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律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法官学院《法律适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疯狂区块链  ·  你还没理解“钱的重要性” ·  18 小时前  
疯狂区块链  ·  特斯拉股票还能不能买? ·  昨天  
疯狂区块链  ·  财务自由后你想干什么? ·  2 天前  
白话区块链  ·  以太坊现货ETF持续流入,为何ETH价格却毫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律适用

2024年第4期目录

法律适用  · 公众号  ·  · 2024-04-17 07:00

正文



2024年第4期目录

特稿

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与未来展望

——陶凯元


专题研究:“枫桥式人民法庭”——法治理念、实践进路及发展前瞻

“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进路

——陈宜芳、危浪平

关于加强“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 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调研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建设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践问题研究

——王国亮、张晓光

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职能定位——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为例

——肖建国、李皓然


法官说法

“两高”《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滕 伟等

数据权益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体系协调与规则创新

—— 北京互联网法院课题组

问题探讨

破产程序中的回迁安置债权属性及其清偿顺位研究

——韩玥

论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积极协助义务——兼评《电子商务法》第61条

—— 靳桢

公众法感融入司法裁判的实践路径

——李珊

年度综述

中国破产法年度观察(2022-2023)

——徐阳光



特稿





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与未来展望

——陶凯元





作者简介

陶凯元,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


摘要
建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战略部署。 2019 1 1 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揭牌,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开始运行。五年多来,法庭坚持严格保护、能动履职、统筹协调的知识产权审判理念,有效激励保障科技创新、维护市场公正竞争、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改革预期目标。未来,法庭工作应着眼社会关切、着眼解开心结、着眼诉讼体验,进一步提升案件办理质效和诉讼服务水平。同时,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改革仍需深化,可考虑在法庭基础上适时设立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专门法院。

关键词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 国家层面知识产权专门法院



专题研究:“枫桥式人民法庭”——法治理念、实践进路及发展前瞻







“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进路

——陈宜芳、危浪平





作者简介

陈宜芳,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
危浪平,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综合办公室主任。

摘要
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精神内核,以新时代人民法庭为有形载体,深刻把握人民法庭处于服务群众、解决纠纷第一线与守护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辩证统一关系,依托司法裁判权力,推进多元解纷,融入基层治理。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司法为民、推动源头预防、参与基层治理、做实指导调解、强化多元化解、立足执法办案、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

关键词
新时代“枫桥经验” 枫桥式人民法庭 诉源治理





关于加强“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 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调研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作者简介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组长:程建乐,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课题组主要成员:陈建勋,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张福军,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陈逸群,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助理;张旭光,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助理;赵晓鲁,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助理;魏琪,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审管办副主任。

摘要
人民法庭根植于基层,处于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一线,如何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助推转型中的乡土社会走向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之治”的一项重要课题。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创建一批“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新时代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枫桥式人民法庭”作为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的重要抓手,核心要义是建设现代化人民法庭,工作重心是推动人民群众的感受提升、司法职能的高效发挥、制度机制的变革重塑,最终目标是实现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审视当前,“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面临着工作理念、内部建设、外部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及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民法庭自身发展与基层治理深化,亟需在工作理念、实施路径和发展方向上更迭发力,坚持做到“小阵地与大格局”“执法办案与参与治理”“大众化与专业化”“优良传统与现代科技”四个相统一,持续完善“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的话语体系、工作体系、考评体系,着力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的差异化、品牌化、集群化、数字化发展,打造以人民法庭为重要支点的基层社会法治体系,助推基层治理的法治化、现代化。

