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南宋江宁人,就是现在的南京江宁区,也有抢的,说秦桧是安徽黟县人,也不怕臭。秦桧字会之,所以很会罗织。秦桧他爹地叫秦敏学,不算敏但好学,总算考了个功名,但官当得不大,不过一县之长。
搁现在县长的公子也了不得,一准是个八零后正科,当后备人才重点培养,可秦桧那时候没这么好,所以秦敏学对儿子们的教育抓得挺紧的。
据说秦桧幼时奸狡,证据是古人编的段子,说南宋初年的奸相汪伯彦还没及第时,受秦桧老舅祁门县令王本之托当过秦桧的塾师。某日上完晚自习后,秦桧秦迪和老师汪伯彦一路回家,黑灯瞎火地走错了路,走在前面的秦桧“扑通”掉进一粪坑。
之后秦桧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一面:不喊臭亦不挣扎更不出声。接着秦迪也步兄后尘,昆仲同臭。后面的汪伯彦听着不对,就问发生了啥事体?
秦桧在稠密的黄白之物中艰难地把手伸向弟弟掐了一把,秦迪遂不敢作声,秦桧悄悄说:粪坑不大,你挪挪,给恩师腾个地儿。然后大声喊:没事啊老师,我们哥俩这儿等您老呢!然后,然后汪老师就入了徒弟彀中,同臭同臭。
《宋史》载汪伯彦曾阻止宗泽抗金,又力主赵构逃跑,虽然学识不错,可也绝非好鸟。所以汪秦师徒自是臭味相投。另一个传说肯定是秦桧家里人编的,要不就是马屁精编的——说当年祁门有个预言家,称“祁山小邑,一书院有二宰相在焉”。
就是说汪伯彦的英才小学将出产两个丞相,后来汪秦师徒果然都当了南宋总理。汪伯彦当过集英殿修撰,真才实学是有的,以秦桧的天资,青出于蓝是肯定的了。到后来秦桧的议和政策和乃师汪伯彦差相仿佛,且有过之无不及。
秦桧和蔡京一样都是书法家,都是因为名声太不堪而不大被承认的书法大家。
不过也有不少书法界人士认为宋体字就是秦桧发明的,是以赵佶的瘦金书为蓝本改造的变体,之所以后来没叫“秦体”的原因就不用解释了吧。假如真有这回事,秦桧的鬼魂看到八百多年后的报纸上的标宋一定会很自豪的:切,这专利是老子我的。
秦桧《深心帖》(局部)
至于诗词,秦桧留下的我只见过一首半,这在遍地词人的大宋也是个怪现象,即使蔡京也留了好几首呢。合理的解释只能说与人品有关。鉴于此,后世的文人大师们得小心了,别看你现在千年一叹的著作等身,百年后谁知道能留下几个字呢?
“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猴孙王。”这半首诗据说就是秦桧早年在老家教书时写的。当时还没参加高考的秦桧也跟恩师汪伯彦一样,做了塾师,赚点束脩贴补家用,日子过得也就刚温饱的水平。
所以写出来的诗也没啥气象,志向更谈不上远大,觉得哪天能有三百亩水田种点水稻,除了交公粮还能卖点,当个土地主,够吃够花就行,反正是不愿意当这破老师了。
这表明秦桧有过当民办教师的历史。民谚说: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这话八成就是由秦桧的诗变来的。如你所知,民办教师这工作太朝不保夕,不在正式编制之内,说不定哪天政策一来就给清退了,这种没天理的事区区一民办教师是徒呼奈何的,只有受着。
孩子王秦桧改变命运的方式和后世无数农家孩子一样,参加高考。大宋的高考制度还算不错,穷富都能参加考试,高级领导的子孙也得通过考试来博取功名,不像唐朝,当官的百分之八十是门阀子弟。而且考上了还不用掏学费,纯义务教育。
进了太学之后,秦桧得了个绰号“秦长脚”,这是因为他乐于为豪富之家出身的同学跑腿儿,让干嘛干嘛,不过背地里使坏的本事他也没丢,所以这“长脚”也不是什么好词。
《水浒》里宋江杀人放火受招安后,跟几个梁山余孽喝酒,越喝越郁闷,施耐庵给他配了首诗,“当时羞杀秦长脚,身在南朝心在金”,贬秦桧之奸而褒宋江之忠。其实宋江以兄弟们的性命换来个芝麻绿豆官的前程,比秦桧也好不到哪去。
宋公明不明,看不清形势,最后落了个蓼儿洼;秦会之却很会钻营矫饰之术,比如现在就有人说秦桧和岳飞都是民族英雄,甚至比岳飞的英雄成色还足,其理论基础就发轫于秦桧的名言:中国人但着衣吃饭,徐图中兴。翻译成人话就是:现在还是大宋的初级阶段,先有吃有穿,想牛逼不是不可以,但是得慢慢来。看上去挺有道理的,先隐忍着,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等国力雄厚了再图王道。
政和五年,秦桧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靖康耻未发生之前,秦桧被上峰委派给张邦昌办事,出差议和,秦桧上表称:是行专为割地,与臣初议矛盾,失臣本心。辞了三次才批准。秦桧确实比同侪看得远,知道有些靠山是靠不住的山,话说得也漂亮,貌似坚守原则。此后的事实也证明,跟金国的儿皇帝张邦昌划清界限是一个多么正确的举动。
汴京破城后,赵佶爷俩“被出国”,留守的大臣唯恐灭族,不敢不听金人吩咐,准备立张邦昌为帝,此时的秦桧说出了一辈子最硬的话:割两河地,恭为臣子,今乃变易前议,人臣安忍畏死不论哉?貌似死活都要说话,死活都要捍卫赵宋正统。很汪精卫吧,刺杀载沣被捕时的汪精卫。
不过另一句话却把秦长脚本色露出来了——“桧尽死以辩,非特忠于主也,且明两国之利害尔。”秦桧说了,我这么不怕死不是忠于皇帝老儿那么简单,我是想跟你们谈谈利害。他说的利害是什么东西呢?
