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懂经济
让连接发生,提供金融知识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有钳人28 ... ·  昨天  
计量经济圈  ·  这JPE是XX关于中国政治经济研究最有意义的 ... ·  昨天  
数据宝  ·  刚刚!35家公司预计业绩暴增 ·  2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广东,大动作!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收盘了,涨跌不一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看懂经济

探求中国经济的新动能 -- 读滕泰《新供给主义经济学》

看懂经济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12 07:21

正文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就是基于中国改革实践基础,从供给侧出发持续推动改革的理论探索。其基本原则是“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去产能与培育新供给、新动力是同向并肩而行的两条河流,只有这两条河流合二为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才真正完成。

文 \董希淼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虽然是孟子用来论述个人发展和国家兴亡,但有时候也适用于思想领域。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重要学说的诞生,往往在于经济与社会发生巨变甚至是危机之时。比如,在经济学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凯恩斯主义,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便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对于经济学以往成果和理论框架进行了系统性反思,以“需求管理”为主的政策实践受到质疑。在我国,当我们告别三十多年高速增长、将要进入经济“新常态”之际,以2012年11月滕泰发表《新供给主义宣言》为标志,主张供给侧改革的“新供给”学说应运而生,从经济理论和政策两个层面探求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寻找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出路。


滕泰在《新供给主义宣言》中指出,我国宏观政策不能仅限于总需求干预,而应更多重视供给侧。因此,他提出了“淡化总需求管理,从供给侧推动改革”的宏观政策主张,并相继发表了系列文章,形成了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而在此后不久,贾康也发表了《中国式新供给经济学》,相继提出“八双五并重”等经济政策建议,以此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中国式新供给经济学”。


滕泰和贾康是我国“新供给”学说的两大代表人物,其思想与主张各有千秋,多有大相庭径之处,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日前,滕泰将其新供给学说进行了系统梳理,形成《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一书。从这本“新供给”学说的集大成之作中,我们读到了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精髓,也更加深对中国经济增长和供给侧改革的认识和理解。

 

该踩油门还是修发动机


 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辆汽车,那么有两个重要问题是我们关心的:这辆汽车的动力来自哪里,以及如何持续保持强劲的动力。


长期以来,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成为大家分析和理解宏观经济的基本工具。因为是“马车”,很多人很自然地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其实,“三驾马车”是以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三大组成部分,主要反映经济发展的结果。对经济发展,消费、投资、出口有短期的推动作用,但绝非根本动力。那么,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哪里?李佐军认为,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是我国经济的“三大发动机”。


大家都看到,近年来中国经济这辆汽车的行驶速度越来越慢。是油门踩得不够,还是发动机本身有问题?滕泰认为,近年来仅靠刺激消费、投资、出口已经不能推动经济快速增长,换句话说,虽然我们把“油门”踩到底了,车子依然在减速。在这种情况下,汽车驾驶员需要停下来看看发动机有没有问题。对中国经济而言,当刺激需求侧的“油门”效果递减后,必须启动供给侧改革。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强调,“三驾马车”并非财富之源,供给——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确切地说,人口与劳动、土地与资源、金融与资本、技术创新、制度与管理等五大财富源泉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同时我们还发现,中国经济这辆汽车还越来越颠簸。滕泰认为,是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交替误导了中国。每当经济增速有所下滑,我国决策部门往往高举凯恩斯主义的大旗,拼命刺激“踩油门”;每当通胀有所抬头,决策部门往往举起货币主义的大旗,拼命紧缩“踩刹车”。


频繁地“踩油门”和“踩刹车”的结果是,中国经济越来越颠簸,经济周期也越来越短。


所幸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全面启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主动的战略性选择。而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是新供给经济周期,这是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反映了新供给如何通过形成、扩张、成熟和老化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新供给如何创造新需求


如前所述,中国经济由于供给结构老化,连续五年持续下行。而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就是基于中国改革实践基础,从供给侧出发持续推动改革的理论探索。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提出的基本原则,就是“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所谓“新供给”就是指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管理模式等新财富形态,形成了新商业价值,创造了新需求。滕泰认为,一旦资本、资源、劳动开始向新供给集中,老产业的产能过剩将自然消除,整个经济不但恢复均衡,而且将开始新的增长。


