高发行价:148元写下神话。海普瑞实际控制人李锂夫妇一跃成为中国内地新首富,身家426.29亿元。
在给母校四川大学校友会的书信中,李锂写道:立志要早,入业要早,笨鸟先飞,目标始终如一,越跋涉越攀登,视野就会越开阔。苦心孤诣、另辟蹊径、厚积薄发,一步领先,方能步步领先。
江云:迎战者
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江云
1962年出生的江云曾就读于重庆师范大学化学系、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合成专业以及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从华西医科大毕业之后,他被分配至四川制药厂,在那里担任过团委书记、质检处长,合资企业中方代表等多职。
但当时的他没有安于现状,1996年,他带着借来的50万元,与几个好朋友下海,组建了国嘉制药。仅过了一年的时间,国嘉所投产的第一个品种胆维的销售就达到了1000多万元的规模,又经过两年的发展,国嘉的经营规模冲破亿元大关。随着逐渐积累,2004年国嘉旗下的分公司在新加坡主板成功上市。
上市后,江云却将目标转向中药饮片行业。当时国内中药饮片行业秩序混乱,有专业知识背景、有商业积累的他认为“越乱越有机会”,并且他热衷于挑战。2001年,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江云担任董事长。2003年,新荷花通过GMP认证,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的首家。对质量好但同时价格高的新荷花来说,在当时低价却质量堪忧的行业环境下生存的确有不小的挑战,而现在大政策对中药饮片行业监管越来越强、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新荷花的优势在凸显,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除了拥有成都国嘉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头衔,江云还担任了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分会理事长、中国中药饮片进出口商会理事长、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等多个职位。对于中药饮片行业,他一直都保持着热情。
李伯刚:科研者被“逼”成企业家
成都地奥集团 董事长 李伯刚
1947年,李伯刚出生于四川省沐川县一个贫困的山村,艰苦的条件造就了他不屈服的性格。
李伯刚怀揣的科研梦想之路可谓一波三折。1965年,他考入成都科技大学,但第二年的“文革”阻碍了他的求学之路。后来,1970年他从成都工学院(今四川大学),竟阴差阳错地被分配到防化兵部队。5年后他转业,又到四川商业专科学校成了一名教师。直到1977年,他才得以进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开启梦想征程。
在那里,他花了近三年时间研究穿龙冠心宁工艺改革,研究成果还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李伯刚在研究中发现,我国独有的一种药物植物中含有对于治疗各种心血管病有很强活性的甾体皂苷。若将其纯化、分离成药品,将有显著疗效。1982年,李伯刚带领团队开始向这一高难度项目发起挑战,经过6年攻坚,地奥心血康诞生了。
而当李伯刚为成果寻找买家时,各个企业的态度和出价使作为科研者的他备受打击。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创办自己的企业。1988年8月,他通过50万元贷款创办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制药厂,即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1989年3月,第一批“地奥心血康”问世。
地奥心血康带动了地奥的发展,并于2010年通过了欧盟GMP,获得国际认可。现如今,地奥集团已发展成为集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微生物药物、药物制剂研制为一体的大型制药企业,净资产超过16亿元,拥有4个制药企业、1个药品销售公司、1个化妆品生产企业、1个保健品(含化妆品)销售公司、1个矿业能源公司、1个房地产公司等共计10家下属企业和控股企业。李伯刚还获得了全国十大发明企业家、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最具影响力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陈刚:药检师的创业之路
四川科瑞德制药 董事长 陈刚
今年51岁的陈刚在1989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四川药品检验所成为一名药物检验师。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激发了陈刚创业的热情。他毅然从检验所辞职,揣着5000元钱来到海南,跟着他的校友也是他的老板创业,从基层员工做起沉淀了12年。
2004年1月,成都科瑞德公司成立。同年3月和4月,科瑞德分别买下核心产品凯莱通和律康,并在7月买下了药厂。但当时产品上市后,市场反应不达预期,公司业绩连续三年亏损。所幸在泸县政府的帮助下,科瑞德获得400万元贷款渡过难关。吸取了经验后,陈刚探索出“代理+学术”的销售新模式,科瑞德自2012年起步入发展正轨。
经过十多年发展,科瑞德旗下拥有中美合资四川科瑞德凯华制药有限公司、四川泓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百药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和四川科瑞德制药成都研发中心,2015年实现产值5亿余元。除了凯莱通和律康,科瑞德还发展出了注射用丙戊酸钠、心可舒等明星产品。科瑞德目前已申请专利70余件,获专利证书30多件,开发新产品36个,获生产批件28个,新药证书5个,并且还是四川省首家通过美国FDA认证的人用原料药生产企业。
作为科瑞德的领导者,陈刚是“替扎尼定及其衍生物的新剂型”、“一种无定型哌库溴铵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等14项国家专利的发明人,担任泸州市第七届人大代表、泸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此外还获得了国家第二批“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等荣誉。
你心目中哪所大学是中国药界的中流砥柱?
本文版权属于E药脸谱网(www.y-l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