关键词
枫桥式人民法庭 基层治理 核心要义 实践特征 发展方向





建设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践问题研究
——王国亮、张晓光




作者简介

王国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
张晓光,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二级法官。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国家前途命运,人民法庭工作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价值。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应当立足“三治融合”,服务乡村自治、保障乡村法治、推动乡村德治,成为乡村治理体系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对人民法庭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当前人民法庭工作中仍存在诸多内外部薄弱环节,影响其职能的发挥。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要准确把握职能定位、明确职责使命,坚持便民利民工作导向,积极参与多元化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人民法庭工作应当聚焦多元解纷职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完善诉源治理和“分调裁审”工作机制,加强村规民约适用。人民法庭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审判质效水平,锻造稳定过硬队伍,营造乡村治理良好法治环境,不断推进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枫桥式人民法庭 乡村振兴 社会治理 服务保障






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职能定位 ——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为例

——肖建国、李皓然




作者简介

肖建国,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皓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事强制执行法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编号: 20BFX082 )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在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中,“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为人民法庭司法职能定位的调整提供了契机。面对基层社会中的多元治理主体、多样矛盾纠纷、多重规范资源等客观环境,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方法论意义上为人民法庭借助基层治理力量、密切联系群众、透视纠纷肌理、能动自主履职提供了有利的组织条件、群众基础和程序空间。“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的实质,是通过司法职能前移延伸出“准司法”职能,为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的不同主体供给规范预期,培育社会解纷力量和民间规范等基层治理资源,站在群众立场诠释和适用法律,发掘司法中的交往理性,使法律权威建立于司法认同之上,并由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关键词
枫桥经验 人民法庭 基层社会治理 司法职能




法官说法





“两高”《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滕 伟等




作者简介

滕伟,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四庭庭长;
董保军,最高人民法院刑四庭副庭长;
姚龙兵,最高人民法院刑四庭审判长;
张淑芬,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研究人员。


摘要

为了依法惩治危害税收征管犯罪,有效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两高”制定、发布了《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坚持问题导向、主客观相统一、与时俱进等原则,明确了危害税收征管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明确了对有关罪名的理解,最主要的是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作了限缩解释;明确了新型犯罪手段的法律适用;根据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特点,明确了补缴税款、挽回税收损失,有效合规整改的从宽处罚规则;明确了危害税收征管犯罪涉及的单位犯罪处罚原则等问题。

关键词

税收犯罪 司法解释 逃税罪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数据权益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体系协调与规则创新
——北京互联网法院课题组




作者简介

北京互联网法院课题组成员:姜颖,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赵长新,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朱阁,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一庭负责人; 李婉星,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一庭一级法官; 刘承祖,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一庭法官助理; 李绪青,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一庭法官助理; 张夏意,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一庭法官助理; 周黛鹃,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一庭法官助理。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数据是国家基础战略性资源和重要生产要素。 2022 12 2 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等方面擘画了我国数据要素制度建设的蓝图,但对于数据权益保护的制度安排和体系协调方面却作了一定“留白”。随着数据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涉数据相关的诉讼案件也随之增长。本文基于国内对数据权益知识产权保护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北京互联网法院受理案件情况,从数据的概念与分类出发,在客体层面对比数据本体与知识产权客体的特性,在理论层面对数据保护与知识产权制度进行对比,在制度路径的可操作性、成本优势等方面考察数据权益保护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契合性,系统地总结和提炼数据知识产权领域司法保护的规则,厘清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中现有路径的区分、协调及其不足。

关键词
数据权益 司法保护 知识产权制度


问题探讨





破产程序中的回迁安置债权属性及其清偿顺位研究

——韩玥





作者简介

韩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破产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摘要
回迁安置债权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破产程序中面临的较为特殊的一类债权,明确回迁安置债权的权利属性、优先清偿范围以及清偿顺位对于实现破产法追求的对债权人公平清偿、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将回迁债权优先权视为特种债权即债权物权化的形式既可以确保债权的优先性又不会突破物权法定原则。同时,在破产程序中涉及购房消费者债权和建设工程价款债权时,应当明确回迁安置债权高于符合特定条件的购房消费者债权,并高于建设工程价款债权的清偿顺位。

关键词
回迁安置债权 优先权 债权物权化 清偿顺位





论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积极协助义务——兼评《电子商务法》第61条

——靳桢




作者简介
靳桢,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