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电时评
《广电时评》杂志官方公众号,权威声音、专业评论、行业风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政事堂2019  ·  宏观政策,由利益集团决定 ·  2 天前  
CHINADAILY  ·  国博文创冰箱贴走红,“一冠难求” ·  3 天前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  林剑: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深入开展城市领域合作, ... ·  6 天前  
CHINADAILY  ·  Life丨Boom time in the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电时评

《耳畔中国》为音乐节目带来了哪些新启示?

广电时评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5-26 01:21

正文


《耳畔中国》带给行业最重要的一个启发就是文化自信,“民歌是好东西,应该好好去传播”

“历经三次大改、无数次完善、43次方案修改……从2016年6月份开始筹备到2017年2月17日正式登陆安徽卫视,《耳畔中国》节目模式调整了很多次。”


5月25日,安徽卫视《耳畔中国》节目研讨会在京举行。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庄保斌在研讨会上回顾打磨节目的历程,他认为,正是一次一次的修改,节目品质才一步一步得到提升。



文化类节目热起来了

2017年2月17日—4月21日,《耳畔中国》在安徽卫视每周五晚黄金档播出,全季共十期。作为2017年一季度卫视晚间黄金档唯一一档音乐节目,《耳畔中国》从内容创新出发,用“中国风”为音乐节目开辟了新的探索空间。


“文化类节目爆发并非偶然,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大力推动文化类节目,最终在今年产生了一定效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表示,《耳畔中国》的出现得益于政府引导推动。“2013年我曾提及未来节目发展方向三个关键词:公益、文化、原创。五年后再来看,当下节目中公益色彩和元素越来越多、文化类节目热起来了、引进节目模式冷下去了。这说明我们的原创能力大大提高了。‘一多一热一冷’,折射出电视节目生态发生了巨大改变,说明政府的引导起到了积极作用。



“《耳畔中国》采用了一种用歌声承载、讲述中国故事的形式。”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学院文艺系主任关玲认为,从音乐承载上讲中国故事的优点在于,可以用高水平创新性的演唱展示出中国民歌的“味道”。“这个‘味道’很重要,是音乐类节目应该做的事情。”


“从歌手选择、嘉宾设置、赛制设计和编排方式等多方面,《耳畔中国》颠覆了歌唱类节目的‘老面孔’,同时也为民歌演绎注入了新活力。其中,节目克服的最大难点即三三制的创新。这种赛制的创新既提升了音乐竞技节目的创新性与悬念性,同时确保了竞争的公平性与紧张感。”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说,《耳畔中国》对民歌和其背后的传统文化起到了唤醒和提振的作用,让“经典”再度流行。他总结了《耳畔中国》的六个成功点:对祖先的敬仰、对文化的领悟、对审美的感知、对祖国的深爱、对生活的歌颂以及通过民歌看真情的渴望。


“《耳畔中国》将‘中国风’和‘文化风’完美融合,充分体现了民歌的气派和风格。面对流行音乐的挑战,节目中的选手和嘉宾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共同的力量形成了节目独特的风格。”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表示,在对民歌的理解上,《耳畔中国》在民歌概念上做了新扩展。选手在《耳畔中国》的舞台上展示了不少新唱法、新民歌,以创新促传承。



庄保斌将《耳畔中国》的创新实践归纳为三个关键词,即责任、情怀和匠心。“《耳畔中国》的意义已经不只停留在一场竞技,一档节目,同时也是一份致敬中国音乐的情怀,使更多的人通过节目重新认识了中国音乐,找到了文化的根,并让它重现光芒。”


打开文化需求,民歌也有观众

“《耳畔中国》的可贵在于不回避经典,对经典民歌进行新演绎。这种‘熟悉的陌生’是一个很好的讲故事的技巧和创新之处。”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教授高晓虹从节目内容分析了《耳畔中国》的创新点。


《耳畔中国》选歌同时也有很多综合考虑。首先要求歌曲有广泛的流传性,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口口传唱,这消解了歌曲与观众的距离感,让观众熟悉;要求歌曲本身音乐性好,改编创作的延展空间大;其次题材上要能唤起多数人的共同情感体验,有着丰富的创作背景,或是时代事件反映、或是地域民族特色等;最后是要求所选歌曲与歌手的身份、经历有一定的相关性。



