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济宁人最有归属感的微信公众平台
大众网济宁频道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今年收购价比去年低了将近一块钱,最便宜的五毛钱一斤,都没办法雇人提了。”
五一过后,
金乡蒜薹迎来大丰收!
但是受种植面积增大等因素影响,
今年一斤蒜薹仅能卖8毛钱,
而雇人拔一斤蒜薹要1元钱。
辛辛苦苦种了好几个月,
却还要赔钱,
蒜农们都犯了大愁...
5月3日,济宁金乡县一冷库卸货工在一车车的蒜薹前休息。
齐鲁晚报 记者 李岩松 摄
3日,金乡县绿油油的大蒜田里,到处可见正在提蒜薹的蒜农。
早上5点钟
,
金乡县鸡黍镇南吕庙村
的蒜农
于大爷和老伴
就下地了,忙活到9点,刚好装满一三轮车。地头上,收购商小焦已经放好台秤,等待蒜农们前来。
他随即抽取了两三把蒜薹,伸出手掌,意思是五毛钱一斤。
于大爷对此不大满意,讲价到六毛,但小焦又不同意。最终是二人都让了一步,
以每斤五毛五成交
。
过完秤,总共212斤于大爷拿到了116元现金。
听说每斤才卖了五毛五,周围乡邻们觉得这价格有些低。但是,于大爷对于这个价格没有特别在意:
“蒜薹必须得提,能卖多少是多少吧,再长两天就老了。”
于大爷家的蒜薹质量一般。
实际上,即使质量好的蒜薹,最多也就卖到七八毛钱。
在地头上,蒜农李贺把自家刚提的蒜薹仔细摆放好,把品相最好的摆在明眼处,争取卖个好价钱。
“每斤也就八毛钱,都说今年面积增大了,收购价格低。”
李贺说,去年他家的蒜薹一斤能卖到一块八九,比今年整整贵了一块钱。
在
鸡黍镇的焦杭村口
,十多辆收购蒜薹的车停在这里,台秤排成一行。
蒜农徐大妈和儿媳刚刚卖完一三轮车的蒜薹
,
收购价是0.75元/斤,300多斤蒜薹换来了200多元钱。
眼看着到了中午,娘俩打算回家吃午饭,下午再继续回地里,争取天黑前再提出一车蒜薹来。徐大妈说:
“一天就上午卖一回,下午卖一回,得随时提随时卖,蔫了就卖不上价了。”
蒜农们告诉记者,如果等到蒜薹打弯后还不提出来,就会影响大蒜生长造成减产。
既然已经将蒜薹提出来了,为什么还要扔掉?卖几毛钱一斤不也可以减少一点损失吗?
蒜农们说,最初提蒜薹的时候很急,根本来不及整理好,晚上还要花很长的时间整理,凌晨三四点钟去收购站排队,也不知道能卖多少钱。
其它地方也有蒜薹滞销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