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道风物
地道风物是中国国家地理发起的互动平台,通过脚踏实地的风物发现之旅、值得信赖的线上线下原创内容,复兴原乡传统、寻访最佳物产、捕捉匠心民艺,分享最本真的生活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信江苏  ·  今晚开幕🥳尔滨:一起解锁冰雪Citywalk→ ·  昨天  
旅行雷达助手  ·  12点抢神券!IHG全球积分房85折,不到3 ... ·  昨天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2 天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2 天前  
徐州新闻  ·  “收入飙升300%”!这一行业,缺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道风物

90%东北人都吃不到的东北菜,让南方人吃了?

地道风物  · 公众号  · 旅游  · 2024-12-28 10:30

正文





慢工出细活
是东北菜的节奏


没经验的南方人千万不要在东北随意点菜!

不然很有可能以为自己点了个精致小炒,端上来却是个 盆装乱炖 ……

酸菜炖白肉、猪肉炖粉条、铁锅炖大鹅 ……东北菜正是如此存在于人们眼中的。东北菜的豪横程度就像东北的气候和东北的人一样, 大碗大块,直来直去 ,从不拖泥带水。

然而还有那么几道东北大厨们的 “隐藏菜单” ,却暗戳戳地展现了大东北 浪漫细腻 的小心思——细腻到成了大厨们轻易不会做,甚至都 不想放进菜谱的“功夫菜”

精致又细腻,是东北功夫菜的底色。
摄影/ 林秉迁


所谓功夫菜,既需有 时间功夫 ,又少不了 手艺功夫

赶上生意正旺的档口,这几道菜可以说谁点都不好使 ——轻则得到老板一句“上菜会很慢!”的“殷切”嘱托,重则会得到后厨大师傅好好注视一番的“礼遇”。但对于那些慕名而来的南方“小金豆”,脾气再火爆的大师傅也会宠溺一笑、上灶开整, 大不了炒完歇三天!


限定解锁的“隐藏菜单”,到底有什么?
图/视觉中国

那么到底能被南方小金豆解锁的隐藏菜单都有什么菜式呢?



万物皆可拔丝!
东北“糖油炸弹”里的极致浪漫


虽然东北的咸口菜常常让人过口难忘, 但说到甜味,恐怕只有东北才能甜出天际。 在这片高纬沃土上,甜菜生长茂盛,极寒的气候促使东北人将糖融入到自己的饮食文化中。没有了“重油重盐”的炖菜、酱焖、爆炒…… “可盐可甜”的东北功夫菜也蕴含着东北人最极致的浪漫情怀。

与下雪天最配的还得是雪绵豆沙!
图/图虫·创意,摄影/魔影游侠


在鹅毛漫天的大雪中钻进一家饭店,吃上一口甜丝丝、软绵绵的 雪绵豆沙 ,东北人最爱的儿时味道,全给整明白了。


这道号称 “东北舒芙蕾” 的宫廷菜可是 东北厨师毕业的 必考大菜 。别看它外表像个人畜无害的法式甜点,实际上因做法太过繁复考究,这道菜曾一度 “销声匿迹” —— 蛋清要打发到筷子直立不倒 ,再混上淀粉搅合成糊,嵌入豆沙馅儿,才能送入油锅。 相传在东北,每多一个人吃到雪绵豆沙,就会有一个大师傅得腱鞘炎的几率增加1%…… 但是这一口下去,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天天盼着家里来客(qie)的日子——又能下馆子吃雪绵豆沙了!