《耳畔中国》音乐总监捞仔回顾了整季节目的创作历程,也表达了对第二季节目更多的期望:在音乐表达上有些风格还可以再强化。除了耳熟能详的歌曲之外,努力再找出一些大家觉得很好听但之前不太熟悉的歌曲……


“不绝于耳的歌唱竞技类节目从未远离荧屏,但有些节目在追逐技巧和炫技,缺少文化性、社会性的共鸣感受。”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认为,《耳畔中国》值得推崇的关键在于,节目不就艺术论艺术、就技巧说技巧,而是通过这样的平台和形式来关照中华文化、进行跨文化的沟通尝试,为观众传递凝聚力和文化自豪感,也能让国际更多了解中华文化。


“《耳畔中国》的创新实践同时也刷新了我们的理念与思路,带给我们不少全新启示与思考:一是文化类节目,也能同时收获市场认同和好口碑;二是在寻求价值观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创新表现形式是文化类节目突围的关键。做出叫好又叫座的文化类节目,必须要符合观众的基本价值认同、实现情感上的认同;第三,要敏锐把握时代潮流,尤其是关注年轻群体的兴趣点,用他们愿意接受的方式来包装、推介和传播传统文化。”庄保斌说道。



聚焦青年传承,文化类节目如何做好传播?

可以说,《耳畔中国》不仅是综艺节目,还是一档文化教育类节目。


“社会各界都呼吁传承民歌,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有更大的舞台。”高长力表示,《耳畔中国》带给行业最重要的一个启发就是文化自信,“民歌是好东西,应该好好去传播。”


高晓虹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经典需要大力传播出去。”



著名歌唱家、《耳畔中国》音乐评审雷佳看来,民歌有很多重要信息,其传递的是几千年来老百姓生活的状态,这些信息如何去传达给观众,《耳畔中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和机会。“文化类节目的火热,让我们了解到观众层面对文化类节目也是有需求的。《耳畔中国》就像一瓶特别好的‘老酒,但现在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好节目也需要有更多好的推广途径。


但如果年轻人都不听民歌了,又怎么传承?不传承又谈什么发展?《耳畔中国》在探索过程中试图解开民族音乐甚至是民族文化如何在年轻群体中传播这一命题。节目中,“文化观察员”郦波对歌曲文化从高度、深度、广度的拓展是节目的一大亮点。“这种文化性使节目具有更深厚的价值。”关玲说道。



作为一档新节目,《耳畔中国》也存在不足和缺憾。其中,新媒体宣推成效不足是一个较明显的问题。


高长力表示,传统广播电视如何推动媒体融合,用新媒体把节目传播出去,是当前的一大课题。


“年轻人(网络原住民)是社会未来的脊梁和主人翁,跟他们的沟通特别重要。”喻国明说,如何处理与年轻人的互动交流,是有影响力的节目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要与网络原住民进行分享,在内容形式应具有四个特点:易分享、爱推荐、有话题、可互动。”


同时,高晓虹表示,节目在注重新媒体推送时,更要注重海外推送。“并不只是推送节目和选手本身,其实推送过程当中会有多个角度,不同的层次,以及其他信息量的代入。”要将国际表达和年轻人的审美趣味融合。



针对节目提升改进,尹鸿则提出了三个“更”:更生态化、更有现场感、更有创新性。“民族唱法要走向世界,一定要节奏化、有时代感。”


与会者的建议言辞恳切,对节目未来的发展抱有很大期冀。


“民族音乐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影响、吸纳中国新一代年轻优秀音乐家参与进来的同时,还要让中国的民族音乐走向国际,真正在国际乐坛上有一席之地。” 捞仔对节目的寄望也很远大。


更多精彩内容

创新中国风 深挖文化感 |《耳畔中国》探索音乐文化节目新路径

捞仔:做有价值的音乐节目,让民歌流行起来

植根文化,超越虚浮 |《耳畔中国》的原创性突破

《耳畔中国》:国货综艺,有民族魂的节目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耳畔中国》为音乐节目开辟了一条新路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