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慎说新语
时事观察、社会纵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哪吒2》登顶! ·  22 小时前  
环球时报  ·  周末打虎!王中和被查 ·  3 天前  
半岛晨报  ·  裴某、姚某,被大连警方刑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慎说新语

蔡慎坤: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

慎说新语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03-16 04:07

正文

大势所趋

延迟退休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也关乎到社会的公平和社会的稳定,不能随便任由人社部这样的官员拍脑袋来决定。如果仅从养老金缺口或少数特殊群体的利益角度来考虑,不分对象让全民加速延迟退休甚至不退休活到老干到死,必然导致绝大多数人的强烈不满和反对。

文/蔡慎坤


3月12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小组会议上,人社部副部长汤涛在回应委员呼声时表示,无论是从养老金方面,还是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来说,延迟退休都是大势所趋。“不仅是60岁,从长远来看恐怕还要有所延迟。”延迟到多少?汤涛没有明确言说,只是举了一些西方国家延迟退休的例子,却回避了西方国家成熟而又公平的养老保障体系。


延迟退休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也关乎到社会的公平和社会的稳定,不能随便任由人社部这样的官员拍脑袋来决定。如果仅从养老金缺口或少数特殊群体的利益角度来考虑,不分对象让全民加速延迟退休甚至不退休活到老干到死,必然导致绝大多数人的强烈不满和反对。


延迟退休的主要原因据说是养老金收不抵支,养老金从诞生那天开始,就伴随着空帐。根据最新的数据,中国的养老金空帐大约为1.5万亿元。假若这些人到了60岁还要继续工作,那么他们不仅不会领取养老金,还会继续缴纳养老金。也有专家算过一笔账,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我国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

200亿对于每年十几万亿的财政支出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延迟退休,对于中低收入阶层甚至失业人群来说,养老金是保命钱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收入来源。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仅占财政支出的12%,远低于发达国家30%至50%的比例。虽然每年政府都拥有庞大的财政收入,但涉及民生特别是覆盖全民的社会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方面,财政支出却是很抠门。


由于养老体制双轨制的存在,中国养老体系一年的额外成本高达万亿以上,这一部分额外成本的所谓受益者基本上都是体制内财政供养人员,特别是一些位高权重者,吞噬了过多的财政蛋糕,而背负重担的则是整个社会和缴纳养老保险的千千万万普通城乡居民。随着财政供养人员和离退休公职人员负担不断增加,这一成本还会变得越来越高昂。


养老双轨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不平,这个现实问题久拖下去,对社会稳定对政府诚信对永远执政都没有任何好处,许多人也不能再容忍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持续下去,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要正视并着手解决这种极不公平的养老双轨制问题,并且拿出养老双轨制并轨统一的时间表,这也是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必要组成部分。

政府长期拖欠巨额社保历史欠账,回避社保欠账的支付责任,是养老金缺口巨大的根本原因。只要国家及时归还社保欠账,充实社保基金,按照现有的缴费水平,不仅不会出现支付危机,缴费还会大大结余。即使将来供养比有所降低,替代率提高到80%以上,也不会出现什么支付危机。作为政府财政,不仅仅应该履行历史偿债责任,而且应该承担对养老金现实支付的重要社保责任。


单纯依靠延迟退休,每年区区200亿根本堵上养老金缺口,巨大的养老金缺口还是要通过减少从中央到地方的盲目投资、减少各种对外的大撒币、压缩庞大的行政开支,全面征收国企利润、动用每年数万亿的土地出让金等等,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弥补养老金缺口,无论是巨额财政收入还是垄断企业的利润抑或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足以解决影响千万人生计的养老金缺口问题。


延迟退休受伤害最大的是数以亿计的中低收入人群和体力劳动者,包括一线工人和自谋职业者,他们中间许多人,都是上一波国企改革的下岗者,许多人失业之后自掏腰包替自己也替企业缴纳社保和医保,盼着到龄早点退休,许多体弱多病者甚至希望提前退休。体力劳动者随着年龄增长,体力都会每况愈下,打工谋生也很艰难,退休后可以获得稳定的养老金收入,对于许多体力劳动者来说,养老金甚至高过在外打工的收入。

中国的国情和现实要求政策制定者,不能对延迟退休采取一刀切的政策,要通盘考虑到不同群体的诉求、不同地区的实情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科学论证、凝聚共识,比如天天盼着延迟退休的官员们,可以让其先行一步,让他们一口气干到70岁甚至80岁甚至生生不息,至于体力劳动者、老弱病残者、自谋职业者、长期失业者,还是暂缓延迟退休,等时机成熟了或者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了再行实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