对此,滕泰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在乔布斯创造出苹果手机(iPhone)以前,人们对iPhone的需求为零;创造出了iPhone之后,带来了人们对iPhone的巨大需求。至于具体的创造过程,《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以iPhone产业链为例,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第一,新的商业价值附加是新供给形成的基础。如iPhone使得上网、聊天、视频等功能从PC端进入移动端,具有全新的商业价值。第二,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体验改进能够提高供给的创造能力。如苹果公司熟悉采用新的操作系统和新的芯片构造,不断改善和提升用户体验。第三,打造上下游生态链,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形成新市场。如iPhone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平台,让产品之间形成更深层次的整合和协同。第四,相对开放的贸易环境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有利于拓展供给创造的空间。如国际贸易,使得iPhone销售市场和生产工厂的全球布局成为了可能。第五,加速供给创造需求效率的乘数效应是新供给形成新动力、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如苹果公司以手机及周边产品的销售收入,形成公司利润、股东红利、员工薪酬等,再次进入美国经济循环,推动美国经济复苏。


需要强调的是,在我国当下,处于供给老化阶段的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其最终出路不在于简单地关掉,而是应当努力培育新供给、新动能,引导这些产业的生产要素向新供给扩张的产业转移。去产能与培育新供给、新动力是同向并肩而行的两条河流,只有这两条河流合二为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才真正完成。

 

要素供给还是制度供给


新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是制度因素。


的确,从我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发展历程看,不难发现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的制度供给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而改革开放后,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政府不断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符合市场规律的制度,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进而释放了市场经济活力,推动了经济增长。


制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宏观的社会分工效率和微观的企业生产效率,而社会分工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自然带来经济的增长。新供给主义经济学敏锐地察觉到制度供给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除了关注 “看得见”的动力之外,也将“看不见”的“制度与管理”作为五大财富源泉之一,视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源。滕泰认为,在人口、土地资源、资本和生产技术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解除制度和管理的供给抑制,能够提高单位资源、资本、劳动的产出效率,进而提高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当下,我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深层次原因是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国家作为制度供给的主体,应进一步明晰产权制度、放宽市场准入、创新金融制度,放开因产权保护不完善、市场准入歧视和融资渠道匮乏等产生的制度约束,解决好国家的制度供给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制度和管理创新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科斯说,必须去除所有加诸国企的特权,让私企得以自由竞争。而对国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目前制度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在我国新一轮国企改革中,不但要注意引入非国有资本,使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能够在经营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还要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建设,推进公司治理机制的持续改进和完善。此外,还要着力推进内部机制和体制改革,如制定高管和员工市场化的激励办法,推进员工薪酬体制改革,形成更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用人留人机制。

 

金融过度还是金融抑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增长的血脉。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增长较快,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好的服务。但今年开始,我国“经济过度金融化”的声音不时出现。其重要的论据是,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过大。目前,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已经超过8%,而且还在继续上升,而美国、英国的比重在7%左右。近期来,金融监管部门也出台了不少措施,力求稳妥降低金融业杠杆,防控金融风险。

   

其实,我国长期以来处于经济学理论上的“金融抑制”状态,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低,金融机构市场机制不足,政府对金融体系严格管制,对利率、汇率等干预较多。目前所谓的过度金融化现象,是一种表象,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当前实体经济比较困难,制造业在尚未完成转型升级时后劲不足,逐利的资金自然流入金融业;另一方面,金融供给结构相对老化,尚未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完全对接,金融供给仍然存在所有制偏好。

    

因此,《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金融和资本供给结构需要对接“新供给”经济,金融的流向与新供给的扩张方向应保持一致,这就需要通过制度和产品服务的创新来驱动。

    

具体而言,我认为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金融体系,对接新供给,服务新需求,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增长。首先,应继续优化金融市场结构,着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优化企业债务和股本融资结构,提升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大力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例。这样不仅有利于分散金融风险,而且可以拓宽投融资渠道,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其次,应持续深化银行业改革。银行业仍将是金融业主体,要通过改革逐步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发挥主流银行业对新供给的重要支撑作用。还要进一步发挥民间资本积极作用,鼓励民间资本有序进入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同时,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资本流动、不当创新等对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冲击。

    

滕泰曾两次参加总理经济形势座谈会,多次应邀为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讲课,其学术主张受到决策者的重视。但《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中的部分观点,看起来仍然比较理想化,落到实践中还要克服很多困难。其实,这正是他作为经济学家的难能可贵之处。正如滕泰在此书前言中所说,学术研究必须有独立性、领先性,不应该为了迎合短期决策需要而打扮成与政策相似的样子,更不应该放弃原本的学术创新方向。


董希淼系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近著《有趣的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