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1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Autumn
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不容易。
从国外,到国内,从疫情洪水,到火灾地震。
意外来得总是猝不及防,生活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
无数次想大喊一声“2020好难”,无数次觉得自己快要熬不下去。
但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告诉我们:
这一年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但也远远没那么糟糕。
日子再难,总有人在偷偷爱着你。
冰天雪地里,裹着军大衣的大爷,一动不动地坚守在疫情检查站。
因为待的时间太久,他的身上落满了厚厚一层雪花。
汹涌的洪水前,年轻的消防员小心翼翼地把被困的婴儿转移到安全地带。小宝贝躺在他的怀里,安然地睡着了。
这一年,无数像他们一样的人,用自己的负重前行,守护着我们的岁月静好。两个老人双双住进了医院,奶奶因为身体不舒服,躺在床上不肯吃饭。
爷爷得知后,每天举着吊瓶来看奶奶,一边安慰她,一边温柔地喂她吃饭。
不放心把孩子一人放在家里的外卖小哥,选择了每天带他一起跑单。爬上爬下地送完餐后,他来不及休息,就忙着安抚起了小家伙。
女儿忙着喂孩子顾不上吃饭,母亲瞧见了,立马放下手中的碗筷喂起了她。温柔细致的模样,和女儿对待外孙女如出一辙。
这一年,每个人都在坎坷的生活里,努力守护着心中所爱。一个难字,浓缩了整个2020年的眼泪。
一场场守护,却也收藏了这一年里所有的温暖与力量。
一路走来,你我都曾多多少少受过他人的庇护。
同样地,我们也都曾为了自己想保护的东西义无反顾过。
这艰难的一年里,来自西安的赵震,也在悄悄进行着一场“特殊”的守护:给秦始皇陵的八千余座兵马俑拍证件照。
对这个年轻的文物摄影师来说,它是一个延续了将近十年的愿望。以前他只能等晚上游客都离开后,抓紧时间进去俑坑拍上一会儿。
年初这场疫情的到来,却意外地让拍照工作得以集中展开。
很长一段时间里,赵震一个人跑到坑里,一拍就是大半天。
尽管每次拍摄都会搞得灰头土脸,他却从来没有跟人抱怨过。
那种从心底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盖过了背后所有的辛苦。
在很多人眼里,兵马俑只是一座座冷冰冰的、供人参观的陶俑。可赵震却打心底里觉得,每一座兵马俑是有生命、有温度的。
在他看来,他们是先辈留下来的东西,甚至可以说,那就是我们的先辈。
每次拍照时,跟兵马俑四目相对的那一瞬间。
赵震都觉得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时代。
有次他拍着拍着一抬头,发现有座兵俑的脸上竟然留着一处浅浅的指纹。
震惊了好一会儿,他才意识到,那是两千多年前的制俑工匠留下的印迹。几乎是一刹那,赵震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我们互相凝视时,时间在消散,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
每年的冬至时分,都是兵马俑的最佳拍摄期,同样也是赵震最为忙碌的时刻。
当阳光斜斜地照入俑坑,所有的兵马俑好像都在光影中“活”了起来。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恍惚间,我们似乎看到了那支横扫六合的虎狼之师,那个金戈铁马的大秦。
小时候,赵震曾看着父辈们为了发掘、保护地下的兵马俑而忙碌。长大后,他也成了他们之中的一员。
赵震和父辈们这些“秦陵人”所从事的,看起来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工作。
可他们身上承担的,是一种更大意义上的守护:
守护着那段宣赫恢弘的历史,也守护着我们共同的记忆。
日复一日地给兵马俑拍照,这样的生活听起来多少有些枯燥乏味。
可赵震却觉得,这反而是“世界上最棒的工作”。
秦始皇陵有浪漫的鹤翔九天,更有心怀浪漫的考古人。
那些静默的兵马俑身上,其实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很多人参观完兵马俑后,都会感慨两千年前工匠们的巧夺天工。
惊讶于经历了千年的岁月洗礼,陶俑居然保存得如此完好。
但少有人知的是,每座栩栩如生的兵马俑背后,都站着一群默默无闻的文物修复师。
修复一座兵马俑是一项耗时极长的工程,少则数月,多则数年。
他们却能耐得住孤独,日复一日地清理、加固、拼对、粘接、补缺,小心翼翼地为我们留住历史。
但由于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很多彩绘在出土时都遗憾脱落了。
幸运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加固秦俑彩绘的技术也逐渐走向成熟。在专业人员的操作下,现在刚出土的秦俑也能做到色泽如新。
一块块碎片,拼凑起来的,是那支严阵以待的大秦军团。
一抹抹亮色,呈现出来的,是一代大秦帝国的恢弘壮阔。
《大秦帝国之纵横》中,富大龙饰演的赢驷,有句台词一度深入人心:
“于后世千秋万代,每一户人家的窗台,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
大秦已然远去,但一座座兵马俑却穿越千年的风雨,向我们讲述着那段英雄浪漫的历史。
最近,有两支作品,从“我是创益人”公益广告大赛中脱颖而出。
动动手就能“复活”一座兵马俑,透过屏幕就能与千年之前的陶俑对话。
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事情,现在通过它们都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
在《我在秦陵修兵马俑》里,你也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文物修复师,让兵马俑焕然一新。
修复完成之后,还可以点击了解每座兵马俑背后的历史故事。
在《重返秦俑本色》里,你可以为褪色的秦陵兵马俑上色,打造自己专属的彩色兵马俑。上色结束后,还可以足不出户,在线云游秦岭。
“秦人已经不在,但他们化为泥土,成为了支撑我们站立的土地。
他们造就的血脉,依然在你我身体里奔腾。”
每一次拼接,都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每一次上色,都是一次对历史的叩问。
当我们试着用手指“复活”兵马俑时,会蓦地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触:
原来,大秦帝国的影子一直都不曾远去。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有位文物修复师傅曾感慨道:
“文物存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文物本身,更在于它们背后承载的文化的传承。”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悠悠五千载岁月里,收藏着太多辉煌的记忆。
一件件文物穿越风雨,连接过去与现在,让我们成为我们。
在腾讯看来,文化保护从来不是宏大遥远的命题。
时间每向前推进一下,前一秒都会成为历史。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历史相处,岁月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都与你我息息相关。
守好秦陵这份家业,就是守护我们民族的家底,更是守护人类文明的家底。
为此,腾讯牵手秦陵博物院,打造了“数字秦陵”公益项目。
用数字创意,讲好秦文化及秦兵马俑故事。
是一代代“秦陵人”的使命,也与腾讯的“科技向善”理念不谋而合。
创办“我是创益人”公益广告大赛,为创意提效,为公益加速,也是腾讯一直以来的追求。
最后,我想用赵震在《国家宝藏》上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当我们前行的时候,它又在提醒着我们,我们是谁,我们要成为谁。”
点击下方链接,和腾讯一起用指尖的力量,守护兵马俑,守护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