雪绵豆沙成型记,大师傅最废手腕的一集!
动图来源/奉天小馆

当然,提到甜丝丝,就少不了 拔丝系列 。在东北的“小孩桌”上,拔丝系列已经成为继锅包肉之后,地位不可撼动的甜口菜。

“拔丝草莓”、“拔丝香蕉”、“拔丝苹果”甚至“拔丝榴莲”,在 “万物皆可拔丝” 的东北,听到“拔丝”二字自然是食客喜笑颜开,厨师闻言色变。其中最出名,也最考验功力的莫过于 “酥黄菜”与“拔丝地瓜” ,“酥黄菜”通俗来说就是“拔丝鸡蛋”,二者均考验的是大师傅们的 “挂浆”手艺


挂满糖丝是东北对地瓜最基本的尊 重。
图/图虫·创意,摄影/ 蔯歪歪C


挂浆最关键的一步是熬糖 ,为了保证拔丝的口感与美观,大师傅们往往会选择油熬,与水熬不同,这种做法更 考验掌勺人的功夫与经验。 如果火候不够就会挂上糖霜,失去了晶莹剔透的质感,熬得太老就成了略带苦味的糖色,难以拉出完整的糖丝儿—— 只有熬得不老不嫩刚刚好,才能成就最完美的拔丝形态。

这讲究一个 在不紧不慢中眼疾手快 。等成块儿的冰糖历经漫长的熬制融化后,需要迅速倒入炸好的食材,让糖浆覆裹到每一个缝隙。手艺地道的大师傅能把糖丝儿裹住每块食材,夹起一筷的丝儿能从自己桌拉给隔壁桌尝尝。


趁着热乎劲儿,马上开拔!
图/视觉中国

如果感觉甜得不够过瘾,还有一道最为彪悍的 “糖油炸弹” —— 冰酥白肉

这道80年代风靡饭菜酒桌的“大肥肉”制作难度堪称顶级。 精选的大块肥肉不能有红肉掺杂,得先切成4毫米的细长条,这才能保证口感酥脆又不油腻。再用盐来个“去腥SPA”。随后挂上浆,丢进热油锅里来一场“金黄酥脆大冒险”。

接下来又是大师傅们最爱的熬糖环节, 温度、比例稍有差池,全盘皆输。


冰酥白肉可谓小甜口里最彪悍的“糖油混合物”!
动图来源/老隐记,菜鸟美食


当冰酥白肉终于端上桌,一口咬下去,先是“咔嚓”一声,酥脆的糖壳在齿间碎裂,紧接着便是 软糯肥美 的油香在口中四溢。那 甜与腻、酥与滑 的奇妙组合,直接给人香迷糊了! 也没人说过东北人小时候吃得这么香啊!



极致讲究的火候与刀工
东北大厨“毕业考”可不止锅包肉


到了东北馆子不点开门菜,那跟白来一趟没啥区别。 所有本地人都知道,考验一家东北馆子的手艺,别管餐馆的名号响不响亮,也甭纠结老板和店员的口音地不地道,只用点上一道“开门菜”,两根筷子一起一落,就能清楚后厨大师傅的手艺高低。

锅包肉 就是如此“一眼开门”的功夫菜。

最精准的“厨艺检测器”——锅包肉!
摄影/丁俊豪

锅包肉之于东北菜,就像回锅肉之于川菜、干炒牛河之于粤菜, “吃上一口,舒服一宿” 。进了东北菜馆,一份开胃的锅包肉起手,就能品出后厨师傅对刀工、手法和火候的把控能力了。

锅包肉最早起源于清朝末期的 哈尔滨 ,那时的东北,历经 “闯关东” 时期的人口迁徙、 西伯利亚大铁路 中东铁路 的建设,大量的俄国人带来了他们的嗜甜口味。包容而开放的东北人顺着这个口味改良了满族的宫廷菜肴,让这种 “炸两回才熟的猪肉片子” 成了如今我们现在熟悉的锅包肉。

嫩滑的猪肉片子才有好吃的锅包肉。
摄影/上 海去哪吃(meishi388)


东北人对菜能讲究到啥地步?

就拿身居 东北“引战”话题榜第一名 的锅包肉来看,虽然说是东北一家亲,但是谈到哪派的锅包肉更正宗,那就开始 分帮分伙儿 了。 黑龙江和吉林 的锅包肉用糖和白醋烹汁,属于传统派,出锅就是“金色传说”;而 辽式 的锅包肉则用番茄酱溜汁儿,色泽红润,也有不少拥趸;至于 赤峰…… 你家锅包肉 怎么是咸的啊!

