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点击上方
"
证券市场周刊
"
↑
免费订阅本刊
新增
85
只
Y
类产品来自
30
家基金公司,其中
28
家公司已设立养老目标
FOF
的
Y
类产品,
2
家公司是初次成立
Y
类产品。
这些
Y
类产品依托的股票指数基金规模接近
2
万亿元。
这次扩容在在一定程度上对
Y
类养老目标
FOF
形成竞争关系。
2024
年
12
月
12
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更新了《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将个人养老金基金由此前的
199
只扩充至
284
只,新增
85
只皆为指数基金。
自此,个人养老金基金进入指数基金时代,指数基金则进入
Y
时代。因为在公募产品分类中,“
Y
”是个人养老金基金独有的标志。不过,这些
Y
类产品并非新成立的基金,而是基于现有主基金增设的
Y
类产品。
从证监会官网文章来看,《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的更新是“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功能,构建完善‘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
中信建投也表示,个人养老金作为重要的中长期资金,其扩容能够助力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对基金公司来说,
Y
类产品的扩容提供了一个赢得更多投资者的机会。而且,基于个人养老金账户“退休支取”的特性,这些投资者可能更具黏性。
根据《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此次新增的
85
只
Y
类产品来自
30
家基金公司,其中
28
家公司已设立养老目标
FOF
的
Y
类产品,
2
家公司是初次成立
Y
类产品。
整体而言,设立了
Y
类产品的基金公司已经由
54
家增至
56
家,其中
26
家只设立了养老目标的
Y
类产品。
不过,
Y
类指数基金规模须待定期报告发布之后才能见分晓。至于
Y
类养老目标
FOF
的规模,根据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截至三季度末为
73.44
亿元。
数据同时显示,
Y
类产品所依附的
85
只指数基金跟踪了
16
种指数,其中包括
12
种宽基指数及
4
种红利指数。
截至
12
月
23
日,这
85
只指数基金资产净值合计
1.98
万亿元。同期,全市场指数基金(含
QDII
指数基金)规模合计
4.58
万亿元。
证监会更新《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的主要背景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推广至全国。
根据人社部、财政部、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证监
12
月
12
日会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简称《通知》),个人养老金制度于
12
月
15
日推广至全国。
根据上述《通知》,个人养老金制度不仅要扩大实施范围,还要优化产品供给、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完善领取条件和办法。
优化产品供给方面,首先提到的即是丰富产品种类。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将国债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
其二是将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推动更多养老理财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
其三是鼓励金融机构研究开发符合长期养老需求的个人养老储蓄、中低波动型或绝对收益策略基金产品等金融产品,合理确定个人养老储蓄的期限和利率。
就公募产品而言,在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试点阶段,个人养老金账户只能投资养老目标
FOF
,到了全面实施阶段,则可以投资指数基金。
证监会最新版《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显示,此前个人养老金基金有
199
只,皆为
Y
类养老目标
FOF
,现在则是
284
只,新增
85
只皆为
Y
类指数基金。
根据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这
85
只
Y
类指数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共计
16
种,其中
12
种为宽基指数,
4
种为红利指数。
12
种宽基指数中,有
7
种是横跨沪深板块的指数,包括中证
A50
、中证
A500
、中证
A100
、中证
500
、中证
800
等
5
种“中证系”宽基指数,以及沪深
300
、科创创业
50
指数。其余
5
种宽基指数是上证
50
、深证
100
、创业板
50
、创业板指及科创
50
指数。
上述指数皆有其特征,市场表现及估值水平也各不相同,可供风险偏好不同的投资者进行选择。
根据相关通知,金融机构提供个人养老金投资咨询服务时,要根据个人投资风险偏好和年龄等特点,推荐适当的个人养老金产品,要“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投资者的保护,充分保障参加人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从对应产品数量上看,跟踪沪深
300
指数的
Y
类产品有
20
只,跟踪中证
A500
及中证
500
指数的产品分别有
19
只和
14
只。截至
2024
年
12
月
23
日,该
3
种指数
2024
年以来涨幅分别为
14.64%
、
13.40%
和
7.17%
,
PE
(
TTM
)分别为
12.89
倍、
14.74
倍及
28.08
倍。
其余
9
种宽基指数对应的产品皆不足
10
只,创业板指、科创
50
及科创创业
50
相对较多,分别有
6
只、
4
只和
4
只。截至
12
月
23
日,后
3
种指数
2024
年以来涨幅分别为
15.68%
、
17.21%
及
15.41%
,
PE
(
TTM
)分别为
33.94
倍、
85.75
倍及
38.38
倍。
上述
4
种红利指数包括中证红利、红利低波、红利低波
100
及
300
红利低波指数。其中,中证红利指数有
3
只
Y
类产品,红利低波有
2
只,其余两种指数皆各
1
只。截至
12
月
23
日,该
4
种红利指数
2024
年以来涨幅分别为
10.17%
、
16.03%
、
11.08%
及
21.58%
,
PE
(
TTM
)分别为
7.44
倍、
7.48
倍、
8.08
倍及
8.62
倍。
由于这些
Y
类产品都是主基金增设的产品类型,其投资收益完全来自主基金,因此,投资者有必要了解主基金的规模及持有人结构。
根据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
Y
类产品对应的
85
只主基金中,有
11
只
2024
年
11
月才成立,包括
10
只中证
A500ETF
,以及
1
只沪深
300
指数基金。
其余
74
只主基金中,可以查到上半年末持有人结构的产品是
64
只,可以查到年初持有人结构的产品是
62
只。
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上述主基金份额规模合计
6570
亿份,较年初增加
1763
亿份,增长
36.68%
。同期,机构投资者所持份额由
2101
亿份增至
4807
亿份,增长
82.72%
,机构投资者所持份额占比由
43.72%
升至
5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