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经济100人
深度报道新经济各行业领导者的科技新媒体。由《创京东》、《九败一胜》作者李志刚和他的小伙伴们打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昨天  
中国中医  ·  央视《新闻直播间》| ... ·  昨天  
北京厚朴中医  ·  历年“春之生”音乐会精彩瞬间回顾 ·  5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日历抢购中(抄经册、红包可单独下单)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经济100人

三大领域含金量超30万亿,老大们都聊了些啥?

新经济100人  · 公众号  ·  · 2018-04-16 07:56

正文

2018年4月13日到14日,由新经济100人举办的零界·2018年CEO峰会在北京四季酒店隆重举行。 此次峰会,新经济100人特别颁发了最受欢迎投资人奖和最受欢迎CEO奖两大奖项,最受欢迎投资人奖由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捧走了奖杯,而最受欢迎CEO奖属于大搜车创始人兼CEO姚军红。


01

巅峰对决辩论专场:专注还是多元化?

▲左 起:李涛、王翌、支正春、李志刚、戴琨 白鸦 吴志祥、江南春


巅峰对决辩论专场,在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和新经济100人创始人兼CEO李志刚两位导师的观战下,六位来自不同行业的CEO就专注与多元化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以下是辩论场精彩观点节选,只适用于本场辩论,不代表新经济100人或者CEO个人经营公司的观点:


同程旅游联合创始人&同程旅游集团董事长兼CEO吴志祥、闪银奇异创始人兼CEO支正春、 APUS创始人兼CEO李涛 被列为专注战队,认为企业的发展需要专注地深耕;有赞CEO白鸦、流利说创始人兼CEO王翌、 优信集团董事长兼CEO戴琨 组成了多元化战队,认为企业的发展需要多元化布局。


辩论首先由专注队发言,一辩吴志祥认为任何企业想要发展没有深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战略上要深挖,组织上 要保持企业核心人员注意力的聚焦。


多元化队一辩白鸦则认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保持持续的增长,多元化才能完成企业的使命。


专注队二辩支正春以人的进化举例,「人类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专注产品。如果不专注,我们和其他动物没有任何区别。人类通过几千万年生物基因的进化,专注地在发展」。


多元化队二辩王翌用相应的案例反驳,「专注变成人类,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人类选择的结果,专注是手段,多元化是目标,专注是过程,多元化是结果」。


优信集团董事长兼CEO戴琨和APUS创始人兼CEO李涛分别就两方观点进行总结陈词,多元化队三辩戴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我们以终局论看待这个辩论的话 ,那么确确实实没有一个专注的企业成长到最后,因为过度专注会丧失对多元化世界变迁的能力」。


专注队三辩李涛则认为专注才是企业发展的常态:「专注才能沿着设定好的道路和方向奔跑,多元化实际上是我们从低维度向高维度进发过程中不断尝试后短暂的状态。」


02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落地?

▲左起:贾宁、姚颂、祝铭明、王翌、岳斌


人工智能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大量的人工智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诸多互联网行业的顶尖人才试图抢占行业的制高点。技术在引领发展的同时,商业化成为了当下最大的难题。人工智能技术究竟如何落地?又有哪些机会在等着创业者们?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岳斌、深鉴科技创始人兼CEO姚颂、Rokid创始人兼CEO祝铭明、流利说创始人兼CEO王翌、新经济100人编辑贾宁共同探讨了自己对当下人工智能趋势的看法。


新经济100人编辑贾宁: 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变现是在什么时候?


深鉴科技创始人兼CEO姚颂: 其实AI必须要结合到传统行业或者是真正的2C的产品里面才能把AI的价值发挥出来 ,如果我想把这个价值发挥出来,只有1%的工作量在AI上,可能99%的工作量把这个产品做好。


Rokid创始人兼CEO祝铭明: 我要把这种先导性、探索性拿出来,给大家看,教育整个市场和用户,这是我们的使命。所以从这个角度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今天的产品能够有溢价。


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岳斌: 从自己内心来,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对新技术保持足够的敏感度,保持独立的思考。其实数据资源越来越丰富,数据越来越开放,甚至有很多办法通过生产数据这些做法去获取数据,需要被改造的场景也会越来越清楚。各行各业都在主动地寻找这样的机会。


流利说创始人兼CEO王翌: 市场上有90%以上的人其实是技术先切入,在整个价值链里的一环上进行效益的最大提升,然后嵌入到不同的系统,例如安防等等。



03

全球化:工具娱乐之后,机会在哪里?

▲左 起:孙雨晨、浦晓燕、李涛、邹小武


面对日益紧密的联系以及因之而来的挑战,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趋势会越来越清晰。让中国走出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已经或者即将走出来的创业者,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工具娱乐之后,下一个全球化机会在哪里?


新经济100人编辑孙雨晨: 公司走向海外的时候,面对水土不服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APUS创始人兼CEO李涛: Windows打遍全世界,为什么?这样的产品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它的文化属性,意识形态属性,附加的属性很少。更强调的是工具属性,所以更容易被当地市场接受。这个市场不仅仅包括用户,还有当地的政策和整个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你想做大,一定要遵循当地市场的运行规则。


易点天下Yeahmobi创始人兼CEO邹小武: 真正有一个大的商业模式,你一定站在全球的角度去做 全球资源的整合 。如果中国企业想在全球真正地走出去,我觉得观念上要发生一个很大的改变,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怎么整合全球资源。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浦晓燕: 因为中国的企业越来越自信,自信来源于曾经已经重复出现的成功经验。那正好我觉得中国现在在很多领域都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因为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等给了中国企业创新的机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