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四川政法声音
聚焦政法热点,发布权威信息,服务人民群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吃货小分队  ·  在北京,适合一个人呆一整天的地方 | 北京LOOK ·  昨天  
余杭发布  ·  退钱了!今起预约 ·  2 天前  
北京本地宝  ·  接下来的北京好美!2025春日赏花时间表来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四川政法声音

手机这个功能,慎用!警方紧急提醒

四川政法声音  · 公众号  ·  · 2025-01-20 10:2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聚焦NFC功能被骗子利用进行诈骗的热点话题,通过两个案例详细描述了诈骗过程,并分析了诈骗手法。同时,警方紧急提醒公众提高警惕,避免被骗。文章还介绍了四川政法系统的一些其他重要信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NFC功能被骗子利用进行诈骗

骗子利用NFC功能的便捷性,通过虚假软件和远程操控等手段,实施盗刷银行卡,骗取受害者资金。

关键观点2: 诈骗手法分析

骗子通过伪装正规身份、借助NFC功能实施盗刷、远程操控制造恐惧感、伪造成功信息转移注意力等手段进行诈骗。

关键观点3: 警方紧急提醒

公众应提高警惕,警惕“客服”来电,慎用NFC功能,拒绝屏幕共享。一旦察觉被骗,应立即采取冻结银行卡并报警处理。

关键观点4: 四川政法系统其他信息

文章还介绍了四川政法系统的一些其他重要信息,包括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四川法治化营商环境、四川政法的十二时辰等。


正文

四川政法声音
聚焦政法热点,发布权威信息


你是否觉得手机NFC功能

是用来刷公交卡或快捷支付的?


但你可能不知道

骗子已经盯上了这个便捷功能

将它变成偷走你

银行卡存款的“提款机”!


只需几步操作

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就可能在你眼皮底下被刷走


案例一:下载第三方软件

通过NFC转账被骗近10万


李先生接到一个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其航班因机械故障被取消,并询问是选择改签还是退票。李先生选择改签,对方进一步表示因已为其购买保险,可退还300元到银行卡,但需通过“企业支付”操作。


在对方的指引下,李先生使用银行卡在某平台开通了“放心借”服务,并按照对方要求分两次借款共10万元。


随后,对方要求李先生下载一款软件,并通过手机NFC功能进行刷卡操作。李先生按指示完成了两笔大额交易,当对方要求进行第三次刷卡时,李先生察觉异常,但已被骗9.8万元。


案例二:手机被远程操控

银行卡钱被转走


罗女士接到陌生来电,对方谎称其已开通“会员直播服务”,如不取消将扣除高额费用。罗女士添加了对方提供的客服账号,并下载了两个App安装包。其中一个是会议类软件,另一个则是支付工具。


开启屏幕共享后,罗女士的手机被远程操控,甚至出现自动黑屏的情况。


随后,对方要求罗女士将银行卡贴近手机的NFC识别区域,并指示她不要操作手机。不久后,对方发送“关闭会员成功”的虚假消息后断开联系。罗女士与家人检查后发现,银行卡内的钱已被转走。


诈骗手法分析


1. 伪装正规身份


以“航班故障”“扣费取消”为由,引起受害者紧张情绪,利用紧急感降低其警惕性。


2. 借助NFC功能实施盗刷


要求受害者通过NFC功能,将银行卡信息与虚假软件绑定,直接读取并转移卡内资金。


3. 远程操控制造恐惧感


使用屏幕共享等技术,让受害者误以为对方是正规操作,进一步增加信任度。


4. 伪造成功信息转移注意力


骗子发送虚假的“成功取消”消息,让受害者放松警惕,延迟发现资金被盗。


警方紧急提醒:


1.警惕“客服”来电


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务必核实其真实身份,尤其是涉及改签、退款等敏感信息时。


2.慎用NFC功能


避免随意通过NFC功能进行陌生支付操作,谨防被盗刷。


3.拒绝屏幕共享


任何要求打开屏幕共享或远程协助的操作均应高度警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一旦察觉被骗,应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冻结银行 卡,并报警处理。



来源:人民网、昆明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推荐阅读

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法治四川 于立军出席并讲话

数读2024年四川法治化营商环境

四川政法的十二时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