金色传说vs红色SSR,你支持哪个?
摄影/丁俊豪, 袁丽颖


为了探索锅包肉宇宙,吉林人还搞了个 全球锅包肉大赛 ,把锅包肉算是研究出花儿来了。


麻辣、咖喱、榴莲 等花式风味的锅包肉,加上 酸嘢、野菜、茉莉花 等特色锅包肉,还有 直径1.1米的巨型锅包肉 ……属于是锅包肉界的狂欢会。面对诸多风格口味,外地人羡慕的眼泪从嘴角流了出来,而喊着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辽宁的番茄锅包肉第三” 的黑吉老乡差点没晕过去,甚至想把辽宁锅包肉请回餐桌了。


锅包肉大赛里的锅包肉宇宙,看花眼 了!
摄影/袁丽颖

虽然为了烹汁方法“吵”得不可开交,但是在 制作手法 上,几家倒有着 “全国统一”的严格标准。

新鲜的猪里脊切成 均匀一致 的肉片,挂上精调成 “非牛顿流体” 状态的面糊,就进入到最最考验技术的炸制环节:第一次低温慢炸,第二次高温快炸, 两次火候必须精准掌握, 最后浇汁儿翻炒上桌,这才成了色香味俱全的完美锅包肉。

高温低温,控制时机只在一瞬间。

图/视觉中国


如果单品鉴火候功夫觉得不过瘾,就再加几道大师傅们的 刀功“考级菜”。

大块的猪五花得统统切成 2厘米见方的小块 ,切的时候,下刀的力度和角度都得拿捏得死死的。切大了,一口下去满嘴流油,腻得慌;切小了,又干干巴巴,毫无嫩滑可言。等切好裹上酸甜可口的番茄酱,那模样,红亮亮的,好似一颗颗娇艳欲滴的樱桃,一盘诱人的 “樱桃肉” 这才算是大功告成。

红润诱人樱桃肉,一口一个酸甜口!
动图来源/老饭骨


酸甜滋味瞬间在舌尖绽放,五花肉入口即化, 肥的香糯,瘦的紧实 ,简直是人间至味。

再瞅瞅点的这份 “三丝爆豆” ,土豆丝、洋葱丝、香菜丝拼凑出视觉与味觉上的脆爽。 复制粘贴一样的土豆丝 每一根都大小均匀、粗细一致,纯要靠大师傅 出神入化的刀功手切 出来。每一刀切下去都得干净利落,不带一丝犹豫,没个几年的磨炼,很难达到这种境界!

夹一筷子放进嘴里,嘎吱嘎吱, 清脆爽口 ,又可以 多灌一扎啤酒。

三丝爆豆里的土豆丝,
每一丝都像精准计算的工艺品。
摄影/秋葵小姐


与此同时,还有把 猪肚、猪肝和猪大肠 汇聚一堂的 “熘三样” ,这可是东北馆子的隐藏大菜。这道来自鲁地的菜,被东北厨师精心改良后,那讲究可多了去了。

三样片不仅大小差不多,连薄厚都得恰到好处。 每一片的厚度都要精准控制,薄了容易炒老,厚了又难以入味;长度更是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受热均匀。再 熘上特制高汤调配的芡 ,既有 猪肝的嫩滑、肥肠的油香,还有猪肚的劲道 ,三种截然不同的口感在嘴里非但不打架,反而融合得恰到好处,一口就能让人感受到东北菜的包容与讲究。

东北隐藏级菜品熘三样。
图/视觉中国


东北的功夫菜,永远有一种别样的情感连接。 每一份锅包肉的酥脆,每一块雪衣豆沙的绵软,每一根土豆丝的脆爽, 这些细腻是包容与岁月的沉淀,也是东北人的儿时回忆。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厨房里的打蛋器解放了大师傅的手腕子、曾经烟熏火燎的锅台上也驻扎着攒劲儿的高压锅,但是 吃上一口传统的功夫菜,不禁又让人回到了儿时优哉游哉的生活。 在寒冷冬日里,与家人围坐一桌, 欢声笑语间将东北的土地、风雪、烟火都融入了其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