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际美妆“跌跌不休”似乎成了常态,但欧莱雅是个例外。
北京时间2月7日凌晨,欧莱雅集团发布最新业绩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公司销售额434.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92亿元),同比增长5.1%;营业利润86.8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57.8亿元),同比增长6.7%。
2024年第四季度,欧莱雅销售额110.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39亿元),同比增长2.5%。
(截自欧莱雅财报)
在欧莱雅公布财报的前一日,另一美妆巨头也交出了最新“成绩单”。不同于雅诗兰黛营收、净利润双双下跌,欧莱雅在充满风险与变动的2024年涨势依旧。
欧莱雅首席执行官叶慕鸿(Nicolas Hieronimus)表示,欧莱雅实现了 +5.1% 的稳健、广泛的增长,再次跑赢了全球美容市场。并称“对损益管理的质量感到自豪,因为实现了创纪录的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后者达到20%。”
从财报数据看,在2023年首破3000亿大关后,2024年欧莱雅业绩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化妆品观察》纵向对比欧莱雅集团近6年主要财务数据发现,除2020年外,其余年份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均处于增长态势。
2022年至2024年,欧莱雅集团总销售额分别为2896.8亿元、3118.2亿元、329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18.5%、7.6%和5.1%,但相较而言,其2024年的增长势头已有所放缓,远不及2021年和2022年。
具体到不同事业部,欧莱雅高档化妆品部、大众化妆品部、皮肤科学美容事业部(曾用名“活性健康化妆品部”)和专业美发部4大事业部,去年均实现了增长。
其中,大众化妆品部依旧贡献了最大营收,2024年销售额159.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10亿元),同比增长5.4%。
报告指出,该部门在数量、价格和组合方面保持了良好的平衡势头,四个国际品牌均实现了稳健增长,尤其是巴黎欧莱雅表现优异。另外,在关键创新的推动下,大众化妆品部的四个品类(护发、护肤、彩妆、染发)均实现增长。
皮肤科学美容事业部作为增长最快的部门,
2024年增速达到9.8%,销售额首次突破7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30亿元)
,连续六年实现增长。
该事业部在所有地区均保持增长,尤其是在新兴市场,表现明显优于北亚市场。理肤泉作为“头号功臣”引领该部门的增长,报告指出,理肤泉接过了CeraVe 适乐肤的接力棒,已成为全球所有渠道的第三大护肤品牌。
此外,得益于国际扩张以及新市场(尤其是 SAPMENA、中国和巴西)的出色表现,
适乐肤的销售额突破了 20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1亿元)大关。
增速最慢的为高档化妆品部,报告增速仅有2.7%。即便如此,仅从销售额来看,去年该事业部销售额155.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80亿元),也让欧莱雅集团成为全球高端美容市场的引领者。
报告指出,在北亚以外,该部门以惊人的两位数速度增长,最大的单一增长贡献者是北美,在该市场,欧莱雅首次成为排名第一的奢侈品美妆公司,这使得该部门能够抵消北亚持续的疲软。品牌层面,Aesop、Takami 和 Youth to the People 推行全球化战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欧莱雅专业美发产品部的表现,要优于专业美容市场。报告指出,从欧洲、北美发达市场,到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增长市场,欧莱雅专业美发业务在所有地区都取得了广泛的进展。其中,卡诗保持了强劲的两位数增长,成为该事业部最大品牌。
从地区来看,2024年,除北亚市场外,欧莱雅集团在欧洲、北美、拉美以及新兴市场SAPMENA – SSA(南亚太、中东、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销售额均实现了增长。
其中,欧洲市场作为第一大市场,2024年以8.2%的增速实现142.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75.7亿元)的销售额,依旧是集团层面营收的最大贡献者。
欧莱雅在欧洲所有国家的销售额均实现增长,且在大多数市场的表现均优于平均水平,尤其是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爱尔兰、德国-奥地利-瑞士集群等国家。在该地区,护发、香水和彩妆品类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第二大市场北美洲,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5.5%至118.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94.1亿元)。其中在集团的第一大国家美国,欧莱雅高档化妆品排名第一,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香水品类的持续活力,以及科颜氏和 Youth to the People 等护肤线的推动。
SAPMENA – SSA和拉美,成为欧莱雅集团所有区域市场中增速最快的两大市场,销售收入分别为38.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92.2亿元)、3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50亿元),实现同比增长12.3%、11%。
中国所在的北亚市场,延续此前的颓势,下滑幅度由去年上半年的1.7%扩大到3.2%,销售额为10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80亿元)。这也是欧莱雅五大市场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地区。
具体到中国市场,报告指出,在中国大陆,美妆市场增长为负值,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欧莱雅销售额
实现了低个位数的下降
,欧莱雅高档化妆品、皮肤科学美容和专业美发产品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各自的市场,大众化妆品表现则略逊于市场。
这也是欧莱雅中国近13年里首次下滑的年份。《化妆品观察》梳理了欧莱雅中国近6年来的增长情况发现,2019年至2023年,欧莱雅中国区域销售额增幅分别为35%、27%、超20%、5.5%和5.4%。
中国作为欧莱雅最具战略意义的市场之一,正在进入明显的增速放缓。到了2024年,欧莱雅在中国的增速已经由正转负。
中国市场的寒意,欧莱雅早有预警。去年6月,据外媒报道,叶鸿慕罕见下调全球美妆市场增长预期,从先前预计增长5%,调整为4.5%-5%,并将下调原因归结为中国市场的疲软。
另外,叶慕鸿曾对媒体谈到,中国整体经济并不会在短期内改善。“虽然中国宣布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这似乎也提振了中国消费者的情绪,但目前我们尚未看到该政策的任何实质影响。”
有美妆代运营负责人告诉《化妆品观察》,去年年底,其接触的多个外资美妆品牌均下调了今年在中国市场的业绩预期,“大部分海外品牌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控制成本、保持利润上。”
对于欧莱雅等众多国际美妆企业而言,中国市场“未来的不透明感变得更强”。
在评价欧莱雅这份成绩单时,叶鸿慕认为,2024年是决定性的一年,欧莱雅奠定了许多基础,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和技术增强了营销和研发能力,简化了组织结构,增强了工业和供应链弹性,以及继续丰富产品组合等。
“这将使欧莱雅能够在征服新的美容领域时走得更快、更远,2025 年,欧莱雅对全球美容市场的前景保持乐观,并相信有能力继续超越,实现新一年的销售额和利润增长。”叶鸿慕表示。
拥抱科技,或是叶鸿慕口中“继续超越”的动力之一。
早在六年前,欧莱雅就宣布转型成为美妆科技公司;现在,这个进程正在加速。
2024年1月,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在拉斯维加斯的CES(全球消费电子)展上登台谈论科技如何重塑美妆行业,这也是美妆公司第一次到CES做主题演讲。
5月,在巴黎举办的Viva Tech(欧洲科技创新展览会)上,欧莱雅搭建起3万余平米的巨型展台,展出了一系列智能硬件产品和个性化定制服务,包括兰蔻的面部护理Renergie Nano-Surfacer|400 Booster、科颜氏的皮肤诊断工具Derma-Reader等。并且在此次展会上,欧莱雅还首次展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美妆内容实验室CREAITECH,它能为旗下37个品牌产出符合品牌调性的本土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