再看这几句:“桧不顾斧钺之诛,言两朝之利害,愿复嗣君位以安四方,非特大宋蒙福,亦大金万世利也”——此时的秦桧已经想到了多年以后,大宋的存在,必长过张邦昌伪楚的存在,后者没有政权合法性啊。而只要让宋苟活着,你大金就有岁币拿就有地来割,最重要的是:我秦桧也就有发迹的平台。
以上秦氏言论很有代表性,在文学上可归属于环状结构,能滚动、能说圆。乍看锋芒毕露似匕首,实则圆转如意如太极。于宋是忠,屈事张邦昌的事他是不肯干的,做伪官不如不做官;于金是媚,完颜氏责怪起来也不怕,我可是说了为大金万世利啊。
事后金国把秦桧掳到北国,果然也没让他受什么女真十大酷刑,秦桧还发挥秦长脚的优势为粘罕尽心办差,且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了女真语,沟通不成问题自然获取了信任,最终毫发未损地回到老家。这说明,精研母语和掌握外语对于一个有志成为极品坏人的坏人,是何其重要。
话说秦桧的回归之旅比奥德修斯安全多了,只是在涟水上岸时遇到了点小惊险。南宋水寨统领丁祀的士兵巡逻把他逮住了,见他和王氏两口子穿的都是北人服饰,就要当细作宰了。秦桧赶紧解释:你说我不是男人都行,可我的确是南人,不信你听我这一口南京萝卜腔!
军士不听,还是要宰,秦桧忙又说:我是大宋的御史中丞秦桧啊,官老大了,不信你找个秀才问问。恰好有个王秀才一旁看热闹,此人就忙上前施礼,说中丞大人辛苦,您老可回来了!于是军士收了刀,派人送秦桧去了临安。其实那秀才根本不认识秦桧,装认识的原因和孔乙己认识回字的四种写法差不多。
做个假设,如果王秀才不经过涟水岸边,宋兵就把秦桧宰了;如果王秀才经过涟水岸边但是不肯装逼,宋兵还是会把秦桧宰了,中国历史就因此而改写。所以说,小人物改变历史是真的,不信你去网上搜一下“丘处机如果不经过牛家村”的著名推理。
秦桧之南归,他自己的说法是“杀金人监己者”夺舟而归。史书上只有寥寥数语,很不过瘾。假如秦桧的话是真的,这一幕情形应该是跌宕起伏险象环生,付诸笔端就是一部传奇。
秦桧是文化人,能手刃虎狼金兵,把老婆仆人奴婢老妈子一个不少地带回祖国,奇男子,绝对的。这种情形我仅在美剧《24小时》里见过,哦卖糕的,秦桧就是中国的鲍小强啊。
这么传奇的事不能不令人起疑,另一处疑点就是与秦桧一起困在金国的宋臣非他一人,还有孙傅、张叔夜等四五位,怎么就他一人全须全尾地回来了呢?
