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新闻周刊
这里是《中国新闻周刊》掌门周刊君,有聊、有趣、有料,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欢迎勾搭,和100万小伙伴一起玩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西藏日喀则发生6.8级地震 ·  昨天  
新华社  ·  夜读|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3 天前  
徐州新闻  ·  这类快递,千万别收! ·  3 天前  
徐州新闻  ·  这类快递,千万别收! ·  3 天前  
新华社  ·  定了!1月7日,开始报名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新闻周刊

为什么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

中国新闻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19 19:57

正文


家暴是一种病,得治。



男星刘洲成6次家暴孕妻的消息引发关注。家暴当然是人人喊——的恶性行为,而我们更想知道的是:

 

为什么说“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成为家暴者?

 

有人说“上手是会上瘾的”、“家暴的都是人渣”……用现象解释现象没有意义,我们找到一位心理学大咖聊了聊。

 

对聊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杨寅


 ***


心理学认为,这两种人更容易成为家暴者。

 

第一,他可能“残疾”。

 

具体体现为大脑对情绪易感性强而冲动控制能力弱


说大白话一点:偏执、心眼小,一点就着


你可以理解为狭义的“情商低”。他们对生活中的愤怒、挫折更敏感,对自己情绪控制更差。这样的人更容易使用破坏关系和生活的不健康方式来发泄情绪,这其中就包括暴力。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安嘉和是典型的情绪易感性强而冲动控制能力弱者,他易怒、偏执,具有病态人格。


一个坏消息是,一部分这样的“情商低”是天生的。


心理学上称之为“气质类型”,从我们呱呱坠地起,我们对于情绪感知、冲动控制的能力等个体的差异已经存在了。



很明显的,在你家楼下被抱着的,有安静乖巧的娃,也有容易敏感抓狂的孩子。我们中国人也爱说:三岁看老。

 

但当然不是说每个敏感抓狂的小孩都会成为家暴者,一直到22岁左右,我们的情绪感知与控制能力仍在变化中。



狭义的“情商仍然呈钟形分布,绝大多数人属于情绪感知与控制中等者只是敏感、一点就着的人,是一颗更易引燃的暴力炸弹。

 

不能确定家暴孕妻的刘洲成是否属于“情绪残疾”,而他控制情绪的能力低下,是显而易见的:

截图来自严肃八卦


第二,他“学会”了家暴


 

为什么会有家暴,对于施暴者来说,那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


无论是在他的原生家庭中看到过爸爸打妈妈,还是高中时曾把同学打到求饶,或者在家庭中偶然的一次动手,让聒噪的妻子闭上了嘴……这些事情“教会”了施暴者一件事:暴力,是有用的。


简单地说,他“习得”了以暴力为方法来发泄冲动、获得权能感、操控他人……并确认这是一种利大于弊的、简单有效的办法。


2009年,董珊珊被家暴致死案惊动全国。北京女孩董珊珊被新婚10个月的丈夫王光宇殴打致死。


死前,她被打到“看不见眼球,浑身青紫、肿胀,像一个孕妇。”而在十个月前,董珊珊曾这么告诉母亲:


“最起码我受欺负的时候,他肯定会替我打倒一片。”



当“上手”成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脑回路,无关对象,用暴力解决问题如果一再应验,暴力将成为了施暴者的“信仰”。



 ***


那么,为什么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我们可以从行为心理学上获得答案。


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行为科学家们开始研究人的行为是怎么被塑造的。比如说,你看到美味的豆花就流口水,这属于条件作用豆花-口水,非常直接。而你听到了卖豆花小贩的敲木头声就会流口水,这属于建立条件反应:敲木头声-(豆花)-口水。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第二种,叫做操作性条件作用。


当人做了某一行为而得到肯定/奖励/强化时,他会更多地重复、强化这个行为;而因为某一行为得到惩罚时,他会减少这一行为。


行为A——奖励——重复A

行为B——惩罚——减少B


说得复杂,其实就是奖惩


这太常见了,你会用奖惩训练你的狗狗,也会用奖惩培养你的孩子。而你可能没有想到,长期家暴的形成,通常也是由于这种奖惩反应的失衡。


△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


暴力行为本身就会带来对施暴者的获益:比如打完人,压力或情绪痛苦得到了渲泄和缓解,这属于一种内在的“奖励”。


如果在动手后,受害者被“打服了”、“忍了”,变得更顺从、甚至认同加害者……这样的反应对于施暴者来说,也是妥妥的“奖励”。


暴力这种攻击性行为,在正常有效环境里,会被制止、被惩罚。而在失效的环境里,譬如家暴不会得到惩罚的情况下:受害人保持缄默,甚至认同攻击者,那么施暴者就没有行为消退诱因,会持续甚至加倍进行。


这种反应会非常直接告诉施暴者暴力对于调节另外一个人的行为非常奏效,施暴者从中获益,从而强化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施暴者在家暴后会痛哭流涕,甚至下跪,请求受害者原谅——


童年阴影《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安嘉和对小南动手后也会对她下跪、故作关心。


但请记住,这不是惩罚,很难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满足了施暴者本人的心里愧疚,更像是对刚刚发生的施暴行为的免责申请——


△“答应不再动手”也毫无效果。在家暴受中,受害者对施暴者往往过于温和、甚至溺爱,导致反馈不准确。


你会说,那受害者选择惩罚家暴者不就好了吗?


真实的情况并没那么简单。


而且这里的奖与惩属于心理学范畴,惩罚并非以暴制暴,而是要让施暴者真正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代价与负面后果,从而自愿减少暴力行为。当然,疏重于堵,更重要的是帮助施暴者建立更健康的行为,来替代暴力这种“解决问题”的手段。


以上被家暴者个人确实很难做到的,那怎么办?向外界寻求帮助。


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从根本上改变家暴行为的最有效的策略。


比如美国会这样处理家暴报警:


首先,会有如妇女协会等处理家暴事件的专业人员上门,评估问题的实际情况。如暴力情况很严重,法院和公安机关会出面,轻者如要求施暴者远离受害者10米范围,重者则直接拘捕施暴者。如有必要,会邀请精神科或心理人员介入,要求施暴者接受心理治疗。


其实说“家暴真的只有0次和无数次

”,也是不准确的。


比如在真实生活中,“两口子打架了”、“被逼急了动了一次手”……这样并非0次,但也不构成长期家暴的情况正是多数家庭的现状。这与上述两种情况有着本质的不同:一是偶发,二是施暴者明确认识到行为是错误的。


单次的家暴同样会伤害个人和家庭,但更为严重棘手的,往往是那些持续、多次、反复的家暴行为,并且这与单次家暴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和处理策略都会很不一样。


从生理和心理上研究家暴者与家暴行为,更容易让我们了解家暴者的形成原因和对应方法。数据显示,平均家暴发生35次受害者才会选择报警。这是一个带血的数字——

不要再纵容家暴


家暴是一种病,得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娶了樊胜美,就等于娶了她一家

点击图片阅读 | 他被称为“戏妖”,一个眼神就是一出戏,让国产电影有了细品的必要

点击图片阅读 | 为什么说中国社会对孩子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