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衣服过程中必然出现公差,而控制公差的水平则反应了工厂的质量控制能力。
定制一件衣服过程中,「关于尺寸」这件事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尺寸量测阶段,不同的师傅之间,同一个客户不同时间来量,是否吸气、饭前饭后量,尺寸都会有差异。
净尺寸量测好后,转化为成衣尺寸时,不同的师傅加放,有可能也会加出不一样的尺寸出来。
然后,在工厂加工时,由于各种原因,工厂交活衣服的尺寸与定制店提供的尺寸之间,可能也会有些许误差,这就产生了服装的公差。
服装由于面料织造结构、纤维和纱线粗细、染整后处理方法不同,在成衣制作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一定的缩小或拉长,面料的长度或宽度发生变化,这种面料的自然回缩会使得成品服装的尺寸与预估尺寸产生偏差。
而且,一些休闲服装经过成衣洗水,后整理等也会产生缩水,这种洗水产生的面料回缩,甚至羊毛面料的缩绒性等,使得成品服装的尺寸与预估尺寸产生偏差。只要偏差值在实际参数值的允许变动范围内,都属于公差范围。
除了面料本身的原因,衣服样板的精确性、缝纫师傅的手法等,都会造成成品衣服尺寸与下单尺寸间出现波动。
这是一家西服工厂的公差承诺。
定制服装对尺寸要求较高,
一般来说,服装的公差不应超过参数值的1%(即参数值×0.01),结果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后两位可
四舍五入。为便于计算,若
参数
尺寸较长,可取整数
公差
,若
参数
尺寸较
短,可取半整数
公差
。
如:西服的肩宽为45cm,公差应控制在±0.5cm,衣长74cm,
公差应控制在±0.7cm≈±0.5cm
;
衬衫袖口为26cm,公差应控制在±0.3cm;
大衣的衣长为102cm,公差应控制在±1.0cm,胸围112,
公差应控制在±1.0~1.5cm
。
在定制店师傅专业的前提下,工厂交付的衣服一定要严格按照定制店的需求来制作。
这样服装后期若需要返修时,方便界定责任。因为返修,经常会伴随着不菲的返修费用。
但是,有时候工厂阴差阳错,尺寸有误差,做出来的衣服也许正好是客户想要的。比如原来西服三围加放9cm,由于做小了,相当于只加放7cm,
衣服瘦了2cm
客户却感觉很满意。
对于定制店来说,收到工厂交付的衣服,有必要做
尺寸
复核,并且记录下来。对于尺寸在公差范围内的,可以先通知客户试衣,由客户试过后再决定是否修改。
在定制店留存客户资料时,要考虑到公差,通过量测记录准确的成衣值。这样客户下次再做时,可以最大可能按照他需要的尺寸进行制作。
当然,尽量将公差缩小到最小范围之内,是定制工厂的努力目标。而作为定制店而言,则是提交尽可能准确的、反映客户需求的尺寸。
只有这样,整个定制过程才相对可控,而「可控」才是真正专业的表现。
▼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