不好解释了吧,但后世的史学达人有给古人翻案之癖,说秦桧不过是与金人虚与委蛇,骗金人放他南归,好谋大业。
不过这案翻得叵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该砸孔家店的时候孔子就成了孔老二,该歌唱和谐的时候孔子就成了和谐祖师爷,今天之需求决定历史之面目。无奈官方信史记得板上钉钉,“盖桧在金廷首昌和议,故挞懒纵之使归也”。
《鄂王传》里则描述了金国王子兼大将兀术与秦桧的伟大友谊,得知秦桧要回南宋,席间居然有女真贵戚娘们唧唧地哭了起来,女真豪杰兀术也忧伤加惋惜地叹息:汝辈安得比秦中丞家。能时不时地到金国皇族兀术家里喝酒聊天,秦桧还能被认作忍辱负重,你当是演《潜伏》呢。
可以说几乎不存在什么审查关,虽然朝中多人质疑秦桧的回归,但他中央有人,宰相范宗尹和枢密院的李回跟秦桧关系都不错,联名举荐,跟赵构说此人是经天纬地之才,想要中兴就得靠他了。
很多学者对赵构评价不低,他们认为该皇帝绝不是昏庸之君,秦桧有关南归的叙述漏洞百出,赵构不是看不出来。
真正让赵构接纳秦桧的,是后者在金国侍奉的第二任主子,金国的皇子,权臣挞懒,《说岳》里的名字叫完颜昌。完颜昌“有谋而怯战”,后来主政期间想把陕西河南还宋,目的是诱使前者称臣。
这么看来,完颜昌的对宋方针从他纵秦桧南归就定了,一直没变过。更重要的是,他的想法和赵构基本对榫。因此秦桧把完颜昌的议和书信一呈上,赵构就美了,范丞相举荐秦桧给皇上当经筵讲师,高宗嫌官小,直接给他弄去了礼部。
赵构夸秦桧忠朴过人,还说得一佳士,兴奋得都失眠了。“忠朴”两字颇有喜感,假如不是赵构,这两个字若是非要跟秦桧发生关系,得下多大功夫啊。
宋高宗赵构坐像
有关秦桧怎么构陷岳飞就不啰嗦了,卖菜的大爷都能给你讲上几段。剔除《说岳》演义的成分,有一个细节不好忽略掉。秦桧万俟卨等人“莫须有”了岳飞之后,上报宋高宗。本来岳飞长子(也有说法是义子)岳云的判决是流徙,赵构审阅后给改成了腰斩。
这个细节可以让某些善良人醒醒,比如看见黑砖窑孩子,就说开砖窑的坏;看见结石宝宝,就说造奶粉的坏;看见毒疫苗宝宝,就说造疫苗的坏——长这种脑袋的人太适合被奴役了。
胡铨是南宋的一枚硬物,对领袖这种东西看得比今人还清楚些。他的《戊午上高宗封事》(民间都称之为《斩桧书》)就相当不客气地把赵构也骂了。
看这句,“堂堂大国,相率而拜犬豕,曾童孺之所羞,而陛下忍为之耶?”
——给金人磕头作揖的,即使小屁孩都觉得丢人,你当皇帝的怎么能这么不要脸呢?
够狠吧,所以该表一上,不光秦桧,连赵构都被戳中了痛处,秦桧要治胡铨的罪,赵构当然就大力支持了。
“狂妄凶悖、鼓众劫持”,这是秦桧给胡铨安的罪名,其中说到点子上的是“鼓众”两字。不过苦于赵匡胤不杀士大夫和上书人的祖训,也不敢弄死胡铨,只是开除软禁了事。
然而胡铨这篇文章影响力太大了,到底还是传了出去。连金国当局都听说了,花千金的大价钱从黑市买回黄龙府拜读,读完就傻了,感叹:南朝还真有人才呀!
胡铨被软禁在新洲还不老实,照样写诗。当时秦桧最怕文人乱写,就培植了一些文字审查员,发现并上报一条就给五钱银子,所以文人们管这些人叫“五钱党”。
话说有个五钱党得到了胡铨的新诗,就密报秦桧,秦桧一看就抓狂了,两前肢踞地,仰着脖子望月长嗥——“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豺狼当辙,这不是说我吗?于是秦太师震怒,这回把胡铨干脆发到了海南岛。
有个叫汪藻的也被秦桧文字狱了一道,不过此人人品太差,他被罗织完全是拍马不慎导致。这个汪藻有点缺心眼,举国都骂张邦昌的时候,他给张写了封《雪罪表》,差点被溺毙在南宋人民的唾液里。他开罪秦桧,是因为秦桧的儿子秦熺高考考了个第三,汪藻赶紧写了贺表,其中两句是“一举而首儒科,盖东阁郎君之未有”。
秦桧一看就火大,心想我儿子那两笔刷子我还不知道吗?你他妈这纯粹是话里有话呀!随后就把汪藻发到湖南去了。这说明拍马屁是个技术活,不是说你够贱就可以拍得好,至少要贱到春晚导演的水平。
聊聊秦桧媳妇王氏。按说王氏也是大家闺秀,神宗朝宰相王珪是她亲爷爷。王珪的大女儿嫁给了文人李格非,就是李清照的老爸,李大才女和王氏还是表姐妹的关系。李清照名冠古今,王氏却连个完整的名字也没留下,弄得跟王婆一个待遇。
原因当然跟她家先生有关,一小部分人说她是遇人不淑,绝大多数人说她比秦桧还坏。两种说法都不客观,也没法客观。考证一个在历史上只留下姓氏的女人,不是太难,根本就是无可能。
持王氏遇人不淑观点的,证据是,开禧二年,宋孝宗追夺秦桧王爵,籍没家产,没提到把王氏怎么样,按说王氏也是有国夫人封号的,如褫夺,史应有载。
这很好解释,史应有载的多了,比王氏更有资格入史的帝王姬妾假如都写上几笔,记得过来吗?另外别忘了男尊女卑,历代史官也是秉承这四个字的。我的观点是王氏可能没那么坏,但也好不到哪去。
清笔记《椒生随笔》里有个很有恶搞精神的段子,很值得玩味,说是河南汤阴岳武穆庙里也跪着四尊铁像,有一天人们发现秦桧两口子身上各贴了一个纸条。秦桧身上贴的一句话是,“咳!我纵丧心,有贤妻必不若此。”王氏身上是:“啐!妾虽长舌,无鄙夫何至于斯。”
好像两口子吵架似的,很搞。活脱脱一副工对,再加个横批就浑然天成了,我力有不逮只能瞎来,比如“彼此彼此、老鸹与猪、你脓我脓”什么的,将就使吧。
佛教传说里说王氏前世是女土蝠,二十八星宿之一。某日如来讲经,女土蝠憋不住放了个屁,大鹏金翅鸟不幸闻之,对这种污染课堂空气的行为极为愤慨,有辱斯文又增加了碳排放,就给生生啄死了。
后来女土蝠转世为王氏,金翅鸟投胎成了岳飞。秦桧的前世是一条虬龙,因为老玩水引发水灾殃民,也被大鹏金翅鸟收拾了,所以这三人上辈子就有仇。
顺便提一下,秦桧的跟班万俟卨是团鱼精转世,团鱼就是鳖,所以万俟卨就是中华鳖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为马家军夺金牌做出过贡献。
《说岳全传》里的因果更好玩,关于宋金之争完全归咎于宋徽宗赵佶的笔误。某年元旦赵佶祭玉皇,结果这位大书法家把祭表上的玉皇大帝写成了“王皇犬帝”。
玉皇看了气得要挂,破口大骂:“王皇可恕,犬帝难饶”,派了条红胡子龙转世成了金兀术,专门去祸害大宋以示惩戒。佛祖听说了这事急得要做狮子吼,赶忙派大鹏金翅鸟投胎汤阴岳家庄,以岳飞抵挡金兀术。这个传说可以拿来给搞文字工作的人比如编辑记者校对排版员提个醒:把领导人名字弄错的后果,相当严重。
明宪宗朝,江宁抓了一个盗墓贼,盗的就是秦桧墓。据说“货贝巨万计”,墓里的珍宝富可敌国。这事应该靠谱,《续金陵琐记》里有相关记载。因为挖的是秦桧墓,盗墓贼还被从轻发落,原因无他:“恶桧也。”
秦桧的身后名不用多说了,西湖边上的四尊铁像已经说明了一切。前几年去岳王庙,已经不允许冲铁像吐痰了,那四个跪着的家伙已具有文物价值。也有硬要吐的,罚款50RMB,据说有主动交罚款的,据导游讲某次一土大款拿出钱硬塞到她手里,豪气干云地说,“姑娘钱你先拿着,让我吐五百块钱的”,证明商人不惜钱,以及他的唾液和他都很爱国。
杭州岳王庙中秦桧夫妇跪像
清朝笔记小说有一段关于这四尊铁像的故事,乾隆年间,游人到此都不闲着,吐痰那算是轻的,厉害的直接拿板砖砸拿锄头刨,还有拿铁像当马桶的,秦桧王氏四人的惨状可想而知。于是在物理和化学的双重作用之下,秦桧四人没多久就生锈了就缺胳膊断腿了。
钱塘县令报告当时的中丞熊学鹏,请他给拨款铸几个新的,继续供人泄愤。熊中丞比较理性,认为岳王爷哀荣尽享,已然是浩气长存了,不需要再靠那四个铁家伙来烘托其伟大,至于铁家伙,仅仅是让人抒愤之用,干脆任它们锈蚀就完了,等成了铁球再重铸不迟,又不是什么要紧的政务。
结果晚上就做了个梦,梦里秦桧两口子对他千恩万谢的,说幸亏大人您否决了,否则要是又铸了新的,我们还不知道要忍辱含垢多少个世纪呢!
熊中丞猛然惊醒,出了身冷汗,心想我成了你们二位的恩人那我成什么人了,他奶奶的,立马就铸!于是马上传钱塘令拨款重铸,越快越好,雕塑材质选的是精铁,千年万年都锈蚀不了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